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22节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正面压迫倭军,寻找机会……”

  说到这里,李如松目中精光微微一闪,却并没有开口说完这句话。

  另外一边,包括小西行长、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等几名军团指挥官也聚集在了一起,商议接下来的战略。

  主持会议的元帅宇喜多秀家缓缓道:

  “明军的实力确实在我们之上,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主动出击寻求决战,而是拖延时间让明军断粮!”

  “诸位的意见呢?”

  小西行长有气无力地开口。

  “我没有意见。”

  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在第二次平壤之战中就被彻底打废了,丰臣秀吉已经传来命令让第一军团接下来只运送军粮,不需要参与战争。

  这位丰臣秀吉麾下能排名前五的大将,此刻心灰意冷,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宇喜多秀家看了一眼小西行长,心中暗自摇头。

  这家伙废了。

  从今往后,大倭国的舞台上再不会有小西行长什么事了。

  黑田长政同样缓缓开口。

  “那就守着吧,你们谁要是不服气可以去和明军主力碰一碰,反正我的第三军团是没兴趣的。”

  其他几名军团指挥官闻言,飞速交换着眼神。

  能打不?

  打个屁啊,你没看到和明军交战的三个军团长都不敢打了吗?

  也是,我这边已经捞到足够好处了,没必要为了关白的领土而牺牲我家族的勇士。

  很快,几名军团指挥官都选择同意。

  宇喜多秀家也不废话,直接道:

  “好,那我们就联名禀报关白吧。”

  还在倭国本土的丰臣秀吉接到了这份禀报之后,勃然大怒。

  “八嘎,这些无能的废物,竟然连区区几万明军都打不过吗?”

  “我可是出动了十八万大军!”

  丰臣秀吉的咆哮在宫殿中回荡着,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低下了头。

  过了好一会之后,丰臣秀吉才平静下来,冷冷地开口道:

  “去告诉宇喜多秀家,我会增派更多的援兵和物资给他们。”

  “他们可以暂时采取防守,但绝对不能给我丢掉汉城,这是底线!”

  众人很快散去,只有丰臣秀吉的大儿子丰臣秀次留了下来。

  丰臣秀次有些疑惑地开口:

  “父亲大人,您为何不从关东抽调兵马去支援呢?”

  这一次征讨朝鲜的军队全都是倭国关西诸侯,关东诸侯仅仅是负责物资的供应。

  丰臣秀吉看着这个自己的继承人,表情缓和了不少,露出一丝笑意。

  “关东是我刚刚征服不久的领地,必须要用怀柔的手段。”

  “如果我让他们出兵,许多关东诸侯可能会再度造反。”

  “而且,德川家康那小子野心勃勃,我也不能给他在朝鲜战争中出头的机会,不然将来他可能会借助战功统合关东,成为将来我们丰臣家的心腹大患!”

  丰臣秀次若有所思,又询问道:

  “那您就不担心万一关西军在朝鲜损失太多,会让德川家康野心膨胀吗?”

  丰臣秀吉哈哈大笑,油然流露出一股霸气。

  “就他?放心吧,只要我活着一天,德川家康就永远都是我们丰臣家族的狗!”

  【在丰臣秀吉的严令之下,倭军和明、朝联军在平壤、汉城之间的地带,展开了激烈的冲突。】

  画面中,两军在多个战场交战着。

  历朝历代的皇帝看了一会,很快就敏锐地品出了和之前不同的区别。

  【汉武帝刘彻:各位发现了吗?朝鲜军的数量明显增多了。】

  【光武帝刘秀:武帝说得没错,看来收复平壤之后,朝鲜王朝这边总算是初步恢复了一定的地方控制力。】

  【秦始皇嬴政:这样挺好的,总不能让华夏人一直帮朝鲜人抛头颅洒热血吧?他们自己的仗就该自己打!】

  【明太祖朱元璋:朝鲜初步恢复控制力,不但兵员数量能上来,补给问题也缓解了,其实是大决战的机会。】

  【唐太宗李世民:小朱说得没错。如果是朕的话,一定会找机会全歼朝鲜半岛上的所有倭军,可惜看起来李如松没这个魄力。】

  李世民的话,让一众皇帝都有些无语。

  但考虑到李世民一辈子最喜欢打的就是以少胜多之战,众人还真没办法反驳。

  有战绩就是这么牛,说什么你都得听着!

  画面一转,回到了大明皇宫。

  朱翊钧皱起眉头,道:

  “这个李如松,胆子这么小吗?”

  在朱翊钧看来,李如松就应该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歼灭朝鲜半岛上所有的倭军才对!

  赵志皋干咳一声,道:

  “陛下,如今李如松麾下虽然也有十万兵马,但其中包括了五万朝鲜军,他们不堪大用啊。”

  “对面的倭军数量至少在十五万以上,李如松用五万对十五万,再想要全歼,确实是比较为难。”

  朱翊钧闻言,哼了一声。

  “就不能把更多的兵马派去朝鲜吗?”

  张位忙道:

  “五千川兵已经出发,预计在两个月后抵达。但按照眼下的补给承受能力来算,没有办法再多派兵马了。”

  朱翊钧越发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行吧,那就告诉李如松,尽快击退倭军,结束掉这场战争吧。”

  赵志皋点了点头,又道:

  “陛下,还有一件事情。贵州巡抚传来奏报,说对杨应龙的围剿又失败了,请朝廷继续增派兵马。”

  “什么?”朱翊钧闻言顿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混账,一个小小的播州土司,都已经四五年的时间了,竟然还是平定不了?”

  杨应龙的叛乱,早在万历十七年就已经开始了。

  从时间来算,甚至比啺莼挂缌巳辍�

  朱翊钧越想越是生气,怒吼道:

  “云贵川的官员和将军都是做什么吃的!”

  张位有些无奈地开口道:

  “陛下,播州的大山实在是太多了。那杨应龙一看到朝廷兵马进剿就躲到山里,根本不和咱们正面作战。”

  “他的部下又对当地极为熟悉,各种骚扰下毒,咱们的大军是进退两难啊。”

  朱翊钧太阳穴突突直跳,过了好一会之后才勉强控制住情绪,冷冷道:

  “行了,朕知道了。等李如松那边结束了朝鲜战事,朕再处理杨应龙那边。”

  镜头再度转回了朝鲜战场。

  【碧蹄馆之战后,倭军很快重整旗鼓,以两万兵力转攻京城西北方的幸州山城。】

  【朝鲜城将权栗以少数兵力击退日军,日将石田三成、吉川广家等负伤。】

  【此后,明军和朝军也先后在多个战场发动攻势,也都被倭军依靠数量优势击退。】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双方的战线都陷入僵持和拉锯中。】

  【这同时引发了朱翊钧和丰臣秀吉两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开始下旨训斥前方将领。】

  明军帅帐之中,李如松缓缓开口。

  “各位,陛下已经快要失去耐心了,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弄个捷报出来。”

  “之前和你们说过的那个计划,你们都准备一下,三天后正式开始!”

  在场的诸多明军将领闻言轰然应是,脸上都带着期待表情。

  大的终于又要来了!

  【三月初,在李如松的命令下,明、朝联军于整条战线上多路出击,大有要一举将倭军击溃的趋势。】

  【倭军主帅宇喜多秀家不敢怠慢,同样也将倭军主力抽调一空,对联军进行防御和反击。】

  夜色中,一支明军骑兵悄然出发。

  从镜头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支骑兵在出发前做了充足的准备。

  每一匹马的四蹄上都用布精心地包裹住,尽可能地减少马在奔驰时候的声音。

  此外,还给每匹马都带上了口笼,防止嘶鸣。

  这支人数大约在三千左右的明军骑兵,在朝鲜向导的领路下,急速穿行于山林的小路上。

  经过一番赶路,在破晓之前,他们终于抵达了预定的目的地。

  远处,一座城池屹立,颇有气势。

  它就是朝鲜王朝的都城——汉城。

  领兵的李如松二弟李如柏只是将目光略略看了一眼汉城,就把视线移开,落在了汉城不远处的某座山丘上。

  龙山。

  这座山丘距离汉城并不算远,也就大概十里地左右。

  龙山脚下,有一处倭军的大营。

  这大营占地颇为广阔,看起来至少能容纳数万兵马驻扎。

  李如柏看了一眼身旁的五弟李如梅,道:

  “如果情报不属实,这里面并不是粮草而驻扎着上万倭军,那咱们就是羊入虎口了。”

  李如梅表情依旧平静,回了一句。

  “祖承训都能从平壤跑掉,咱们难道不能?”

首节 上一节 922/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