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46节

  加藤清正直接拍了桌子。

  “小西,你这是什么话!”

  “如今汉城近在咫尺,拿下汉城就能收获全功,你竟然要在这种时候撤退,你安的是什么心?”

  “之前和大明议和最出力的也是你,你该不会是勾结大明吧?”

  加藤清正的话,顿时让不少人用狐疑的眼神注视小西行长。

  在场的都是倭国的大人物,当然不可能因为两句话就改变看法。

  事实上,他们对小西行长的怀疑同样也早就开始了。

  小西行长同样大怒,也拍了桌子。

  “加藤,这一路过来老子身先士卒打下的南原和忠州,你说老子勾结大明?”

  “老子打下忠州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忠州城外三十里晃荡呢。”

  “就你这个速度,也有脸说我勾结大明?”

  两人顿时吵成一团。

  毛利秀元看不下去了,重重咳嗽一声,道:

  “好了,这次会议是讨论战略的,不是来听你们两个人吵架的!”

  作为右军主将,加藤清正的上司,毛利秀元的话总算让两人暂时停止了相互攻讦。

  小西行长伸手一指外面,沉声道:

  “我也不是长敌人士气灭自己威望,但我想问一下各位,就这么寒冷的天气,我们十几万大军怎么向北推进?”

  “八月底这种鬼天气都下雪了,十一月十二月会冷成什么样,这些年你们心里难道还没有点数?”

  “麻贵带着三万明军在汉城,就算我们能打下来,要花费多少时间?将士们十几万套冬装怎么解决,冰天雪地怎么运输足够的粮食?”

  “没有后勤,我们怎么打接下来的仗?”

  加藤清正冷冷道:

  “这还不容易?只要按照关白的命令,把遇到的朝鲜人全部杀光,再烧光他们的房屋,最后抢光他们的粮食,后勤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小西行长用更冷的声音开口道:

  “少放屁了。我们一路过来难道就没有杀光、烧光和抢光?上百里的地方早就被我们弄成无人区了。”

  “那又怎么样?现在的我们还不是一样为了冬装、粮食在头疼!”

  “我还是那句话,除非你有办法在三天内攻克有三万明军把守的汉城,不然我不同意北上,那是在送死!”

  砰的一声,伴随着门闩的断裂声,大门猛然敞开,一阵寒风带着雪花吹了进来。

  加藤清正嘴巴才刚刚张开,所有的话就被这股风雪堵了回去。

  好不容易恢复正常将门关闭,小西行长抹了一把脸上的雪,大声道:

  “加藤,别就知道打仗,用用你的脑子!”

  “越往北就越冷,这种常识你难道不知道吗?”

  “你想打仗你就尽管去,别带着我们倭国十几万大军送命!”

  这一次,大部分的倭军将领们都动摇了。

  左军主将宇喜多秀家缓缓开口道:

  “现在的情况确实没有办法支持全军北上了,你们左军可以北上,我们右军先回撤釜山。”

  “我们可以从海上给你们提供足够的支援。”

  【在巨大的后勤压力和急切难以攻克汉城的前提下,倭军十万主力在全州不得不选择分兵。】

  【右军毛利秀元率领黑田长政、加藤清正所部继续北上,试图攻占汉城。】

  【左军宇喜多秀家则带着小西行长所部南撤釜山,一方面缓解后勤压力,一方面保证海上优势。】

  看到这里,西汉世界之中,霍去病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些倭国人是不是脑子不好啊,后勤补给的事情难道一开始心里就没数吗?”

  卫青也是一脸古怪,显然完全没想到问题竟然会出在这里。

  刘据忍不住开口问道:

  “冠军侯,你好像也不用担心后勤补给的问题吧?”

  在刘据的印象里,霍去病都是在草原上纵横来去,一日百里。

  这种速度,哪里有什么后勤跟得上?

  霍去病摇了摇头,正色道:

  “太子殿下你错了,恰恰相反,我们大汉骑兵是全天下最注重后勤的,没有之一。”

  像霍去病每次出击,每一名骑兵都是一人三马。

  这三匹马之中,一匹载人,另外两匹则负责背负骑士的武器装备,以及粮食补给。

  而这些数字,在出发前自然是可以统计出来的。

  从出发的那一刻起,大汉骑兵能作战的时间就已经精确到了未来的某一天。

  到了这一天,一旦还是没有发现敌人或者没有缴获足够的物资,就必须得返回。

  有名的“飞将军”李广,就是因为每次都在大漠草原之中迷路,乱走乱逛,等补给到了极限,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退兵。

  霍去病说到这里,笑呵呵地开口。

  “其实匈奴人后来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们一听到大汉骑兵出击就跟我们绕圈子。”

  “他们无非就是想要等我们补给耗尽的时候再追着我们屁股打嘛,但很可惜,他们没有这种能力!”

  刘据闻言,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幅画面。

  大草原中,匈奴人躲躲藏藏,想要利用主场的地利把汉军在这里“遛狗”。

  结果霍去病神兵天降,直接把匈奴人杀得屁滚尿流。

  遛狗?

  大汉精锐骑兵,是匈奴人能当狗来遛的?

  一汉当五胡是说笑的?

  就这么打着打着,匈奴人就被打残了。

  卫青笑了笑,道:

  “太子殿下,您别听去病吹得那么玄乎。”

  “其实如果没有金幕出现的话,咱们大汉就算能再击败匈奴一百次,但终究也是征服不了草原的。”

  霍去病翻了一个白眼。

  “那可未必。”

  汉武帝看到霍去病这少年心性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地笑了起来。

  “卫青说的是对的。”

  “金幕给大汉带来的,可不仅仅是火器而已啊。”

  就算不提《工业革命》,单单是商业税、科举等制度,就极大地提高了大汉的国力。

  打仗打的就是钱!

  国力强了,国库钱自然就多了。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上一次霍去病和卫青出征,每一名大汉骑兵所配备的战马就达到了五匹!

  多了两匹战马来背负补给,大汉骑兵的作战能力直接提高了将近四十天。

  这什么概念?

  就算四十天是一个来回,打个对折,就是提升了二十天的作战范围。

  按骑兵一天行驶百里来算,大汉骑兵可出击的范围也提升了两千里!

  若是再加上《工业革命》,那简直就是只能用原地起飞来形容了。

  汉武帝带着笑意,开口道:

  “能得到金幕,真是华夏对朕和大汉的眷顾啊。”

  贞观世界之中,李治大感疑惑。

  “父皇,这倭军怎么搞的,竟然如此不专业?”

  李世民摸着胡须,笑了笑,看了一眼下面的群臣。

  “药师,茂公,你们谁来说说?”

  李绩闻言,下意识看向李靖。

  李靖眼睛不知何时已经闭上,一阵昏昏欲睡的模样。

  老滑头!

  李绩心中暗骂一声,无奈地开口。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从刚刚金幕中倭军将领争吵的内容来看,无论天气还是补给问题,他们心中都是有数的。”

  “啊?”李治越发愕然,“既然心中有数,又怎么会搞成这种样子?”

  李绩摸了摸鼻子,看了一眼李世民。

  李世民若无其事,就好像一个正在等待家庭教师给儿子补课的家长。

  李绩无奈,只能开口道:

  “有数归有数,但殿下别忘了,倭国真正的统治者是谁。”

  李治顿了好几秒,突然恍然大悟。

  “丰臣秀吉!是丰臣秀吉的命令让这些倭军将领不敢违逆!”

  李绩点了点头,道:

  “没错。丰臣秀吉都已经下令要全军出动了,纵然这些倭军将领知道补给不够,知道天气即将变冷,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丰臣秀吉就是倭国的国王,谁敢背上抗旨不遵的罪名?”

  李治傻眼片刻,突然心中一动,忍不住道:

  “这丰臣秀吉,不就是第二个李隆基么!”

第481章 李靖李绩教导李治,倭军割鼻子战法触目惊心!

  李隆基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就以瞎指挥出了名。

  不然,大唐也不至于丢掉长安,整个关中都被安禄山的叛军霍霍。

首节 上一节 946/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