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39节

  “亲哥哥死了,他竟然无动于衷,不服丧还饮酒取乐!”

  在场许多大汉臣子也是非常气愤,纷纷声讨刘秀。

  “不当礽子!”

  “不忠不孝!”

  “岂有此理!”

  在这个时代,不孝可是一项大罪。

  刘縯是刘秀的大哥,刘秀又早年丧父。

  长兄如父这个词用在刘秀身上,也算恰当。

  大哥死了,作为弟弟的竟然不服丧?

  这对华夏人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道德污点,是华夏人无法容忍的。

  华夏不信神,但对祖先,对自己血脉的来源是非常崇敬的。

  这种崇敬,是从炎帝、黄帝就已经开始,历经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代代传承至今。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这句古话之中的“祀”,就是祭祀典礼。

  祭祀什么?

  天神?

  不。

  许多国家都会祭祀天神,这的确不假。

  但任何一个国家,在祭祀的时候,都一定会祭祀自己的祖先!

  孝,是刻在华夏人心灵之中的深深印记。

  不孝,就是罪大恶极!

  在众人的汹涌声讨之中,汉武帝的嘴角却缓缓翘了起来。

  “难怪刘秀能成为光武帝,确实也只有他这般心智沉稳之人,才能收拾大汉被王莽弄得一塌糊涂的破旧山河了。”

  群臣闻言,不由愕然。

  刘据不敢置信地看着汉武帝。

  “父皇,您……也赞同刘秀这种不孝之举?”

  汉武帝难掩失望,瞪了刘据一眼。

  “你呀,就是太拘泥于礼法,不懂灵活变通!”

  “朕问你,若是刘秀当真起兵造反,结局会如何?”

  刘据愣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也不懂打仗啊。

  汉武帝看向卫青。

  “卫青,你来说!”

  卫青沉吟片刻,开口道:

  “刘玄毕竟是更始政权的皇帝,诛杀刘縯虽然有些偏颇,但表面上确实过得去。”

  “至于刘秀,不过是刘玄的臣子,一旦造反,恐怕取胜希望极其渺茫。”

  霍去病闻言大为不喜,忍不住反驳道:

  “舅舅你说这句话就不对了,刘秀可是取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呢,难道就不能再上演一次以少胜多?”

  卫青摇了摇头,道:

  “昆阳之战属于是外敌,但刘秀若是起兵反对刘玄,就是内讧了。”

  “刘玄才是更始政权真正的皇帝,在更始政权大部分的心中占据大义。”

  “刘秀反刘玄,就是反对整个更始政权的大义,这种情况下能效忠刘秀的人不可能有多少。”

  霍去病不服气地开口:

  “那刘縯还是更始政权的重臣大司徒呢,刘縯的部下难道不会一呼百应,集合在刘秀麾下吗?”

  卫青哈哈一笑,摇头道:

  “去病啊,官场之上从来都是人走茶凉。刘縯在世的时候,确实可以一呼百应。”

  “但,刘秀不是刘縯,而且刘縯已经死了!”

  “投奔刘秀造刘玄的反,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多,太大了。”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来,刘玄明显只杀了刘縯和刘稷,并没有波及刘縯其他的下属。”

  “在这种情况下,刘縯大部分的下属出于现实的考虑,应该都会选择继续效忠刘玄。”

  霍去病重重地哼了一声,道:

  “真是一群软蛋!”

  卫青微笑不语。

  人,总是现实的!

  汉武帝赞赏地对着卫青点了点头,然后将头转向了刘据。

  “听明白了?”

  “对了,你刚才也看到了,刘秀的二叔刘良还有刘縯的家人,族人等等,眼下都在宛城之中。”

  “只要刘秀敢在外面起兵反对刘玄,那刘玄就会第一时间把宛城之中刘秀这些亲人、族人全部屠杀殆尽!”

  “你现在应该明白,为何朕说刘秀直接回到宛城请罪是上上策了吧?”

  刘据闻言,大为震动。

  过了好几秒,刘据才道:

  “可是,他回到宛城之后却又不给刘縯服丧,这……”

  汉武帝皱眉,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刘据的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吗?”

  “既然已经选择回归宛城,那自然就要演戏演全套!”

  “若是给刘縯服丧,那岂不是等于昭告天下,刘秀迟早都要弄死刘玄,给自家大哥报仇?”

  “不服丧,既能表明刘秀对刘玄的臣服,也是通过这种不孝来进行自污,更进一步地消除刘玄对刘秀的猜忌之心!”

  “能屈能伸,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应该做到的事情!”

  “哼,刘縯但凡能有刘秀这个弟弟一半的政治能力,早就把刘玄玩得死死的了,真是废物一个。”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刘秀站在大殿中,面前是坐在皇位上的刘玄,以及诸多更始政权大臣。

  “……拜刘秀为大汉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刘秀表情激动,对着刘玄深深下拜。

  “臣谢陛下隆恩!”

  刘玄也站了起来,朝着刘秀还了一礼,正色道:

  “文叔,今后朕的大汉江山,还需要你多多出力才是!”

  刘秀斩钉截铁地开口。

  “臣敢不为陛下效死!”

  【刘秀被册封的同时,绿林军北上的先锋军已经攻克了洛阳城。】

  【刘玄于是做出决定,将都城从宛城迁到洛阳,并册封刘秀为行司隶校尉,给刘玄的迁都大军打头阵,前往洛阳整修被赤眉军荼毒过的宫殿。】

  画面中,刘秀看着面前的诸多部下,缓缓开口。

  “赤眉军荼毒洛阳地区过甚,百姓十去其五。”

  “我大汉既然已经光复,就应该废除王莽的诸多旧政。”

  “传令洛阳各地,从今日起,诸多律法、钱币、政务等所有一切,皆恢复大汉旧制!”

  【刘秀尚未进入洛阳,他恢复大汉旧制度的号令已经传遍洛阳各地,立刻就得到了民众们的支持。】

  画面一转,已经是洛阳城外。

  许多当地的官吏、乡老、百姓自发地集结在城门口处,一边等待着更始皇帝刘縯的迁都大军,一边议论纷纷。

  “大汉终于光复了!”

  “王莽那个混账东西,荼毒了咱们大汉这么多年,没想到老夫此生还能再见到大汉重现于天下!”

  在场的许多人说到动情处,不由流下热泪。

  大汉,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就代表着辉煌的过往,代表着过去良好的生活。

  王莽?

  只不过是一个倒行逆施的乱臣贼子罢了。

  如果说当年王莽篡位,是天下万民的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那如今的王莽,就是被所有人唾弃的存在。

  成王败寇这四个字,在众人对待王莽的态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来了,来了!”

  众人一阵骚动。

  东边的官道上,出现了浩浩荡荡的一支大军。

  这正是更始帝刘玄的迁都大军!

  很快,这支大军就来到了众人面前,缓缓进城。

  最前方的,乃是王匡、王凤、陈牧等一众更始政权的大臣。

  他们衣着华贵,一个个头戴冠冕,骑在马上,表情自得,朝着路边的官吏、士人、百姓招手。

  百姓们发出了热烈的欢呼,但洛阳城的官吏和士人们都傻眼了。

  一名老迈的洛阳城官员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看着王匡。

  王匡身上,穿着一件黄绿相间,丝绸所制的华贵衣物。

  但是……

  老官员颤抖地开口:

首节 上一节 83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