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97节

  本来一年产价值两百万两的矿,朝廷收个五十万两当然是轻轻松松。

  现在一年产量价值都只有六七十万了,再收个五十万两的税,这不是扯犊子吗?

  朱翊钧却并不这么看。

  他信心满满地开口。

  “尔等懂什么?”

  “朕已经让东厂和锦衣卫秘密查探过了,矿税下降的根源并不是因为产量不够,而是有人瞒报产量,私自售卖朝廷矿藏,中饱私囊!”

  赵志皋欲言又止。

  朱翊钧双目一瞪,道:

  “你们若是不让朕多征收矿税,那你们自己来想想办法,把每年这几十万两的窟窿给朕补上!”

  赵志皋默然片刻,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不瞒陛下,其实朝廷如今国库现银还是能支撑几年的,前提是不会再爆发像宁夏之战那样的大规模战争了。”

  朱翊钧哼了一声,道:

  “未雨绸缪,懂吗?”

  “朕可不想万一真出了点什么事的时候,连一点反应都没有!”

  赵志皋正想说大明哪里会有这么多事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闭上了嘴巴。

  赵志皋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陛下,臣以为矿税之事兹事体大,不如先让六部讨论一番,弄个章程出来,再由内阁呈送到宫中?”

  赵志皋这是打算用一个拖字诀。

  以正常的程序,这个章程想要出来,六部没有几个月的扯皮是搞不定的。

  等六部送到了内阁,内阁这边少不得也要争论、商讨一番。

  再从内阁送上去给朱翊钧,一年半载的时间也就过去了。

  到时候的朱翊钧估计都忘了自己交待过这件事情了。

  朱翊钧却不买账,一声冷笑。

  “你们这些官官相护的戏码,朕早就已经看透了!”

  “这一次,朕要用司礼监来负责这件事情,内阁六部就不用管了。”

  “什么?”赵志皋等人闻言,直接傻眼了。

  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据理力争。

  “陛下,这种事情本就该由户部牵头,刑部和工部提供协助,怎么能让司礼监那边直接负责呢?”

  “陛下,之前嘉靖皇帝就用过太监征税,民怨沸腾啊,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旁的几名司礼监大太监闻言,顿时大为不满。

  张鲸冷笑道:

  “说的这是什么话,难道你们内阁是在给陛下做事,我们司礼监就没有给陛下做事了?”

  张诚阴阳怪气地开口道:

  “某些人,真以为帮陛下批个票拟就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

  “不就是收税吗,我们这些太监再不懂事也是要为陛下尽忠做事的,可不会像某些人一样官官相护!”

  【朱翊钧征收矿税的事情,直接引发了内阁和司礼监两大机构的激烈对立。】

  【这件事情由于涉及财政,无论内阁还是司礼监都不愿意让步。】

  【一时间,矿税之事陷入僵局。】

  【还没等朱翊钧解决这件事情,另外一件和大明息息相关的事情又发生了。】

  镜头一转,到了一座让人颇为陌生的城池。

  这座城池中,各种人来人往。

  华夏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看着这座城池中的人,都感觉颇为古怪。

  刘邦忍不住发了一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这是什么玩意,剃个半秃不秃的头,还穿着木屐?】

  【秦始皇嬴政:这种看起来有点像战国时代,但又有点吴越风格的着装,难道是南蛮以南的服装?】

  【昭烈帝刘备:始皇帝,朕的大汉已经征服缅甸了,我很负责的说,这绝对不是南蛮以南的服装。】

  众人议论纷纷中,贞观世界,李世民的表情渐渐古怪。

  【唐太宗李世民:各位,这城池的风格,其实很像朕的大唐。还有这些穿衣服的风格,也很像是大唐的服装进行的改动。朕怀疑,这应该是倭地。】

  【汉高祖刘邦:原来你大唐的服装这么丑?】

  【唐太宗李世民:怎么可能!我的意思是,这些倭人应该是学了大唐的文化之后,嗯,净知道发扬糟粕了,精华是一点都没学到。】

  【宋太祖赵匡胤:朕必须承认,大唐风格的服装就是没有大宋的好看。】

  【明太祖朱元璋:大明服装最好看。】

  【汉武帝刘彻:大汉最好看,谢谢。】

  ……

  【唐太宗李世民:朕的意思是,这应该是倭国!你们的关注点不要这么奇怪!】

  弹幕吵吵嚷嚷中,金幕视频继续播放着。

  【千百年来,倭国对华夏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偏僻的蕞尔小国。】

  【直到唐朝时,倭国派出遣唐使,开始疯狂追随和学习华夏制度,并根据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魔改。】

  【这种魔改的结果,就是倭国事实上直到明朝时期,依旧还是类似周朝的制度。】

  【倭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家族,就如同春秋战国时代的周王一样,只不过是一个吉祥物。】

  【而真正掌控倭国权力,能如同春秋时代霸主般号令天下的人,是“幕府大将军。”】

  【直到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的那一年,倭国依旧是各种诸侯国林立,四分五裂的情况。】

  ----万历元年倭国疆域图。

  金幕中跳出了一条弹幕。

  【宋太祖赵匡胤:朕没记错的话,整个倭国也就我大宋的一个路(省)那么大吧,就这么屁大点地方还能分这么多诸侯出来?】

  【唐太宗李世民:所以大一点的诸侯只有一郡之地,小一点的就是一个县?】

  【秦始皇嬴政:要朕说,大一点的才是县,小一点的就是村!】

  这还真不是华夏历代皇帝看不起倭国。

  要知道华夏皇帝们目光所及之地,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平方公里。

  而倭国三岛加起来呢?

  本州、四国、九州三个大岛再加上附属小岛,面积刚刚好十万平方公里。

  华夏的海南岛面积是三万五千平方公里。

  换言之,这三个岛加起来的陆地面积,正好等于三个海南岛。

  这点面积,能被华夏皇帝们当回事?

  大一统王朝之中,最小的北宋王朝也超过了三百万平方公里,是倭国三岛面积的三十倍!

  像大唐、大明、大清这种巅峰时期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的,是倭国三岛面积总和的一百倍!

  华夏,对于倭国来说,就是一个无比惊人的巨无霸。

  大象凭什么要看得起蝼蚁?

  这就是华夏皇帝们的心态。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男人崛起了。】

  金幕中,出现了一个男人的形象。

  【丰臣秀吉。】

  

  看到丰臣秀吉的瞬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无语了。

  【汉高祖刘邦:要我说啊,这些倭国人长相倒是和咱们华夏人差不太多,但这服装和发型真是一言难尽。这家伙脑门风吹了不怕着凉吗?】

  【秦始皇嬴政:朕现在有点怀疑徐福那个傻子当年是不是就把倭国人误认为是蓬莱仙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能轻易毁伤,还把脑门都剃光了,不成体统!】

  【汉武帝刘彻:不至于,徐福只是单纯的坏,又不是眼瞎。】

  【光武帝刘秀:这脑门后面的狗尾巴是怎么回事?】

  【昭烈帝刘备:可能是当狗习惯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不傻,他们感受到了金幕作者对倭国的某种恶意,故而顺水推舟,各种嘲讽。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丰臣秀吉取代了织田信长后,开始东征西讨。】

  【在万历十九年,丰臣秀吉结束了最后一场国内战争。】

  【至此,整个倭国三岛所有诸侯都臣服于丰臣秀吉,他终于在名义上统一了倭国,并将京畿地区占据为自家土地。】

  

  【丰臣秀吉由此也成为了倭国的一代霸主,被尊称为“第六天魔王”。】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顿时又是一阵吐槽。

  【秦始皇嬴政:不是,朕还以为是像大秦一样统一呢,结果搞了半天,就是成为了类似于战国时代的霸主?】

  【汉高祖刘邦:名义统一全国?这也值得吹嘘一番?这丰臣秀吉搞了半天,实际统治的土地还没有大汉的一个郡大?】

  【宋太祖赵匡胤:笑死朕了,名义统一不就是上表称臣嘛。要是这也算统一,那五代十国里五代的每一代都能算是一个王朝了。】

  一个很少被人注意到的知识点是,五代十国之中占据了中原的五个朝代,每一个都获得了各地“十国”的上表称臣。

  【明太祖朱元璋:华夏是从不承认五代算是大一统朝代的,这些倭国人的脸挺大啊。】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这些倭人,真是井底之蛙!】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其实你们也别不把倭人当回事,这个国家小是小一点,但朕派出舰队征讨过它两次,在两座叫做对马岛和壹岐岛的小岛上失败了,还遭遇了台风呢。】

  【汉高祖刘邦:啥,就这小小国家你也打不过?老忽啊,你这大元能不能行的。】

  ……

  【倭国三岛土地贫瘠,远离大陆,资源稀少,是典型的小国寡民。】

首节 上一节 897/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