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35节

  王匡东征赤眉军时,已经带走了关中一半的兵马。

  王邑出征绿林军,更是将关中剩余的绝大部分兵力都抽调一空。

  田况轻声道:

  “臣已经查过了,如今整个关中最多只有不到三万人马,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兵甲、训练不足。”

  “臣并不是要助长敌人士气,只是连太师、大司空率领的六十万大军都折戟沉沙,咱们这最后的三万兵马能守住关中便已经是上上大吉,又哪里来的实力去征讨绿林、赤眉贼匪?”

  王莽彻底说不出话了。

  便在此时,一名将军冲入大殿之中,面无人色地禀报了一条消息。

  “不好了陛下,函谷关那边刚刚传来的消息,赤眉贼主力二十万人已经抵达函谷关以东,随时都可能发动进攻!”

  “什么?!”王莽身体摇摇欲坠,几乎要当场晕倒过去。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放声大笑。

  “好好好,这个王莽,终于要死了!”

  在场的汉初群臣,脸上纷纷露出笑容。

  萧何正色道:

  “王莽篡汉,罪大恶极,若非他乃是后世之人,臣都想请陛下将此獠凌迟处死!”

  曹参哼了一声,道:

  “若王莽当真在此,臣说不得就要亲自持刀,将他的肉一块块地割下来!”

  陈平微微一笑,道:

  “老曹啊,打仗我是不如你,但若是说到割肉刑讯这一块,你还是得让我来才对。”

  刘邦心情大好,双脚翘起搭在桌面上,道:

  “若是朕所料不差,等王莽一死,接下来应该就是刘秀一统天下了。”

  “嗯,其实王莽这么闹一下也好,天下人就会知道什么狗屁的新王朝,根本就比不上大汉的一根脚趾头!”

  刘盈闻言,表情不由古怪,欲言又止。

  这种大汉被篡的事情,就别再发生了吧?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微微皱眉。

  “诸位爱卿,你们说说,这绿林军和赤眉军,算是泥腿子的军队吗?”

  宰相赵普忙道:

  “陛下刚刚也看到了,赤眉军到处抢劫粮食,根本就是劫匪嘛!”

  杨业也点头道:

  “所谓的起义军,其实不也是祸害当地的老百姓?臣以为,与其称为起义军,倒不如叫做流寇!”

  赵匡胤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开口。

  “可是你们也看到了,这新朝就是被绿林军和赤眉军两支匪军给攻灭的。”

  “若说这两支匪军都是泥腿子的军队,那大宋的将来岂不是……”

  说到这里,赵匡胤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赵普和杨业心中一动,都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

  大宋的国策,就是皇族和士大夫合作,一起压榨最底层的老百姓!

  老百姓虽然起义不断,但没有士大夫的支持,对大宋而言不过是癣疥之疾,无法撼动赵氏皇族的统治和大宋的基业。

  但绿林军和赤眉军作为农民军,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却让赵匡胤有些动摇了。

  要是将来大宋压榨老百姓过度,导致在大宋境内也出现了第二个绿林军或者赤眉军呢?

  赵普表情有些僵硬,干咳一声之后开口道:

  “陛下放心吧,绿林军毕竟是拥有刘秀、刘縯这种前汉的皇族参与其中的。”

  “若没有刘秀,那昆阳之战肯定是新军取胜,绿林军也一定会被镇压!”

  “总之,士大夫和皇族一定是永远站在一起的!”

  赵匡胤看了一眼赵普,没有作声,心中却是另外一番想法。

  没错,大部分的士大夫确实是和皇族站在一起的。

  但难免会有少部分不得志的士大夫会选择站在朝廷的对立面。

  比如说,赤眉军和绿林军。

  又比如说,黄巢……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突然失去了继续开口说话的兴趣。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老皇帝坐在皇位上,注视着面前的金幕,叹了一口气。

  “宽仁,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做到的事情啊。”

  戴着太子冠冕的胤禛点头道:

  “皇阿玛所言极是,这王莽其实也并不是心中没有百姓,他的政策有许多也是为了老百姓着想。”

  “但他识人不明,任用了诸如王业、王邑、王匡这般蠢材,欺上瞒下,最终才导致民怨沸腾,让新朝的基业覆灭。”

  康熙嗯了一声,点头道:

  “谁说不是呢?宽仁是对臣民们足够仁慈,但绝对不是坐在龙椅上好像瞎子一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看不到!”

  “弘历,你觉得呢?”

  坐在一旁的皇孙弘历闻言,表情有些迟疑。

  康熙笑了笑,道:

  “说吧,朕赦你无罪。”

  弘历便道:

  “皇祖父,孙臣在想,王莽其实有一个很大的缺点。”

  康熙有些好奇。

  “什么缺点?”

  弘历正色道:

  “那就是王莽教导出来的读书人太多了!”

  “皇祖父您想,若是刘秀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没读过书,没去过太学,他一辈子也就是一个种地的农民,最多便是一个小小地主罢了。”

  “那样的刘秀,就不可能带着绿林军赢得昆阳之战,那新朝岂不是就能存续更长的时间了吗?”

  康熙闻言,不由愣住。

  “所以你的想法是?”

  弘历轻咳一声,道:

  “孙臣认为,不,是先贤说过的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像刘秀这般喜欢造反的野心家,就是因为懂得太多,所以才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大清若是想要吸取王莽的教训,就应该废止各地的私塾,尽可能地让汉人少读书,少懂一些字。”

  “只要天下的绝大部分汉人都变得驽钝,都不识字不懂文化,那么大清再想要继续御使这些汉人,就轻而易举了。”

  “而且那样,也不会再有刘秀这般人诞生的土壤!”

  弘历越说越是兴奋,说到最后,不由眉飞色舞起来。

第435章 弘历被训斥,刘縯之死让刘邦心态崩了,破口大骂

  听着弘历的话,康熙和胤禛的表情都变得古怪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康熙才道:

  “弘历,这就是你的好主意?”

  弘历正色道:

  “皇祖,难道孙臣这个主意不好吗?”

  康熙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胤禛。

  胤禛会意,立刻站了起来。

  然后,一巴掌甩在了弘历的脸上。

  “愚蠢!”

  弘历被这一巴掌打懵了,捂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胤禛。

  “阿玛,你……”

  胤禛厉声道:

  “父皇都已经说了,要推进满人和汉人之间的融合,要让大清真正变成一个华夏王朝。”

  “你这种时候还想着愚民,还抱着之前的老一套不放,你和视频里面那个蠢材弘历有什么区别?”

  弘历愣了一下,身体顿时瑟瑟发抖了起来。

  祖孙三人并不知道,这在历史上是发生过的事情。

  根据大清河南安阳县县志记载,雍正十年该县尚有私塾六十四家,至乾隆四十二年,该县仅剩一家私塾。

  康熙看着弘历,摇了摇头。

  “弘历啊,你已经跟随在朕身边有一段时间了,怎么脑海之中还是之前那套没用的想法呢?”

  “若是按照你这般做法,大清或许会于你在位时获得一夕安稳,可你的后人又怎么去面对将来西方国家的冲击呢?”

  康熙说到这里,表情变得严厉起来。

  “你说得没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现在的世界,不一样了!”

  “英吉利和罗刹国,还有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人,他们的殖民地都已经逼近到了大清的家门口。”

  “大清若是在这种时候愚民,那大清的科技怎么发展,武器装备怎么进步?”

  “没有科技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进步,将来的大清皇帝们怎么去应对这些外国的进攻?”

  胤禛气愤地指着弘历,怒声道:

  “自大的蠢货!你以为大清就是全世界?你以为自己控制住了大清汉人,爱新觉罗家的统治就能千秋万载?”

  “时代变了,你却还像井底之蛙一般,只把自己头顶的那一点天空看做全部!”

  “滚出去,好好反省一下!”

  弘历落荒而逃。

首节 上一节 835/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