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51节

  “全军反击,必须打退这支倭军,不然咱们根本就没有空间撤退!”

  “颇贵,杨登山,牛伯英,跟老子一起上!”

  说完,解生挥舞着手中长剑,再度加入了战场的最前方。

  其他三位明军将领也回过神来。

  解生说的没错,如果不打退这支倭军,那撤退的时候一定会被死死咬住,最终溃败!

  三人带着身边亲卫,一声发喊,直接杀进了战场的第一线。

  四位明军主将、副将身先士卒,立刻又让明军的士气也涨了起来。

  “死!”

  “死倭狗,死啊!”

  明军巨盾在前,长枪在后,还有大刀和长剑剿杀那些突进来的倭军。

  一时间,最前方的倭军被明军杀得人头滚滚,刚刚成型的反扑之势直接就这么被明军给打了下去。

  战线再一次朝着南方移动,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的速度都要更快!

  最前方的倭军士兵终于崩溃了,开始四散而逃。

  就在此时,不远处的某座山头上,突然响起了呜呜的号角声。

  解生抬头看去,发现那一处山头上,已经竖起了一面巨大的白色旗帜。

  那是象征着倭国天皇的大旗!

  镜头随之拉远。

  在山头之后,天安城的方向,两万多倭军铺天盖地,烟尘滚滚,急速朝着此地而来!

  解生当然不可能将视线透过山头去看到远处的倭军,但他毕竟早有计划,当下一声大喊。

  “撤!”

  话音落下,杨登山、颇贵、牛伯英三人立刻跟随解生一起,带着明军先锋朝着桥梁快速撤去。

  明军的这个行动完全出乎了倭军的意料之外,此刻正在溃败的倭军许多还在乱哄哄地逃跑。

  直到桥梁南侧的明军几乎都已经撤回桥北,黑田长政才回过神来,极其败坏地怒吼着。

  “快,攻击桥梁,不要让他们跑了!”

  轰轰轰!

  炮弹从天而降,落在了木制桥梁上。

  木屑纷飞,桥梁发出了吱呀吱呀的声音,摇摇欲坠。

  然而,黑田长政的脸色并没有任何好转,而是变得越发铁青。

  在他的视线中,明军那位身材极其魁梧的主将,不但亲自殿后,而且在最后一刻及时抵达了桥北,脱离了倭军的炮轰。

  不仅如此,解生还回头看了一眼黑田长政,挥了挥手。

  轰轰轰!

  更多的炮弹落在了桥梁上,但这一次,炮弹是从明军所在的北侧阵地而来!

  刺耳的断裂声响起,这座木制桥梁终于再也无法承受,轰然分解成大块大块的碎片,落入了水中。

  解生哈哈大笑,转过头去。

  “还愣着干什么,等着倭国人上来请我们吃炮弹吗?”

  “走喽!”

  风雪中,明军飞速消失在了黑田长政等人的视线里。

  ……

  “八嘎!”

  倭国右军主将毛利秀元勃然大怒,一巴掌甩在了黑田长政的脸上。

  “斥候都已经侦查过了,对面的明军只有两千人!”

  “你黑田带着六千五百人,再加上宍户元续的三千人,竟然打成这个样子!”

  黑田长政的脸火辣辣的,也不知道是因为心中的羞愧,还是因为刚刚毛利秀元的那一巴掌。

  毛利秀元脸色极度难看。

  八千倭军打两千明军,竟然没打过?

  不,就是没打过。

  若不是毛利秀元及时带着两万多主力抵达,黑田长政和宍户元续的八千倭军,就会被解生的两千明军打得屁滚尿流!

  这种战绩,让毛利秀元怎么去和丰臣秀吉交代?

  就在此时,一名倭国将军跑了过来,点头哈腰。

  “毛利大人,所有战死明军的鼻子都已经割下来了。”

  毛利秀元的表情稍微好了一点,冷冷道:

  “一共有多少个?”

  “八十五个!”(注:该数字出自《黑田家文书》。)

  “什么?”毛利秀元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又问了一遍,“你说多少个?”

  “八十五个!”

  ……

  雪花片片而落。

  毛利秀元看着眼前的黑田长政、加藤清正等诸多军团长、将军,内心之中突然感觉到一阵彻骨的寒冷。

  【因这一处战场位于稷山,此次战役又被称为稷山之战。】

  【这次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中,解生所率领的两千明军付出了极小的伤亡,重创了倭军黑田长政所部。】

  【单单是黑田长政麾下,就有超过二十名家将、武士等高级将官被杀。】

  【虽然很多人认为由于明军主动撤离并未实现阻止倭军北上的意图,故而明军难言胜利。】

  【但不可否认,明军的这一战,对倭军主要将领们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一跃而起,双手叉腰,放声大笑。

  “好好好,这个解生真不错,给咱们大明长脸了!”

  在场的大明群臣,也是一片欢欣鼓舞。

  蓝玉笑道:

  “八十五人阵亡,那受伤的数字应该就是三百出头,加起来一共也就伤亡四百。”

  “以两千对八千,以伤亡四百对伤亡两千余。”

  “若非毛利秀元率领主力赶到,只要击溃了黑田长政,这就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完美大胜啊!”

  朱元璋抚须而笑,连连点头。

  “好,好啊。”

  “这才是大明将士应有的风范,这个解生,是个人才!”

  在场的一名大明官员同样也是喜笑颜开,甚至比在场的所有人都更加高兴。

  解这个姓,可是非常少见的。

  基本上来说,万历时代的将军解生,肯定和洪武年间姓解之人脱不开关系,甚至可能是直系后裔。

  而这名大明官员,他的名字就叫做——解缙!

  就在解缙呵呵傻乐的时候,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地发了一条弹幕。

  【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老赵啊,你刚刚说朕的大明军队不行,现在呢?别装死,出来唠两句!】

第483章 大明倭国和朝鲜都很慌,魏蜀吴三国都很开心!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看到这条弹幕,表情顿时变得古怪起来,一声暗骂。

  “这个朱元璋,还给他装起来了!”

  在场的大宋群臣闻言,也是颇为无语。

  赵普干笑一声,正色道:

  “陛下不必在意。朱元璋那是纯纯的武夫出身,他也就这点见识了。”

  赵匡胤哑然片刻,看着赵普,表情非常古怪。

  赵普先是疑惑,随后立刻恍然大悟。

  赵匡胤当年黄袍加身的时候,不就是后周军的主帅?

  从这一点来说,赵匡胤也可被视为武将出身。

  就在赵普想着该怎么圆回来的时候,赵匡胤已经淡淡地开口了。

  “先不讨论什么出身的问题了,朕想要说的是,这个明军过了两百年竟然还很有战斗力,这一点是值得大宋学习的。”

  “靖康之役,离大宋立国也就百年,你们看看大宋的军队被金国打成什么样子了!”

  听着赵匡胤的话,在场的大宋群臣顿时安静下来。

  赵匡胤沉声道:

  “朕已经决定了,必须要加大对军队能力的培养。”

  “诸位爱卿,有意见吗?”

  几名宰相对视一眼,各有心思。

  陛下这是想要扩张武人的影响力?

  不过好像也不用担心。

  大宋官场毕竟还是文官的天下。

  那些武人麾下的军队再精锐,不还是得听咱们这些文官的?

  几名宰相很快就下定决心,纷纷开口道:

  “谨遵陛下旨意。”

  赵匡胤闻言,脸上也露出笑容,看了一眼身边的大宋太子赵德芳。

  “德芳啊,这一次由你来负责辅佐杨业,把这件事情给处理好。”

  这个安排,对大宋文官们来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太子嘛,肯定是需要在军队之中拥有一支势力来支持的。

首节 上一节 95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