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61节

  张居正一个刚刚上任的内阁首辅,算啥?

  张居正笑了笑,对着面前的四十人道:

  “诸位,本官今日前来,是希望能跟六科进行合作的。”

  “我已经禀明了太后,也得到了司礼监冯保公公的同意。”

  “将来,六科廊应该在国家大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六部的事务进行更强的纠正!”

  六科给事中们闻言,眼睛不由自主地亮了起来。

  “张阁老,此话当真?”一名工科给事中忍不住问道。

  张居正微笑道:

  “绝对当真。太后那边说了,将全面恢复洪武旧制,让六科发挥出原本应有的作用!”

  【六科制度的设计其实颇为精妙,但作为皇帝的直属机构,六科能否发挥作用,则仰仗于皇帝是否支持。】

  【嘉靖皇帝年间,严嵩严世蕃父子得到宠信,六科屡次弹劾封驳都被嘉靖无视,故而也就失去了刚设立时的风光。】

  【张居正利用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全面恢复甚至抬高了六科给事中的地位,和六科廊结成了盟友,利用六科的封驳弹劾权有效地对六部实行了控制。】

  大秦世界中,扶苏看到这里不由心生疑惑。

  “父皇,控制六部居然这么简单?”

  秦始皇坐在往南的御驾上,嘴角带着几分笑意。

  “简单是因为张居正并没有新设机构,而是利用六科这个老机构,称得上名正言顺。”

  “呵呵,此人确实是官场老油条了,深得个中三味啊。”

  扶苏想了想,又道:

  “可六科给事中既然直属皇帝,又为何要配合张居正呢?”

  秦始皇指了指面前金幕,道:

  “答案不是已经说了吗?因为张居正能恢复六科给事中原本的权力。”

  “臣子们为什么愿意听朕的话,是因为朕是大秦皇帝吗?”

  “不,是因为朕能让听话的臣子们获得权力,所以臣子们才愿意听朕的话!”

  扶苏闻言恍然,过了一会之后又道:

  “儿臣还有一个问题,六科给事中只不过是七品官,他们怎么敢和一二品的尚书侍郎作对呢?”

  “张居正难道就不担心六科给事中被尚书侍郎们拉拢吗?”

  秦始皇哈哈地笑了起来。

  “不,谁都可以被尚书侍郎们拉拢,但唯独六科给事中们不会。”

  “因为六科给事中被授予的权力,就是和六部尚书侍郎作对!”

  “任何一个放弃和六部尚书侍郎作对的六科给事中,就是放弃了自己这个官职带来的权力。”

  说到这里,秦始皇意味深长地开口。

  “对一个官员来说,让他放弃自己的权力,比让他去死还难啊!”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咦了一声。

  “这个六科给事中的制度设计,还真是有点意思。”

  在场的三省六部大臣们闻言,脸色都起了不同的变化。

  对六科给事中,他们即便仅仅是听了金幕之中的简单介绍,心中也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忌惮!

  杨勇好奇地开口。

  “父皇,这六科给事中就不怕得罪了六部的尚书侍郎,导致将来的仕途不顺吗?”

  隋文帝哈哈一笑,抚须道:

  “这就是整个六科制度的精妙之处了。”

  “勇儿,你注意到六科给事中和六部尚书侍郎们官职品阶之间的区别了吗?”

  杨勇点头道:

  “六科给事中是七品,六部尚书和侍郎们的品阶虽然金幕没提,但尚书大约是正一品或者从一品,侍郎应该是二品或者从一品。”

  隋文帝点了点头,笑道:

  “能升到一品官或者二品官的人,年纪至少都在五十岁以上,六七十岁的也不罕见。”

  “但七品的官员,年纪一般是在三十岁左右。考虑到六科是皇帝直属,那二十多岁的应该也为数不少。”

  “这个年纪上的差别,就是关键之处了。”

  杨勇似乎明白了什么,仔细品味了一会,道:

  “他们其实是两代人?”

  隋文帝嗯了一声,道:

  “对,两代人。六科给事中更年轻,年轻就是他们的资本!”

  “当那些尚书侍郎们回乡告老的时候,六科给事中还能凭借年轻在政坛上大展拳脚呢。”

  “既如此,六科给事中们为什么还要害怕尚书侍郎们将来的报复呢?”

  杨勇呃了一声,想了想又道:

  “可尚书侍郎们应该都代表着一个个庞大的官僚利益集团才对,就算他们退休,这种利益集团也不是六科给事中能抗衡的吧?”

  隋文帝哈哈大笑起来。

  “勇儿啊,尚书侍郎们有利益集团不假,但六科给事中背后是谁,你忘了吗?”

  “是皇帝!”

  “皇帝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利益集团的代表。”

  “这天底下,哪个臣子会这么不开眼,去招惹皇帝直属,前途无量的年轻人?”

  “真有这种蠢材,也不可能做到尚书侍郎这样的高位!”

  杨勇彻底恍然大悟。

  这一刻,他心中完全理解了六科给事中制度的奥义所在。

  从品阶、年纪、权力乃至皇帝直属的身份,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正是有了这四个要素的集合,六科给事中才能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才能成为大明皇帝用来制衡六部的一大神兵利器!

  隋文帝看着金幕,发出一声感慨。

  “这个朱元璋,明明只是一个泥腿子出身,却能设计出这么精妙的制度,如此通晓官场权力的本质和人性。”

  “也无怪乎,他能成为金幕作者选出的千古大帝之一!”

  杨勇闻言,本想下意识说一句,父皇您也不比朱元璋差。

  但杨勇马上又想到了金幕各个视频,以及历朝皇帝弹幕等各种信息汇总起来的朱元璋形象,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默。

  这位明太祖,从各种意义上来说,确实都是一个逆天级别的人物!

  此时金幕中,已经出现了其他皇帝弹幕的感慨。

  【秦始皇嬴政:这个六科给事中用来制衡六部的想法还是很不错的,或许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制衡军机处。】

  【汉武帝刘彻:朕无需用这个办法,不过确实能给后代的大汉皇帝们一些参考。】

  【汉高祖刘邦:小朱这家伙心思确实是挺细腻的,之前还以为你泥腿子出身设计的国家制度有漏洞呢,现在看来可能是朕有点误会你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到历朝皇帝的夸赞,心中也不免有些自得。

  【唐太宗李世民:所以明太祖留给后代制衡六部的六科给事中,后代皇帝没用,反而启用了宦官?】

  【宋太祖赵匡胤:这视频的关键字不是叛逆吗?朕看大明后代的这些皇帝们一个两个确实都是挺叛逆的,哈哈。】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

  他恶狠狠地盯着朱棣。

  本来朕好好的在历朝皇帝面前出个风头,就因为你!

  逆子!

  朱棣大惊,忙道:

  “父皇,儿臣用的是内阁,可没有用宦官干政!”

  父子两人心有灵犀,同时看向朱高炽。

  朱高炽也慌了,忙道:

  “皇祖,孙臣也没用宦官啊。”

  朱元璋哼了一声。

  “你儿子用了!”

  朱棣大喝道:

  “你孙子让大明第一个权阉王振出现!”

  逆子!

  朱高炽哑口无言,只能连连赔笑不迭。

  心中却打定主意,回去把已经两岁的朱瞻基打一顿。

  逆子!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获得了两位太后的支持,和司礼监首席太监冯保结盟,并得到六科给事中的全力协助后,张居正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大明权势最强大的人。】

  【就连之前几位著名的内阁首辅,如严嵩、张居正的恩师徐阶又或者是他的前任高拱,在掌控的权势上都远不如此时的张居正。】

  【但张居正并没有被巨大的权势冲昏头脑,他依旧有条不紊地推行着考成法这一条变革,让大明所有人都认为他确实仅仅是想要迫使官吏阶层更卖力的工作,为国库获得更多的税收。】

  【一个仅仅是想要弥补国库亏空的内阁首辅,任何人对他的攻讦都是无关痛痒的。】

  【至于在推行考成法的过程中趁机安插自家心腹,更是每一个内阁首辅乃至一方领导都必然会做的事情,更不会有任何人觉得张居正的做法有何稀奇之处。】

  【事实上,即便是对于考成法的实施,张居正也是步步推进,并未急于求成。】

  镜头一转,出现了一个新的年份。

  【万历四年。】

  张居正站在李太后和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面前,非常恭敬地开口。

  “太后,臣认为,是时候正式实行考成法的惩治措施了。”

  正在伏案勤奋写作业的朱翊钧闻言有些好奇地抬头,道:

  “张先生,考成法过去三年竟然都没有惩罚措施的?”

首节 上一节 86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