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36节

  短期目标是,选拔三十名可堪一用的匈奴贵族来到长安进行学习锻炼,然后再回去草原上传播汉文化的光辉。

  汉武帝闻言,顿时颇为不满。

  “不就是三十个人吗,这都选不出来?”

  金日磾微微弯腰,毕恭毕敬地开口道:

  “回陛下的话,臣虽然也是匈奴出身,但早就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汉人了。”

  “那些匈奴人和臣确实是同族,但彼此之间根本无法沟通了解,臣实在是没有办法从中挑选出能入眼的人。”

  汉武帝一声冷笑。

  “好你个金日磾,这是数典忘祖啊。”

  金日磾依旧弯着腰,没有开口说话。

  汉武帝想了想,道:

  “江充,你来负责这件事情吧。”

  江充赶忙应是。

  这位汉武帝的宠臣之所以是宠臣,就是因为他无论任何任务都欣然接受,而且还能根据汉武帝的心思做到最好!

  看到是江充负责这件事情,太子刘据眉头又皱了起来。

  江充现在进了军机处,本就已经是大汉炙手可热的人物。

  眼下父皇又把一个个任务交给他。

  父皇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卫青和霍去病同样也对视一眼,轻声在下面交头接耳。

  “舅舅,真不能找个机会一箭射死他?我看到这个江充心里就烦。”

  “别闹,你射死他,陛下只会认为是太子授意,到时候吃亏的就是太子。”

  “……”

  唐初武德世界之中,李渊饶有兴致地开口。

  “世民啊,你说这第二阶段的战争,谁会赢?”

  李世民微微直起身体,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儿臣觉得,明军有七成的希望大破倭军,一举收复整个朝鲜所有丢失领土。”

  李渊哦了一声,道:

  “就是说倭军还有三成的希望获胜了?”

  李世民摇头道:

  “不,还有两成的可能是明军全歼倭军。”

  “最后一成的可能,是明军主帅犯下重大失误,导致倭军能在伤亡不大的情况下全身而退。”

  李渊仔细品了一下,有些愕然。

  “你是说,倭军的胜算完全没有?这不可能吧。”

  周围的大唐臣子们表情也是颇为惊讶。

  倭军毕竟是有十几万大军,就算明军后续主力赶到也就七万人,倭军数量是明军的两倍。

  怎么就零胜算了呢?

  李世民笑呵呵地开口道:

  “因为倭军的军心已经彻底乱了,但明军却没有。”

  “明军更换了新的主帅,麻贵肯定想要建功立业,会鼓足了劲来打这一仗。”

  “而倭军虽然也更换了主帅,麾下真正的军团指挥官和将军们却已经完全不想打了,甚至想出了主动向敌人泄露己方情报的招数。”

  “儿臣认真地说,这种情况下,若是让儿臣带七万明军奔赴朝鲜,倭军但凡能有超过一万兵马逃离,都算儿臣的失职。”

  李渊闻言,动了动嘴巴,想要说些什么,但又强行忍住。

  金幕之中可是非常明确地指出,李世民和朱元璋,是华夏古往今来两个最能领兵打仗的皇帝。

  其他人,甚至连同为千古四帝的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和李世民不在一个档次。

  即便现在还不是历史上的贞观朝,但李世民的战功都足够镇压当世了。

  别人说这种话是纯纯吹牛皮,可李世民来说这种话,那就是没毛病。

  李渊点了点头,缓缓道:

  “所以明军其实就是必胜,只不过是赢多少的问题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突然笑道:

  “儿臣突然想起来,这朱翊钧可是个败家子啊。”

  “或许,就这种必胜的情况,朱翊钧委任的这些前方将领统帅们,还真会弄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来呢。”

  李渊听完先是一怔,随后有些好笑地开口。

  “看了这么多金幕视频之后,朕好像都没有那么担忧了,甚至还有些……咳咳。”

  大明世界。

  朱元璋表情严肃地开口。

  “这一次大明应该是能赢了。”

  对此,朱棣也表示认同。

  只有朱高炽颇为疑惑。

  “皇祖为何如此笃定?孙臣总觉得,这朱翊钧会不会像李隆基一样,搞个什么幺蛾子出来。”

  朱棣瞪大眼睛,正想要喝斥一下朱高炽。

  但话到嘴边,朱棣突然也有些不太有底气了。

  朱棣看了一眼朱元璋,发现自家父皇的表情也同样十分地微妙。

  片刻后,两父子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

  朱元璋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由衷开口。

  “朕真的不希望再看到大明的盘点视频了,这人老了,真受不了这种刺激。”

  朱棣连连点头。

  “对啊对啊。”

  以朱棣的年纪,倒是不需要担心受不受刺激这种事情。

  但朱棣的问题是,每次看到这些子孙后代窝囊废的样子,又不能直接穿越过去把这些废柴后代暴打一顿,那就真的很不爽!

  朱棣双目一转,从袖子里面拿出了一本书。

  “父皇,这是您让儿臣参考修订的大明版本《帝范》,请您有时间过目一下。”

  朱元璋嗯了一声,赞许地看着朱高炽。

  “高炽,你还是很勤勉的。”

  朱棣:“……”

  父皇,这是俺给你的,你去夸奖朱高炽做什么?

  算了算了,朱高炽毕竟也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小贡献。

  就让父皇夸他两句吧。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倭军分兵北上的时候,汉城之中,朝鲜君臣也同样陷入了纠结。】

  朝鲜国王李昖沉声道:

  “倭军分兵北上,予忧心如焚,诸卿该当如何?”

  作为华夏的藩属国,各种规章制度自然全部都得按照华夏来。

  朝鲜国王没有资格自称“朕”,这是华夏皇帝特有的。

  “寡人”也不行,因为这也是以前一些皇帝用过的。

  所以就只能自称“予”。

  朝鲜群臣闻言,面面相觑。

  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

  过了片刻,金应南,柳成龙两人先后发言。

  “陛下,顺天府缺乏兵马驻守,不如请大明派两三千人去坐镇。”

  “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立刻重整水师,和倭军决战,断其粮道!”

  对于这两个臣子的进言献策,李昖的第一表情就是想要翻个白眼。

  顺天府并不是大明的顺天府,而是朝鲜一座位于汉城以南的城池。

  这座城池比如今大明副总兵杨元驻守的南原还要在往南,基本就是朝鲜和倭国实际控制区的边界一带。

  派两三千人过去,这不就是给倭国十几万大军送菜?

  至于什么重整水师,就更加扯淡了。

  水师都已经被元均那个混账东西全部败完了,以朝鲜现在的国力,别说是马上重整旗鼓,就是十年八年也未必能行。

  这些家伙,简直没一个靠谱的。

  还是得指望大明……

  想到这里,这位朝鲜国王更加郁闷了,开口道:

  “大明现在那位麻贵将军,也就只有一万多人。”

  “倭军真的打来了,予觉得他也顶不住啊,唉。”

  朝鲜君臣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过了好一会,柳成龙试探性地开口道:

  “陛下,要不……先准备一下迁都?”

  李昖闻言,顿时怒了。

  “你是在怀疑大明天兵的能力?”

  将柳成龙训斥了一通之后,他放缓了表情,轻声道:

  “可以暗中准备一下,但不能让城里的天兵发现了。”

  【朝鲜君臣对于上一次被倭国打得跑到鸭绿江边的义洲显然有着很深的心理阴影,也认识到了有大明支持的情况下自己应该不会被灭亡,从国王到民间态度都开始变得暧昧。】

首节 上一节 936/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