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1节

  【于是乎,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杨广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打算在明年,也就是大业十年,三征高句丽!】

  大秦世界之中,刚教育了一顿扶苏,正在喝水的秦始皇,噗一下,直接喷了出来。

第55章 三征高句丽无疾而终,起义烽火遍地!

  “这个杨广,真是没脑子了?”

  秦始皇此刻也是忍不住,第一次翻了一个白眼。

  完了,朕的帝王威严!

  秦始皇暗自懊悔,但马上又回过神来。

  有冕旒垂在面前,这个距离,大臣们应该是看不见的。

  秦始皇不觉松了一口气。

  好在这个时候的大秦群臣,同样也是处于震惊之中,并没有注意到秦始皇的小小失态。

  或许也有人注意到了,但不敢开口。

  扶苏同样也是震惊不已,开口道:

  “大隋已经连续两年发动了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兵马进攻高句丽并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杨广居然还想要连续第三年进攻高句丽?他疯了吧。”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然道:

  “他应该确实是疯了。”

  “当年李信攻楚失败,朕心中同样是怒火万丈,依旧等待了两年时间,才派出王翦再次攻楚。”

  “可现在,杨广竟在两次失败的情况下,毫不停歇的三度征讨高句丽。”

  “朕觉得,这已经不是一个脑子正常的皇帝能做出来的想法了。”

  视频之中,大隋宰相苏威也是傻眼了,忍不住劝说道:

  “陛下,老臣觉得,应该暂时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等过个一两年,再灭亡高句丽不迟。”

  其他大臣们,同样是纷纷劝说。

  他们并不是惧怕高句丽,实在是被杨广之前两次征讨高句丽的各种骚操作搞怕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只要是个人就能看出来,大隋内部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整个关东都被起义军搞得乱成一锅粥,不少地方上的州县都被起义军占领。

  这种情况下,当皇帝的不想着怎么去平定这些起义和叛乱,反而还要召集几十万大军去打高句丽?

  这不是扯淡吗!

  这些隋朝大臣又不敢把这些实情说出来,因为说出来杨广也不信,还会丢了脑袋!

  杨广看着一片反对之声,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你们的意思朕不知道?无非就是说天下百姓起事不断!但朕看来,那都是癣疥之疾。”

  “若是反贼当真有那么严重,为何之前朕两次征讨高句丽,都没有碰到所谓的反贼?”

  听着杨广疾言厉色的质问,众臣也是无语。

  你皇帝坐拥几十万大军的保护,起义军如今规模最大的也就是一万人上下,哪个起义军的首领会不开眼到跑来和大隋主力决战?

  杨广却不这么想,见众臣哑口无言,于是就大手一挥。

  “行了,朕知道你们担心,但朕也有朕的道理。”

  “只要灭了高句丽,将其资源财富全部掠夺,咱们大隋之前亏出去的东西自然就全部弥补回来了。”

  “到时候,朕再分一点给下面那些闹事的百姓,他们自然就会安稳。”

  “尔等也别在这里废话了,好好执行朕的旨意就是!”

  【在杨广的坚持下,群臣无奈,只能选择同意。】

  【于是在大业十年春天,杨广连续第三年,发动了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直接瘫在了龙椅上。

  “这个杨广,脑子是真拎不清啊。朕都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呢?”

  “这个隋文帝,怎么连这么蠢的儿子都能生出来呢?”

  刘邦这下子也算是心服口服了。

  自家太子刘盈,虽然看起来笨了一点。

  但要是和杨广一比,简直就是人中龙凤!

  萧何曹参等人,一下子也说不出话来了。

  无话可说!

  能说的,都是骂人的话。

  在这种正式场合骂人,也不合适。

  毕竟大家都要脸,又不是陛下这种性格。

  萧何叹了一口气道:

  “臣觉得,咱们黄老的垂拱而治还是很好的。”

  “大臣们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政绩压力,不说把天下治理得富庶丰饶,起码也要让天下不出乱子。”

  “杨广这样的皇帝,满脑子都是功业,视天下百姓疾苦如无物,反而会搞出打乱子。”

  曹参也点头道:

  “陛下高高在上,垂拱而治,反而更容易体察到民间疾苦。”

  “如咱们陛下这般圣明,是杨广怎么也比不上的。”

  刘邦哼了一声。

  “你们这两个家伙,无非就是想要给朕戴高帽子,朕不吃你们这一套!”

  话是这么说,但刘邦的脸上,还是流露出了非常愉快的表情。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黄老学派这些大臣,既是老乡,能力也出众,又会拍马屁。

  这就很好嘛!

  反观那些儒生,天天上来就是“孔子曰”“孟子曰”“荀子曰”……

  曰你个头!

  长篇废话那么多,好像你们是朕的老子似的,就别怪朕拿你们的儒冠来当尿壶!

  刘邦愉快地想着,心中又有些迟疑。

  本来觉得刘盈不太行,将来开拓力可能不够,打不了匈奴。

  可现在一看,刘盈若是能当个守成之君,似乎也还不错?

  总比杨广这种天天就知道瞎折腾,把国家都要折腾散了的强吧。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不由扶额。

  “这个杨广,还真是一根筋啊。”

  宋弘也是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才道:

  “臣如今很庆幸,是在陛下麾下做事。若是在杨广麾下做事,臣除了挂冠而去,没有其他选择。”

  邓禹也道:

  “良禽择木而栖。杨广这般皇帝,如同朽木一般,真真不可雕也!”

  耿弇面无表情地开口。

  “若臣在杨广麾下做事,恐怕也要和那杨玄感一般起兵造反了。”

  刘秀叹了一口气,看向一旁的太子刘庄。

  “庄儿,你看到了?将来你要以杨广为戒!”

  年轻的刘庄是刚刚被叫来大殿不久的,只看了杨广这一段视频。

  刘庄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父皇,儿臣觉得,匈奴还是要剿灭的。”

  “但儿臣将来若是一战不成,一定会与民休养生息,至少五年后,再行讨伐匈奴!”

  刘秀嗯了一声,点头道:

  “如此甚好。”

  西汉的汉武帝,虽然打垮了匈奴,但由于西汉末年的大乱,匈奴已经有了再度崛起的迹象。

  东汉自然也是要打匈奴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刘秀想了想,又忍不住说道:

  “匈奴、高句丽这般外敌,固然是非常碍眼的。但归根结底,大汉皇帝一定得先解决大汉内部的问题。”

  “只要大汉的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他们就会渴望功业,会主动支持朝廷发动对外战争。”

  “到那时候,大汉上下一心,焉有不胜的道理?”

  大汉,从来都不是一个怯懦的王朝。

  该打仗,那就打!

  可打仗,也讲究一个方式。

  刘秀这辈子,身经百战,何曾怕过?

  像杨广这种,穷兵黩武,连大隋内部的危机都视若无睹的打仗方式,就是找死!

  大唐世界之中,李世民忍不住开口了。

  “父皇,当年的隋炀帝,当真如此愚蠢?”

  李建成也有些疑惑。

  “总感觉隋炀帝的智力,不至于如此低下吧?”

  李渊抚摸着胡须,似乎进入了某种回忆之中。

  过了好一会,李渊才缓缓道:

  “其实杨广还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不然如何能斗倒太子杨勇?”

  “但杨广太自大了,他当了皇帝,就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反对意见,把那些反对的臣子要么杀了要么免官流放。”

  “久而久之,杨广身边就只剩下一群拍马屁的应声虫,杨广能听到的只会是他想听到的声音。”

首节 上一节 8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