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69节

  朱元璋嗯了一声,对朱棣道:

  “你小子虽然是莽了一点,但以你的能力来说,这件事情确实早就该解决了。”

  朱棣闻言,脸颊不由一抽。

  父皇您夸奖别人的时候,能不能别顺带着骂人呢?

  无奈的朱棣只能主动把话题转回去。

  “父皇,您觉得接下来的仗会怎么打?”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若是朕的话,自然是督促诸军前进,一鼓作气全歼朝鲜半岛上的倭军。”

  “但朱翊钧这个臭小子,看来是没这种本事了。”

  “混账东西,怎么能让朝中的党派如此明目张胆的影响大将,让本来好好的战局变成这种样子!”

  朱棣叹了一口气,道:

  “倭军明显已经被蔚山城之战击垮了士气。”

  “这种时候,正是发动决战一举驱逐倭军的绝佳良机啊。”

  “娘的,这邢阶、杨镐和麻贵都是蠢材,怎么就把握不住呢?”

  说到后来,朱棣气愤之下,脸又红了。

  趁你病,要你命,这是朱棣指挥作战的宗旨。

  就好像靖难之役第四年,朱棣敏锐地察觉到南军布置空虚,立即选择孤军深入直捣黄龙。

  这个选择是极度冒险的,毕竟那时候朱棣真正的控制区在黄河以北,却要一路跨越千里打到长江以南的大明京师。

  可朱棣还是这么做了,最终还成功了!

  这就是因为他很清楚,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没有任何顾虑,放手一搏!

  但,朱翊钧没做到。

  邢阶、杨镐和麻贵都没有做到。

  朱棣很失望。

  非常失望!

第490章 朱翊钧征收矿税,秦始皇嗤之以鼻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朝鲜战事第二阶段紧锣密鼓的展开时,大明内部,另外一场涉及到全国,从皇帝、大臣直至老百姓的动乱,也正式进入了高潮部分。】

  【事情还要从万历二十四年开始说起。】

  内阁首辅赵志皋站在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面前,对着万历皇帝恭敬道:

  “陛下,国库支出已经不足,内阁的意见是请陛下暂时削减明年的宫中用度二十万两,如此可以缓解明年国库的危机。”

  “还有,陛下您的定陵修建进度也是否暂缓一下?”

  朱翊钧闻言,顿时大为不满。

  “搞什么东西,朕又不是那种奢靡无道的人,宫中去年不也才用了五十三万两吗?”

  赵志皋沉默了一下,轻声开口道:

  “先帝在位时,隆庆六年宫中一年的用度是十三万两。”

  朱翊钧顿时有些尴尬。

  整整多了四十万两,虽然赵志皋没有明说,但这确实是足以称之为奢靡了。

  万历皇帝哼了一声,颇为不满地开口道:

  “此事容后再议!”

  【国库缺钱,皇帝又不愿意削减宫里开支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

  【绝大部分的大臣们想法都很一致,希望朱翊钧能削减一些用度,毕竟他的奢靡程度不但远超先皇隆庆,就连喜欢炼丹、敛财的祖父嘉靖皇帝在这方面也是望尘莫及。】

  【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官员认为,财政扩展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方向去走。节流既然会让皇帝不开心,那便想办法开源即可。】

  【在这种背景下,一份奏折送到了朱翊钧的面前。】

  朱翊钧看着面前的这份奏折,若有所思。

  “开征矿税……”

  奏折上写得非常的明白。

  全面放开对民间采矿的限制,并从中收税。

  按照嘉靖年间的估算,如果朝廷收两成的稅,那么每年至少能进账五十万两。

  要是收四成,每年能进账一百万两!

  看着这个数字,朱翊钧顿时怦然心动。

  采矿是暴利行业,但由于容易引发各种社会动乱,早在嘉靖皇帝时代就已经全面禁止采矿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靖皇帝禁止采矿之后,一批失业的矿工便离开矿山被一位将军招募,变成了一支从江南打到塞北,横扫倭寇、鞑子、女真无敌手的军队。

  戚家军!

  朱翊钧沉吟片刻,看了一眼奏折上的票拟。

  “……嘉靖朝时,为争夺开采矿脉,常产生千人以上械斗,浙江一年因矿脉械斗而死之人少则数十多则数百。”

  “臣以为,此例断不可开。”

  朱翊钧哼了一声。

  “无知!”

  【对于正缺钱的朱翊钧来说,每年一百万两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他很快和内阁商议此事,却遭到了内阁的强烈反对。】

  【不仅如此,都察院的御史们和六科给事中们也同样激烈上书反对,甚至有人在奏折中大骂朱翊钧这是要让大明回到嘉靖朝的黑暗之中。】

  砰的一声,朱翊钧勃然大怒,将奏折拍到了桌子上。

  “把这个不会说话的混账东西,让锦衣卫带去诏狱里好好招呼一下!”

  司礼监大太监张鲸在一旁察言观色,心中突然一动,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陛下,老奴倒是有一个想法。”

  朱翊钧斜了一眼张鲸,淡然道:

  “说。”

  如果说之前的冯保属于朱翊钧害怕到有心理阴影的级别,那么现在张鲸这些太监在朱翊钧眼中就是一条条摇尾乞怜的狗。

  张鲸赔笑道:

  “陛下,大明在江南负责监督制造、盐运的,很多都是太监。”

  “既然那些大臣们不愿意给陛下办这个事,陛下何不也把此事交给奴婢们去办呢?”

  朱翊钧闻言,不由笑骂一声。

  “朕看你这个老小子,就是想要捞点好处吧。”

  张鲸赶忙赔笑道:

  “陛下,您的钱奴婢们怎么敢拿?”

  “该是陛下的,奴婢们一分也不会少,请陛下放心。”

  朱翊钧闻言,陷入沉吟之中。

  张鲸的这个意见,确实让朱翊钧心动了。

  既然大明都能让太监的机构司礼监参与政务,那太监帮皇帝收个税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那些该死的文官大臣,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朕对着干。

  朕现在就要让他们知道,没有他们的配合,朕一样也能干得成事!

  朱翊钧终于下定决心,对着张鲸道:

  “你去挑一些可靠的,会办事的,准备出发。”

  【在遭遇了文官集团的激烈反对之后,朱翊钧的叛逆性格再度激发,他选择了用宦官来作为自己敛财的工具。】

  【很快,朱翊钧下旨正式宣布废除了“禁止采矿”的政策,并派出大量太监作为“矿税监”,前往全国各地有矿的地方。】

  画面中,一名太监趾高气昂,从轿子上走了下来。

  在轿子的后面,一辆马车随之停下。

  马车上走下一名大明官员。

  了解大明官场服饰的人能一下子看出来,这是一位知府。

  但就是这样一位知府,此刻脸上却带着谄媚的表情,小步快跑来到了那太监的身边。

  “王公公,这里就是下官之前和您说过的,有银矿的地方了。”

  太监有些不太适应地舒展了一下身体,随后露出了倨傲的表情,看向面前的山村。

  “就这么一个破地方,也能有矿?”

  “哎呀,真是累死咱家了。”

  知府在心中腹诽了几句,继续赔笑道:

  “王公公,这里在嘉靖年间可是咱们这边最大的银矿呢,您看到的这座村子和附近的其他几座,基本都是因为这座银矿才建立起来的,他们……”

  姓王的太监没好气地打断了知府的话。

  “好了,咱家不是来听你说这些废话的,你立刻从村子里招募矿工吧。”

  “嗯,三天内要给咱家招募到两千人,然后进山开矿。”

  “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咱家要看到足够的产出。”

  知府愣了一下,道:

  “王公公,现在正是秋收时间,村民都忙于收割,要不缓一个月,等收割完了?”

  “下官保证到时候会有足够的矿工。”

  王姓太监闻言顿时大怒,喝道:

  “就这山里能有几亩田?那一点粮食和陛下的旨意比起来算个屁。”

  “要是陛下不高兴,你负责还是我负责?”

  知府被骂得唯唯诺诺,只能连声应是。

首节 上一节 96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