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904节

  几秒钟后,另外一条弹幕也跳了出来。

  【汉高祖刘邦:行了老康熙,你那个太祖死鬼又不是金幕观众,你拍马屁他也看不到!】

  【明太祖朱元璋:这努哈尔赤的剃光头和金钱鼠尾辫,真是丑死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呵呵,这是我们满人的传统,你不服不行。哦对了,大清进入中原后,所有汉人都要剃发易服呢。】

  老康熙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顿时让金幕中的历朝皇帝炸锅了。

  【秦始皇嬴政:什么?堂堂华夏宽袍大袖,君子发髻,竟然要被这么丑的光头、老鼠辫子和窄袍子取代?】

  【汉高祖刘邦:老赢,你之前看乾隆视频的时候没注意到吗?】

  【秦始皇嬴政:朕又不是眼瞎!但朕就是想说一句,这发型、这衣服,丑死了!】

  【光武帝刘秀:丑死了!】

  【昭烈帝刘备:丑死了!】

  【宋太祖赵匡胤:丑死了!】

  ……

  一连串的弹幕整齐划一,就三个字。

  丑死了!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一阵哑然。

  片刻后,这位老皇帝突然有些迟疑。

  “胤禛,弘历啊。你们说说,咱们大清是不是应该允许汉人重新梳发髻,穿汉服呢?”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胤禛和弘历顿时面面相觑。

  胤禛试探性地开口。

  “皇阿玛,这剃发易服都几十年了,想必天下汉人也早就习惯了吧?”

  弘历也道:

  “皇祖,咱们大清是以满人为主,怎么能一味的迁就汉人呢?”

  康熙吐出一口气,缓缓道:

  “也行,那朕就再想想。”

  金幕中,努尔哈赤身边还有一名少年,正是他的长子爱新觉罗·褚英。

  褚英有些好奇地用女真语开口问道:

  “阿玛,您不是早就已经颁布了‘七大恨’,跟明朝决裂了吗?”

  “怎么现在咱们还要前来明朝京师朝拜呢?”

  这女真语说话的腔调颇为古怪,不过金幕中有翻译字幕同步出现,故而历朝历代皇帝也都看得懂。

  努尔哈赤微微一笑,同样用女真语回答道:

  “ 褚英啊,七大恨现在只有我们建州人知道。”

  “等哪一天,阿玛我统一了所有女真人,才是七大恨公布天下的时候。”

  少年褚英似懂非懂地点头,随后开口道:

  “那阿玛这一次前来朝见明朝皇帝,是为了什么呢?”

  努尔哈赤微微一笑,双目中闪过一丝精芒。

  “据说明朝的皇帝正准备发倾国之师跟入侵朝鲜的倭军交战。”

  “呵呵,若是此事属实,那明朝在辽东的兵力就会被抽调一空。”

  “我们建州女真统一女真三部的绝佳良机,自然也就出现了!”

  “这一次前来,我就是要亲自确认此事!”

第464章 大明远征困难重重,辽西走廊让秦始皇和刘邦都疑惑了

  皇宫之中,朱翊钧正在批阅奏折。

  他随手拿起一份奏折,接着目光一凝。

  “……臣努尔哈赤麾下精兵四万余,可出兵三万,助朝廷建功立业。”

  朱翊钧目光随即转向一旁的票拟。

  “建州女真自成化犁廷后乃女真三部之中最弱,但努尔哈赤其人野心勃勃,臣以为当提防其部族势力做大,以免重现当年东北女真之乱。”

  朱翊钧哼了一声,嘀咕一句。

  “小小建州女真,还真以为是完颜阿骨打了?”

  “堂堂大明朝廷,集合兵马数十万,还需要这点女真蛮子来坏事?”

  朱翊钧信手提笔,做出批示。

  “汝之意,朕知道了。大明天兵百万,何须相助?女真可遣精锐为大明斥候。”

  【此时的朱翊钧虽然因为国本之争经常不召开朝会,但这并不代表朱翊钧就完全荒废了政务。】

  【事实上,朱翊钧仅仅是把自己和那些动辄就要求立太子的言官、御史以及底层官员隔绝开来,和司礼监、内阁、六科廊之间的联系依旧紧密。】

  【整个大明朝政大权,依然牢牢地掌控在这位三十岁皇帝的手中。】

  【然而,朱翊钧雄心勃勃的计划,很快就遭遇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

  “什么,朝鲜不能供应粮草?”

  朱翊钧听到汇报,大为不满。

  “朕都愿意出二十万大军去朝鲜帮李昖收复国土,这个废物竟然连粮草都供应不上?”

  首辅赵志皋忙道:

  “陛下有所不知,朝鲜如今已经彻底混乱,只有边境的义州还能被其王室掌控。”

  “其余各地之中虽也有诸多反抗军势力,但这些势力多为朝鲜各地义士自发组织,完全不听朝鲜王室之命,更别说是为大军提供粮草了。”

  朱翊钧听得一愣一愣的,过了好一会才忍不住开口道:

  “就他们这种水平,是怎么能立国数百年的?”

  赵志皋干咳一声,道:

  “因为他们愿意臣服大明,而且他们也只有大明一个陆上邻国。”

  朱翊钧一时间无言以对。

  一个废物国家,就因为有着强大、讲究和平的邻国,就能这么摆烂两百年?

  朱翊钧想了想,道:

  “朕要这种藩属国有何用?到时候让李如松他们注意一下,若是朝鲜当真衰弱不堪,就直接吞并了吧。”

  赵志皋怔了一下,道:

  “陛下,朝鲜可是洪武太祖皇帝列出来的不征之国啊。”

  朱翊钧大怒,瞪了一眼赵志皋。

  “不征之国的前提是他们要听话!”

  “倭国不也是不征之国,你看看现在局面都搞成什么样子了。”

  “若不是倭国隔着一片海,朕这一次都要让大军杀过去,把倭国给一起灭了!”

  赵志皋唯唯诺诺,只能连声应是。

  顿了顿,朱翊钧颇为扫兴地开口。

  “那你让兵部和户部合计一下,看看究竟能派出多少兵马,就先派过去!”

  【朱翊钧碰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粮草供应。】

  【想要向朝鲜发兵,最便捷的通道自然就是辽西走廊。】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到这幅地图,突然咦了一声,看了一眼身旁的王离。

  “王离啊,咱们大秦有这条通道?怎么不修建为直道?”

  王离也是一脸疑惑,皱眉道:

  “不对呀陛下,家父当年灭燕国的时候,根本就不存在这条道路。”

  “家父是从蓟都向北,直接翻越燕山,才能进入辽东地区的。”

  扶苏在一旁听着,也是颇为惊讶。

  “难道这条走廊,大秦时期并不存在?”

  西汉世界之中,刘邦哈了一声。

  “什么鬼,辽西走廊?朕平定卢绾叛乱的时候都去过燕国,哪里有这条通道?”

  当时就跟随在刘邦身边作战的吕释之和曹参也是一脸的疑惑。

  吕释之道:

  “陛下当年走的是燕山啊。”

  曹参道:

  “臣没记错的话,这条所谓的辽西走廊,当时应该是一片大海。”

  “对,海边就是山,连沙滩都没有,更别提有什么陆地道路可供通行了。”

  就在秦、汉君臣疑惑的时候,金幕中字幕又继续跳了出来。

  【辽西走廊在秦汉两朝时期并不存在,还是东海的一部分。】

  【伴随着黄河改道,大量淤泥不断冲积,整个渤海的海域面积随之缩小,海岸线开始萎缩。】

  【之后辽西走廊逐渐露出地面,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成为可以通行的道路。】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搞了半天,原来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然而即便如此,到了万历年间,辽西走廊的土质依旧极其松软,是一条充满了滩涂和沼泽的道路。】

  【寻常经商车队经过此地都颇为困难,想要大规模运送军备物资从此处通过,更是艰难重重。】

  【不仅如此,在通过辽西走廊后,前面的辽东平原九成九以上的面积全部都是密林。】

  【通过辽东平原的密林后,还得翻越前方诸多的长白山支脉、主脉。】

  【再然后,渡过了鸭绿江,依旧还是大片山地、平原夹杂,道路难行的区域。】

  【从大明京师前往平壤,上千里的路程看似不远,但在如此艰苦的地形下,几乎和从京师出发征讨大明最南端的交趾无异。】

首节 上一节 904/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