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12节

  “火炮移开,攻击城墙其他方位,争取制造出更多缺口!”

  “步兵给我上,占领缺口,然后用最快速度打开城门!”

  “骑兵立刻着甲,城门打开后马上突入城中!”

  李如松语气急促,但又有条不紊地下达了一条又一条的命令。

  他的号令通过旗帜和传令官的奔驰,很快就送到了前线每一个指挥官的手中。

  很快,明军第一批先锋军就冲入了城中。

  砰砰砰!

  双方用火铳展开了激烈的相互射击。

  倭军接连不断倒地。

  一支明军小队悄悄地绕到了倭军的侧翼,先是一波出其不意的火铳射击,随后为首的明军军官杀气腾腾地拔出了腰间长剑。

  “冲,让这些倭寇知道咱们大明的厉害!”

  明军这支小队直接冲了上去,和倭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

  “八嘎,杀了他们!”

  倭军叽里呱啦地喊着,同样也拔出腰间长刀。

  激烈的白刃战中,双方士兵接连不断倒地。

  明军很快占据了上风。

  “怎么可能?”小西行长站在不远处,震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是我们家族最强悍的武士,是大倭国战国时代的精英!”

  自从登陆以来,倭军每一个士兵都能以一当十。

  这还是小西行长第一次看到,自己家引以为豪的武士们,被明军在白刃战中杀得连连败退。

  小西行长并不知道的是,在东亚有一群人,他们在白山黑水之中,能空手搏杀熊狼虎豹。

  这群人的名字叫做——女真!

  但即便是女真人这种堪称变态级别的单人战力,依旧还是只能在大明军队面前如同宰鸡屠狗一般,被各种杀戮。

  因为大明有一位名将曾经坐镇辽东三十年。

  李成梁!

  李成梁或许贪污腐化,但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是无可指责的。

  李成梁用三十年的时间,练出了一支天下无敌,连女真人都只能跪地求饶的辽东兵!

  倭国武士,不可谓不强。

  但比起女真人,倭国武士单体战力就差了不少。

  大明辽东兵,单体战斗力同样也不如女真人。

  但辽东兵却能把团队战术演练到极致。

  一名女真人对三名辽东兵,女真人或许能以一敌三。

  但一百名女真人对三百名辽东兵,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女真人被杀得干干净净。

  在冷兵器的时代,一个名将对军队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

  戚继光的戚家军,能把倭寇杀得落荒而逃。

  和戚继光齐名的李成梁,一手训练三十年的辽东兵又怎么可能会输!

  看着自己麾下最引以为傲的数百武士、忍者被明军先锋开始屠杀,小西行长的心理防线彻崩溃了。

  “这些明人都是怪物,跑,快跑!”

  小西行长跳上马,紧紧抱着马脖子,在剩余倭军士兵的簇拥下,落荒而逃。

  镜头开始拉远。

  整座平壤城中,无数明军、朝鲜军奋勇争先。

  倭军方面则是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疯狂逃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第二次平壤之战,以明军的大获全胜告终。】

  【此战中,明军阵亡和受伤总计七百九十二人,斩首和俘虏倭军数量为九千一百四十三人。】

  【小西行长所率领的倭国第一军总计一万八千人在平壤损失了一半,直接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双方主力的首次对抗,以大明取得辉煌胜利而告终!】

  看到这里,华夏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纷纷露出振奋表情。

  【秦始皇嬴政:本来还有点担心会是又一个土木堡呢,没想到竟然是一场如此出色的大胜!】

  【宋太祖赵匡胤:看来这个李成梁确实是有点东西的,不过要我说啊,等过几年李成梁死了,这辽东军迟早也是废了!】

  【明太祖朱元璋:姓赵的,你嫉妒大明雄师就直说,大明的军队才不会像你的大怂一样,谁也打不过!】

  ……

  武周世界之中,武则天有些疑惑地开口。

  “狄卿,这倭人只不过损失了一半的军队,怎么就打不了了?”

  狄仁杰呵呵一笑,看了一旁的某位将领一眼。

  “陛下有大将在前,何必要问臣这个文官呢?”

  武则天恍然,对着这名身躯挺拔的将领开口。

  “高仙芝,你来说说。”

  高仙芝咳嗽一声,笑道:

  “陛下,一支军队有一万人,并不是说这支军队能承受的死亡数量就是一万。”

  “正常而言,普通的军队,损失一到两成就会溃败了;精锐一些的军队,损失三成左右也会溃败了;若能支持到损失五成以上,那已经是绝世强军,在华夏历史上至少排名前十的存在了。”

  皇太女长平公主闻言,不由大感惊讶。

  “普通军队死一两成就溃败?这太夸张了吧。”

  在长平看来,一万人死了一两千就溃散,完全无法理解。

  高仙芝呵呵一笑,道:

  “皇太女殿下有所不知,每一支军队之中,真正能打仗的其实就是那么一成,甚至半成人。”

  “至于其他的八九成人,基本都是打杂的,起哄的。这些人在一旁呐喊助威,打打顺风仗可以,但指望他们力挽狂澜是绝对不可能的。”

  “正常的将军为了打赢战斗,都会把这一两成最能打的安排在最前线去拼。”

  “只要最能打的把对面最能打的拼完了,咱们就能赢。反之,也就输了。”

  长平瞪大眼睛,道:

  “那还需要剩下的八九成人来做什么?”

  高仙芝又笑了,道:

  “皇太女殿下,最能打的,自然也是最容易死的。”

  “剩下的八九成人,就是为了让他们感受战场的氛围。打多了胜仗,这八九成人之中就会有人慢慢也被转化成最能打、最敢打的人了。”

  “简单的说,就是从新兵转化成老兵悍卒。”

  “读书的士人都要有个学习的过程,打仗又如何能例外呢?”

  “当一支军队一直获胜,那它的损失就小,而且转化的新兵也会多。”

  “如此一来,一支常胜之军中,能打、敢打的老兵悍卒占到三四成就是很正常的。”

  “反之,一支常败之军,其中的老兵悍卒自然早就损失光了。”

  顿了顿,高仙芝做出了总结。

  “总之,一支军队不能光看数量,最关键的还是那些能打、敢打、悍不畏死的老卒。”

  “当这些老卒死完了,战争也就失败了。”

  长平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本宫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历史上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故事了。”

  高仙芝点头道:

  “这也是臣能带着大周军队屡次以少胜多的原因所在。”

  “咳,说回金幕。小西行长这一万八的军队,臣觉得里面的老卒撑死了也就三四千人。”

  “可这一战中小西行长却损失了整整九千人,可想而知,他的三四千老卒必然都死光了。”

  “故而,别看小西行长似乎还有九千兵马,但这剩余的九千人已经完全是土鸡瓦犬,完全没有任何用处。”

  “若是小西行长再带这九千人去和明军交战,明军只需要派出一千,不,五百劲卒,都足以将这剩余的九千人轻松击溃了。”

  长平听得半信半疑,不过看到武则天和狄仁杰都没有开口质疑,于是也就没有说什么。

  武则天平静地旁听完了两人之间的对话,这才开口道:

  “高卿家,你觉得这场战争,会是谁赢?”

  长平闻言,心中不觉有些疑惑。

  大明都已经如此干净利落地拿下平壤之战的胜利了,难道还能有什么意外?

  无独有偶,在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老四,你觉得大明能赢吗?”

  朱高炽忍不住道:

  “皇祖,孙臣觉得大明的胜利应该没有悬念了吧?”

  “不。”说话的人是朱棣。

  朱棣此刻表情颇为凝重,开口道:

  “大明还是有可能输的,而且这种可能性还不小!”

  “啊?”朱高炽一脸震惊,“这是为何?”

  朱棣嘴角扯动一下,飞快地报出一串数字。

  “按照五万大明将士来算,每一个人一天粮食是一升五合,则五万人一天应该是七百三十石粮食,一个月所有将士就是两万两千石粮食。”

  “马匹是两万七千匹,一匹马一日要给料豆三升,那么一个月就需要两万四千石料豆。”

  “整支大军每个月就需要四万八千石粮草,也就是一天需要一千六百石粮草。”

  “高炽,你可知道辽西走廊一天最多能运多少石粮食?”

  朱高炽愕然片刻,摇头道:

  “孩儿不知。”

首节 上一节 912/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