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41节

  画面一转,已经切换到了全州城外。

  密密麻麻,数量至少有五六万以上的朝鲜流民,正拥挤在城墙下,疯狂拍打着城门。

  “让我们进去,倭寇马上就要杀过来了!”

  “我们要进城,要活命!”

  朴庆新站在城头看着这一幕,脸色铁青。

  “不行,不能让他们进来,谁知道里面究竟有没有倭寇的间谍探子!”

  城外的流民见城门迟迟不开,终于爆发了。

  “打进去!”

  “他们不让我们进去,我们就冲进去杀了他们!”

  说着,不少流民竟然拿出了刀剑弓弩等武器。

  甚至还有人搬来了云梯,开始强行攻城。

  全州原本就不是什么险要巍峨的大城,加之守城的朝鲜士兵看到城外的同族多少也有些怜悯,防守时不可避免地出现迟疑和手下留情。

  短短片刻,竟然就有大批流民登上城头。

  紧接着,城门就被轰然打开。

  “冲啊!”

  “冲进去,抢粮食,抢女人!”

  数万流民一哄而入。

  朴庆新大惊失色,在几名护卫的保护下,朝着北门逃窜。

  才刚刚到北门,他猛然转头,看到陈愚衷也带着两千明军出现。

  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都沿着北门直接逃离。

  【倭寇一路北上劫掠和杀戮,制造了大量往北逃难的流民。】

  【这些流民没有勇气去和凶残的倭寇作对,却反过来在面对自家人驻守的城池时选择了拼命。】

  【再加之倭军藏身于流民中的各种间谍探子推波助澜,种种因素之下,竟然一举攻破了全州城!】

  看到这里,金幕面前的历朝历代皇帝们也都无语了。

  【汉高祖刘邦:他娘的,这些朝鲜流民,不敢和倭寇拼命,只能去害自家人?真是没胆的匪类啊!】

  【宋太祖赵匡胤:呵呵,之前都说过了,这种小国寡民,他们骨子里就是欺软怕硬。】

  【元世祖忽必烈:没错,有句古话说,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汉武帝刘彻:谁说不是呢?这种小国,不听话就得暴打一顿,把他们国王的脑袋挂在城门上示众,才能让他们安心侍奉大汉。】

  【唐太宗李世民:朕虽然也有个天可汗的头衔,不过朕也得说一句,征服一个国家之前先杀一通刺头,留下那些恭顺的继续统治,这才是同化的最佳手段。】

  汉武帝还真不是吹牛皮,大汉的军队在西域之中这种事情做得太多了。

  很多现代人都以为,华夏的外交官只会动嘴皮子啥都不做。

  且不说这种观点是不是事实,但在大汉汉武帝的时代,情况绝非如此。

  汉武帝时代的大汉外交官,谁要是去了西域,不颠覆一两个小国,不弄死几个小国的国王或者丞相,那都不好意思回长安述职!

  甚至别说是小国了,就算是匈奴单于,大汉使者一样要喷他一脸口水!

  张骞和苏武,以及后来东汉的班超,都是大汉外交官这种精神的最佳体现。

  老子背后可是大汉王朝!

  你不服?

  憋着!

  至于大唐,那就更离谱了。

  在李渊、李世民和李治三个爷孙时代,唐军府兵为啥能横扫天下?

  答案其实很简单,战利品丰厚!

  唐军是属于典型的,走到哪,抢到哪。

  凡是唐军搜过之处,那些异族的地皮都要被刮三尺下来。

  如此丰厚的战利品,唐军就算是最底层的小兵,也能分到丰厚的财物。

  而且府兵都是乡亲,最少也是一个县的同乡。

  大家打起仗来,那肯定是性命相托。

  就算死在战场上,只要老乡们能活着回去,家里该有的田地、抚恤乃至妻儿将来的生活都不需要担心,自然有战场上这些生死袍泽老乡们帮衬。

  就这样的唐军,士气怎么不旺盛,战斗力怎么不强?

  尤其是驻扎在边境的边军,那更是有事大搜刮,没事小搜刮。

  高仙芝在怛罗斯之战中,为啥会遭遇昭武九姓的背叛?

  答案其实很简单,大唐安西军对昭武九姓的搜刮实在是太特么酷毒了,搞到昭武九姓都受不了。

  宁愿接受来自阿拉伯异教徒的统治,也不想在大唐的治下继续混了。

  从小国的角度来说,和大汉、大唐当邻居,简直就是一件生不如死的事情。

  但从华夏人的角度来说,这叫啥?

  老子强,老子就压榨你,就搜刮你。

  不服?

  打死你!

  这就叫汉唐雄风!

  在一众华夏皇帝的吐槽中,金幕视频继续播放着。

  御书房里,朱翊钧勃然大怒。

  “混账东西,给了你们半年的时间准备,竟然被倭寇这么轻轻松松地拿下了南原和全州!”

  “草包,全都是一群草包。”

  面对着朱翊钧的怒吼,在场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大太监们表情倒是都没有什么变化,毕竟现在的司礼监除了给朱翊钧磨墨和奉命盖章之外,压根就没有什么能参与国政的机会。

  反之,赵志皋为首的内阁群臣,此刻是真的瑟瑟发抖。

  赵志皋目光急转,心知必须要找一个替罪羊了。

  要不然,这内阁首辅的乌纱帽定然不保!

  作为政坛老油条,赵志皋对此也是早有准备,立刻开口道:

  “陛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石星、沈惟敬等人议和时弄虚作假,说不定还秘密向倭国泄露了大明军机。”

  “要不然,根本就没办法解释如今的这种局面!”

  听完赵志皋的话之后,朱翊钧皱眉沉思,觉得似乎是有几分道理。

  他立刻开口道:

  “来人啊,把石星抓起来,严加审问!”

  “那个沈惟敬是不是也马上就押送到京师了?一并审问。”

  【很快,大明原兵部尚书石星、原议和使者沈惟敬,就在朱翊钧的怒火下被处死了。】

  画面又是一转,来到了一处江南园林。

  几名老者列席对坐,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穿着华丽的衣裳。

  很显然,他们应该是某些大家族的主事者,而且应该都担任过很长时间的高官。

  “石星大人死了,沈惟敬也死了。”

  “陛下看来是真不愿意听从我们的建议了。”

  一名老者冷笑一声,道:

  “张居正大人当年的改革,给了我们江南士人腾飞的机会,有多少人家里的产业是趁着那十年翻了十倍甚至百倍的?”

  “说起来,对那位陛下来说,咱们都是张居正大人的余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又怎么可能愿意听我们的?”

  另外一名老者哼了一声。

  “江南的税赋一直以来是全天下最高的,张居正大人要我们退地,我们也退了。张居正大人要我们交税,我们也足额缴纳了。”

  “我们不欠大明什么,是朝廷一直在打压我们,不给我们好好做生意,现在连我们在朝廷中发声的代言人都杀掉了!”

  这番话,顿时得到了在场大部分人的认同。

  一名老者看向另外一名老者,缓缓道:

  “老顾啊,你儿宪成不是还在朝廷为官吗?”

  顾姓老者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淡淡开口。

  “既然陛下不给我们这个面子,那我等会就写信给宪成。从今往后,我们不再支持皇次子朱常洵,改为支持皇长子朱常洛!”

  先前老者点了点头,露出赞赏的表情。

  “也就是看在张居正大人的面子上,我们这么多年即便一直被打压也在支持陛下。”

  “既然陛下看不起我们,那我们就回到臣子们之中。”

  “诸位,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嗣成为大明文官士大夫集团的领袖,要像大宋时代一样,让皇帝成为我们手中的玩物!”

  在场所有老者纷纷点头,双目中闪动着叫做野心的光芒!

第479章 赵匡胤下定决心,黄石山城,朝鲜大臣的正反面

  看到这里,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眉头一皱。

  “这些混账东西,到底在说些什么?”

  大宋的皇帝会被士大夫架空,成为士大夫手中的玩物?

  混账,这怎么可能!

  在场的诸多大宋臣子也是心中一紧。

  宰相赵普立刻开口道:

  “陛下,这些大明江南逆臣胡言乱语,不必当真。”

  其他大臣也纷纷开口。

  “是啊是啊,臣等对大宋的忠诚天日可鉴,怎么会有这种忤逆行为呢?”

  “大明江南逆党野心勃勃,他们只不过是把大宋士大夫搬出来当一个招摇撞骗的旗帜罢了。”

首节 上一节 94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