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6节

  虽然打仗不如世民,但如今的大唐已经一统天下,也不需要打什么仗了,只要防备一下突厥即可。

  李渊脑海中一万个念头翻来覆去,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表情。

  但李元吉已经忍不住了,叫了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不应该是二哥!”

  太子一派的大臣们也纷纷哗然起来,各种反对。

  他们也不傻,看出了李渊的迟疑!

  但另外一边,支持李世民的大臣自然也不甘示弱,开始反驳。

  “千古四帝,尔等知不知道这个评价的分量?”

  “陛下还没开口,尔等急什么?”

  李建成表情非常之难看,心态已经有些炸裂。

  李建成是知道李渊以前对李世民承诺的。

  但李建成一直觉得,那只不过是父皇为了让李世民好好打仗,特意说的谎言。

  但如今看来,难道真的不是谎言?

  李建成看了一眼李渊,心乱如麻。

  父皇,原来一直都偏爱世民,只不过是在等待一个废掉本宫的机会?

  不,不行!

  本宫就算是死,也要死个明白!

  李建成直接站了出来,带着愤怒,对李渊开口。

  “父皇,您能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李渊这下可不能装死了。

  这位大唐开国皇帝,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开口道:

  “建成啊,朕要是说朕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信吗?”

  李建成:“……”

  信你个鬼!

  这父皇,明显就是想要糊弄我!

  李建成咬着牙,开口道:

  “儿臣不明白,儿臣这个太子究竟犯了什么错,让父皇另选他人?”

  李渊被李建成接连质问,心中也大为恼怒。

  “建成,注意你的语气!”

  被李渊狠厉的目光一盯,李建成心中一惊,猛然回过神来。

  这时候可不能得罪父皇,不然岂不是完了?

  但还没等李建成开口,几名宰相已经纷纷开口。

  “陛下,太子乃是大唐将来皇帝,岂能轻易废立?”

  “陛下,秦始皇废扶苏取胡亥,隋文帝废杨勇取杨广,乃有秦、隋二世之灭,还请陛下慎重!”

  大唐朝堂上,大部分的宰相,都是李建成一党。

  只有萧瑀一个是坚决站在李世民一边,另外还有一个裴寂属于两不相帮两不得罪。

  宰相作为群臣的首领,一下子就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传递到李渊这边。

  李渊忍无可忍,一拍龙椅扶手。

  “朕都说了朕不知道!这视频作者说的明显是将来的事情,朕怎么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听着李渊的怒吼,所有人都沉默了。

  也对,只不过是一个唐太宗的名号,一个千古四帝的评价,能得知的信息太少了。

  或许,李建成犯下大错被废了呢?

  又或许,李建成英年早逝,李渊只能选择李世民?

  各种可能性,实在太多。

  裴寂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打起了圆场。

  “诸位,陛下说得确实没错,咱们谁也不可能知道未来的事情会如何发生。”

  “以老夫之见,我们还是先把这个盘点视频看下去,或许就能得知更多的信息,到时再讨论也不急。”

  众人闻言,也觉得只能如此,于是纷纷将目光投向天空金幕。

  但这一次,所有大唐君臣看待这盘点视频,不再是之前那种回忆过去的旁观心态。

  他们都很迫切的想要知道,究竟为什么大唐的皇帝会是李世民?

  究竟为什么,李世民会被列入千古四帝!

  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被突厥始毕可汗狠狠地羞辱了一番之后,杨广只能放弃继续征讨高句丽的计划,领兵返回东都。】

  【然而,此刻的大隋已经处处烽火,即便是杨广大军在路上,也受到了几次起义军的袭击。】

  【而那些粉饰太平的臣子,也没有办法再把一团乱麻的局势压制住了。】

  【杨广大怒之下,诛杀了好几名臣子,然后做出了决定。】

  只见画面之中的杨广坐在龙椅上,沉声道:

  “传令天下,让所有忠于大隋的城池继续固守,朕会派军队帮助他们,消灭所有叛军!”

  “在叛军消灭之前,城外忠于大隋的臣民可以先建设坞堡据,将附近村庄的臣民全部迁移进坞堡之中!”

  听着杨广的话,在场的大隋群臣面面相觑。

  宰相苏威有些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道:

  “陛下,若所有人都迁入坞堡之中,那农耕怎么办?”

  杨广哼了一声,道:

  “要干活的时候再出坞堡干活不就行了?”

  群臣顿时无语。

  这坞堡是必不可能做到一村一个的,只能好几个村建设一处坞堡。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吃喝拉撒住怎么解决?

  而且坞堡和附近村庄必然有远有近,这赶路的路程又怎么解决?

  问题太多了。

  简而言之就一句话,这建设坞堡压根不现实,也解决不了问题。

  【看到杨广犹如暴雨一般阴沉的表情,这些想要劝谏的大臣纷纷闭上了嘴巴,选择了服从。】

  【杨广也确实派出了军队,四处征讨起义军。但此时杨广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起义军虽然屡次被击败,但在获得民众源源不断的支持下,越打越强。】

  【反观隋军方面,由于失了民心,兵源几乎没有补充,导致屡屡获胜之下,隋军反而越来越弱。】

  【在一年多的平叛之后,杨广惊恐的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起义军完全遏制不住了,就连从江都运送物资前来东都洛阳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南方段,也被起义军给掐断。】

  【于是,杨广做出了一个决定。】

  画面中,杨广表情阴沉,缓缓开口。

  “朕意已决,即日起,御驾南巡江都!”

  江都,也就是后世扬州,是大隋江南地区的精华所在。

  群臣闻言,纷纷大惊。

  “陛下,不如返回长安吧,那里才是大隋的根基命脉啊。”

  “陛下,江都偏远,若是御驾迁移,还如何控制中原局势?万万不可啊。”

  【面对着群臣的反对,杨广无动于衷。】

  杨广冷冷道:

  “朕说的话,就是圣旨!所有人立刻开始收拾,随朕南巡!”

  画面一转,是浩浩荡荡的船只,还有几十万大军,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直奔江都。

  只是这一次的杨广南巡,再无之前那般意气风发。

  船队规模虽然依旧庞大,但队伍的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迷茫的表情,看着渐渐远去的洛阳城。

  这一去,还能再回来吗?

  【大业十二年七月,杨广率数十万军队、嫔妃、皇子公主以及群臣,前往江都。】

  【从离开洛阳的这天起,杨广彻底死心了,他不再过问任何国事,每天就知道和嫔妃们饮酒取乐。】

  【杨广还命王世充挑选江淮美女充实后宫,更每日在宫中照镜自怜,对萧皇后道:“朕大好头颅,不知谁人斩之!”】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隋的局势越发恶化,滑下不可逆转的深渊。】

  【大业十三年四月,李密率领瓦岗寨大军开始围攻东都洛阳,吹响了覆灭大隋的号角。】

  【一个月后,大隋太原留守李渊从晋阳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形势的彻底崩坏让杨广身边几十万关中军队无比躁动,大量士兵开始逃亡归乡。】

  【大业十四年三月丙辰日,虎贲郎将元礼等人与直阁裴虔通共谋,撺掇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为首领,攻入宫中。】

  【杨广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

  【杨广死后,萧皇后带着宫人给他收尸,悄悄埋葬。后至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以皇帝礼节重新安葬。】

  【得知杨广死讯后,唐高祖李渊逼迫傀儡杨侑禅让,建立唐朝,追谥杨广为炀皇帝。不久,洛阳权臣王世充逼迫杨侗禅让,隋朝正式灭亡。】

  【各地诸侯的混战变得越发猛烈,最终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的盖世战功帮助下,顺利平定诸侯,将天下重新一统,成为新的王朝。】

  【大唐,这个在历史上和大汉一起被追忆为“汉唐雄风”的华夏最鼎盛王朝,接替了逝去的大隋,走上历史舞台。】

  【杨广的倒行逆施,对大隋造成了空前的浩劫。】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时,大隋进行人口统计,得全国人口约4600万人。】

  【而三十年后的贞观十三年,此刻大唐已经初步进入贞观盛世,全国人口却只有1200万人。】

  【也就是说,在隋末大乱中,有74%的华夏人口消失了,等于每四个华夏人里,就有三个死去!】

  【到了大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时,华夏人口才再度回升到5200万,超过了大业五年。】

  【但此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四十六年的时间。】

  【这场深重的浩劫,归根结底,乃是由杨广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无休止的压榨民众而起。在这些缺点面前,甚至连杨广诸如贪图享乐奢靡无度的缺点,都不算什么大问题了。】

首节 上一节 86/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