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26节

  刘邦说到这里,心中突然一动,又开口道:

  “也不一定就会输,彭城之战不就是前车之鉴嘛!”

  彭城之战,是楚汉争霸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战。

  当时的形势是项羽刚刚分封诸侯完毕,大家各自回封国就封。

  但刘邦前脚刚到汉中,后脚立刻派韩信玩了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回师平定了项羽分封在关中的三个诸侯,也就是所谓“还定三秦”。

  夺取关中之后,刘邦立刻昭告天下反对项羽的诸侯共主之位,领兵东进直指项羽西楚国都彭城。

  项羽见诸侯作乱,按照先近再远的原则带主力进攻齐国,杀掉反叛的齐王田荣。

  但田荣的弟弟田横继续反抗,把项羽的主力死死拖在了齐国地区。

  刘邦趁势击溃在中原一带听命项羽的河南王、韩王、魏王、殷王,率领五路诸侯一举攻克了兵力空虚的西楚国都彭城。

  此时刘邦麾下共有五十六万兵马,自觉胜利在望。

  没想到项羽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带着三万骑兵昼夜不停地从齐国返回,对彭城汉军发动奇袭。

  这一场大战打下来,刘邦等人的五十万大军被项羽杀得尸横遍野,仓皇逃窜,尸体直接把彭城外的河水都给堵塞了。

  刘邦想到这里,整个人重新变得高兴起来,笑道:

  “项羽当年能以少胜多,今日朕的后代刘秀也一定可以,绝对没有问题!”

  刘恒看着高兴的刘邦,心中也是颇为怪异。

  不是,父皇,您在回忆起自己吃的大败仗时这么高兴,难道就没觉得有哪里不对吗?

  群臣听了刘邦的话,有些不以为然。

  萧何咳嗽一声,道:

  “陛下,刘秀固然出色,但和楚霸王比起来,恐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项羽虽然政治能力不行,但论到打仗的实力,绝对是汉初众人心目中的最强者。

  看了这么多篇金幕视频,要让汉初群臣挑一个最会打仗的,还得是项羽!

  刘秀能成为光武帝,政治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能像项羽一样以少胜多?

  这就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更重要的是,项羽当年麾下可是三万楚军精锐,打的是毫无防备的五十六万联军。

  刘秀麾下才几千起义军,战斗力比项羽不知道要差多少个档次,打的却是有备而来的四十二万新朝精锐。

  这差距……

  周勃默然片刻,瓮声瓮气地开口:

  “陛下,臣还是觉得,若项羽当年的胜利希望有三成的话,刘秀恐怕一成,不,半成也无啊。”

  曹参也点头道:

  “半成胜率可能都说高了。”

  刘邦大怒,喝道:

  “你们懂个屁,朕说能赢就能赢!”

  在这一瞬间,刘邦其实有些动摇,想着要不要发弹幕问一下刘秀,搞个剧透。

  但想想还是算了。

  赢了还好说,输了不是当着历朝历代皇帝的面,狠狠地打刘秀的脸吗?

  人情世故这方面,刘邦玩的可是非常六的。

  至于为啥平时不和臣子们搞这套……

  娘的,都当皇帝了,还和臣子们搞什么人情世故?

  你们这些当大臣的想着怎么巴结朕才对!

  大唐世界之中,李世民哈哈一笑,脸上带着期待的表情。

  “来了,终于来了。”

  群臣同样也是颇为振奋。

  昆阳之战!

  李靖抚须而笑。

  “之前都是在史书上看到记载,如今总算是能亲眼所见光武皇帝的风采了。”

  程咬金有些疑惑,对着一旁的李绩轻声开口。

  “茂公,史书不是只有皇家才有资格看吗,你看过史书?”

  李绩白了一眼程咬金。

  “老子当年和你一起在瓦岗当土匪,这种狗屁出身有资格看史书?”

  程咬金怒道:

  “那药师怎么就能看到?他也不是皇族的。”

  李绩嘿嘿一笑。

  “你懂个锤子,药师出身陇西李氏定著房,那是传承千百年的顶级贵族,五姓七望之一。”

  “皇族?哼哼,我告诉你,大唐皇宫里的藏书,恐怕还不如陇西李氏藏书的一半呢。”

  程咬金闻言,不由震惊。

  书籍就是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

  这一点,越是粗鄙之人,就越有体会。

  哑然半晌后,程咬金摇了摇头。

  “确实还是不能得罪药师这老家伙。”

  大家族之中,当然也有很多混账之人,各种败家子。

  但能从大家族中脱颖而出,代表整个家族站在朝堂上的,那绝对都是一等一的超级变态!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跃跃欲试。

  “来了来了,昆阳之战!”

  不单单是朱棣,在场所有的大明武将,乃至许多文官都露出期待的表情。

  蓝玉感慨道:

  “昆阳之战,绝对是华夏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想到竟然能亲眼见证,这真的是托了金幕的福啊。”

  朱元璋缓缓点头,道:

  “此战可是被许多人认为能排名历朝历代前十的大战,若非是华夏内战,恐怕名次还要更高一些。”

  内战,死的终究都是华夏人。

  外战,才是真正扬眉吐气的时候。

  像长平之战,楚汉争霸乃至即将发生的昆阳之战这些,当然也是精彩绝伦。

  但在朱元璋的心里,比起霍去病封狼居胥,窦宪勒石燕然,终究还是差了一些。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看了一眼朱棣。

  这臭小子,虽然五征蒙古三次无功而返,但毕竟也是足足把瓦剌和鞑靼人暴打了两次嘛。

  朱棣注意到朱元璋的目光,顿时机警起来,忙道:

  “父皇,儿臣最近可是老实得很!”

  朱元璋哼了一声,本想习惯性地训斥朱棣几句,但话到嘴边却变成:

  “嗯,做得不错。”

  朱棣一听,瞬间迷糊了。

  父皇今天居然不骂俺了?

  完了,父皇脑子怕是出了什么毛病吧?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王邑坐在一头大象上,耀武扬威。

  在王邑的身边,各种虎豹之声,此起彼伏。

  王邑得意洋洋,对着身边的王寻、严尤等人开口道:

  “今日,便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

  严尤却没有这么乐观,还是忍不住提醒王邑道:

  “大帅,咱们还是得提防宛城那边来的叛军主力啊。”

  王邑脸色一沉,不耐烦道:

  “知道了,就你废话多!”

  王寻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开口:

  “兄长,弟倒是觉得严将军的话是有些道理的,不如弟率领一部分兵马在城外防备,兄长你领兵先攻杀昆阳之敌?”

  王邑王寻虽然都姓王,都是王莽的堂兄弟,但两人还是亲疏有别。

  王邑的父亲是王商,属于王莽的嫡亲叔父,也曾经出任过汉朝大司马,对王莽多有照顾,还上奏章说希望能分一半封地给王莽。

  有这层关系,王莽自然更加信任王邑。

  王邑听完王寻的话之后,有些迟疑。

  毕竟是堂兄弟,官职也相当,不可能像严尤那样直接无视。

  思考一会之后,王邑对着王寻开口道:

  “这样吧,咱们两人领兵十万去消灭眼前昆阳城中的这支敌军。”

  “剩余的三十万兵马就原地不动,准备迎击来自宛城的敌军主力。”

  王寻一听,觉得这个安排很不错。

  宛城那边的敌军主力,撑死也就十万。

  用三十万兵马来防备,绰绰有余。

  正面战争这边,自家十万大军打对面的几千人,更是手拿把掐。

  两面战场都是大优,完全看不到任何失败的点!

  王寻便道:

首节 上一节 826/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