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79节

  “父亲,您会好的,会没事的。”

  张居正艰难地笑了笑,抬起头,摸了摸张敬修的脑袋。

  “记住我的话,老夫走后,你……要好好活下去。”

  说完这句话之后,画面渐渐暗淡了下去。

  【万历十年六月十日,张居正被万历授予太师之位,他也由此成为整个大明王朝唯一一个生前获封太师、太傅职位的臣子。】

  【十天后,大明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去世。】

  御书房。

  “张先生去世了……”

  朱翊钧听着这个早就预料到的消息,心情却颇为复杂。

  沉默许久之后,朱翊钧对着面前几位司礼监大太监和内阁大学士们道:

  “明日辍朝。”

  无人反对,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学士申时行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陛下,关于张阁老的谥号,还请圣裁。”

  到了张居正这种级别的重臣,死后都会由皇帝亲自议定一个谥号,作为这名臣子人生的总结。

  这个习惯其实是来源于皇帝,皇帝死后都会有一个谥号,对整个王朝做出特别巨大贡献的皇帝死后还能拥有庙号。

  臣子能获得谥号,其意义就相当于皇帝获得庙号,是代表整个王朝对这名臣子一生功绩的认同。

  朱翊钧表情平静地点头。

  “确实是该给先生一个谥号。”

  “内阁有什么提议吗?”

  申时行忙道:

  “臣等商议过后,认为‘文正’当是最合理的。”

  谥号也有很多种,到大明时期,主要分“美谥”(上等),平谥(中等),恶谥(下等)三种。

  谥号既然是总结一声,那里面的规矩就很多了。

  南北朝之前,臣子的谥号大多就一个字。

  文官的最高级谥号就是“文”,武将的最高级谥号就是“武”。

  从大唐开始,两个字的谥号逐渐成为主流。

  武将的最高谥号,被公认为是“忠武”。

  “忠武”这个谥号第一次出现,在西汉时期被授予匈奴人莎车王延。

  能被西汉朝廷特地发明出来授予一个匈奴人,说明这个谥号最开始其实不算特别好,至少不可能是武将第一的谥号。

  直到后来,有一个人在死后被追谥为“忠武”。

  后世武将从此只认“忠武”二字最高,不认其他谥号。

  这个人,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文官这边的谥号,并非来自众人发自内心的认可,而是来自朝廷册封。

  宋朝宰相司马光经皇帝许可,宣布“文正”为文官所能获得的最高级谥号。

  “文正”这个谥号原本其实叫“文贞”,但因为“贞”字和宋仁宗赵祯的名字同音,为避讳便从“文贞”改成“文正”。

  唐朝时获得“文贞”谥号的,便有大名鼎鼎“以人为镜”的魏征。

  宋朝时获得“文正”谥号的,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故而大明众臣商议之后,认为张居正也应该被授予“文正”。

  听到申时行的话之后,朱翊钧却皱起了眉头。

  单单从表情就能看出来,朱翊钧并不情愿!

  一旁的内阁大学士张四维虽然也姓张,但和张居正的关系反而比较一般,见状心中一动,开口道:

  “张阁老名字里有个‘正’字,文正这个谥号也有一个正字,是否冲突了?”

  “陛下,臣以为或许可以另选一个字。”

  朱翊钧表情立刻就变得放松下来,咳嗽一声道:

  “张卿家言之有理,就以‘文忠’为张先生的谥号吧。”

  朱翊钧话语落下,众人顿时安静。

  过了片刻,申时行有些犹豫地开口。

  “陛下当真要选用文忠吗?”

  “文忠”这个谥号,当然也是上等的美谥。

  但和文官第一的“文正”相比,就显得比较一般了。

  冯保忍不住道:

  “陛下,老奴觉得还是‘文正’最为稳妥。”

  看着冯保的老脸,朱翊钧心中没由来地一阵怒火,脱口而出。

  “就选文忠,此事不必再议!”

  【张居正死后,谥号“文忠”,追赠上柱国。】

  一幕幕画面浮现。

  有年轻的张居正考中进士意气风发;有中年的张居正郁郁不得志游历民间见识百姓疾苦;还有和高拱同坐申明志向的张居正;初入内阁小心翼翼的张居正;终为首辅大刀阔斧改革的张居正;以及最后衰老垂死的张居正。

  一行行字幕同时浮现而出。

  【张居正,是大明两百七十六年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名臣子。】

  【他本有机会支持高拱夺取相权,成为又一个霍光、王莽一般的权臣,却在关键时刻背刺了高拱,终结了自己走向权臣的最好机会。】

  【他虽只是内阁首辅,又说服了李太后和冯保,将朝政大权集于一身,超越了内阁制度本身,获得了和权臣一般无二的权力。】

  【他虽然拥有权臣般的权力,但却从未觊觎过皇位,只是将这份权力用以推行改革,改善民生。】

  【人无完人,张居正也并不是没有缺点。他生活奢靡,家财众多,大量提拔亲信排除异己,一度架空了皇权。】

  【他的改革也被海瑞等人指责为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从根子上改变导致大明衰落和灭亡种种不利因素。】

  【但必须要承认,在嘉靖朝四十五年的混乱后,已经摇摇欲坠,本该在立国两百年之际走向终结的大明,正是由于张居正力挽狂澜,才得以成功再续命七十年。】

  【张居正,当之无愧的明朝第一首辅,亦是明朝第一能臣。】

  大明世界。

  长久的沉默后,朱棣突然暴起,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桌子。

  “文忠?”

  “他娘的,怎么会是文忠?”

  “朱翊钧这个臭小子王八蛋,若是俺碰到他,非把他的尿都攥出来不可!”

第454章 朱棣史无前例硬钢朱元璋,老朱竟然服软了?

  朱棣非常少见的暴怒了。

  这让大殿中的大明君臣都吃了一惊。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喝道:

  “老四,你冷静一点!”

  朱棣怒气冲冲地开口。

  “父皇,你要俺怎么冷静?”

  朱元璋砰一下,拍了桌子。

  ”不就是一个谥号吗,你喊这么大声做什么?”

  “皇帝想要给臣子什么谥号,那是皇帝的自由,难道还不能让皇帝有个人的好恶了?”

  朱高炽在一旁见状,也是吓得缩了一下脑袋。

  对朱高炽来说,无论是爷爷还是老爹,任何一个发火都是很吓人的。

  像今天这种两人怒目对视的情形,那简直就是世界末日啊!

  至于什么劝架的念头……

  开玩笑吧,朱高炽想都不敢想!

  若是在往常,朱元璋这么一瞪眼一拍桌子,朱棣早就慌得躲到柱子后面去了。

  但今天不同。

  朱棣没有任何惧怕,反而还挺直了胸膛。

  “父皇,您平日里的教诲,儿臣都记住了。”

  “所以儿臣今天想要告诉父皇,您在这件事情上,说的不对!”

  朱棣话音落下,在场的大明群臣,下巴差点掉了一地。

  今天这是什么日子?

  大明皇太子朱棣殿下居然站起来了。

  居然敢反驳皇帝陛下了?

  朱元璋也有些意外。

  “哦?那你说来听听。”

  “你若是说得不对,朕踹死你。”

  朱棣身体不由自主地一颤,气势顿时低落不少。

  但马上,朱棣就重新振作起来。

  “父皇,张居正的谥号,是仅仅一个谥号的事情吗?”

  “张居正的所作所为,难道您就没有看在眼里吗?”

  “文正这个谥号,给张居正,是理所当然。”

  “文正不给张居正,并不能说明张居正配不上文正,而是说明大明配不上张居正这种能臣!”

  朱棣声音极其响亮,在大殿中每一个大明臣子的耳边回荡着。

  蓝玉不敢置信地看着朱棣。

首节 上一节 87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