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05节

  刘秀看了一眼大殿中明显也是颇为感慨的邓禹,笑道:

  “是啊,王兄就这么死了。当时从王莽逆贼宫里传出来的说法是王兄去了草原水土不服,误食了一些东西,最终车马劳顿暴病而亡。”

  “呵呵,朕当年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太子刘庄闻言,忍不住插了一句。

  “父皇当年就没想过要调查这件事情吗?”

  刘秀哭笑不得,瞪了刘庄一眼。

  “朕当年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太学生,而且还姓刘,是前朝皇族!”

  “若是当真去调查这种事情,你是嫌朕死得不够快吗?”

  邓禹似乎想起什么,哈哈一笑,道:

  “臣还记得,听到王兄死讯后,陛下您可是担惊受怕了好些天呢。”

  刘秀放声大笑,道:

  “谁说不是呢?好在之后还是平平安安的度过了。”

  “哼,王莽啊王莽,真是又蠢又坏,坏到脚底流脓!”

  说着,刘秀又觉手痒,忍不住用力拍了一下手边的王莽头颅。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匈奴退兵之后,新朝终于腾出手来,陆续将句町、高句丽的军队给击退,让边境得到了短暂的和平。】

  【王莽于是志得意满,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

  画面中,王莽看着面前群臣,沉声道:

  “正所谓,制度定则天下定,朕当锐思于地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道,则天下可大定矣!”

  群臣齐声道:

  “陛下圣明!”

  王莽得意洋洋,开口道:

  “那么就从今日起讲经合道,先从《尚书》开始!”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王莽每次大朝议都和群臣讲经,讨论儒家先贤之道。】

  【王莽还要求大臣们每月提交数篇讲经的心得体会,且必须求新出奇,还要符合新朝的实际。】

  【若是心得体会写得不好,轻则当着群臣的面在朝议上严厉训斥,重则免官流放。】

  【整整花了六年的时间,王莽终于自认为“合道”成功,将自己和群臣的讲经体会编制成册,传阅天下。】

  【在这六年中,大部分的朝臣将精力大量投注于讲经著述之中,真正急需处理的政务很多都被荒废,原本运转极其滞涩的新朝国家机器几乎陷入停摆。】

  【当群臣忙于讲经时,王莽也没有闲着,又先后进行了第三、第四次货币改革。】

  【同时,还推行军队制度改革,废除奴隶制度改革,第二次井田制改革……等等。】

  【这些改革事项繁多,又朝令夕改,往往地方上才刚刚熟悉颁布下来的新制度,朝廷方面又有新的旨意过来,改弦更张。】

  【混乱不堪的国家机器让新朝的朝政进一步崩坏,各种天灾人祸频繁出现。】

  镜头中,明显又成长许多,已经完全是一个成熟青年的刘秀、邓禹、朱佑三人,策马离开京师,朝着东方而去。

  邓禹感慨道:

  “两位仁兄,五年时间不想一晃而过,竟然已经到了我等分别之时。”

  朱佑也叹道:

  “六年前来到长安,本以为完成学业之后就可入朝为官,没想到却只能……唉。”

  刘秀看了一眼朱佑,笑道:

  “朱兄若是不舍得朝廷给你的那份任命,现在回返京师还来得及。”

  朱佑哈哈一笑,摆手正色道:

  “开什么玩笑!过去六年的天灾人祸,都快赶上之前百年的总和了。”

  “这可是……”

  朱佑说到这里,猛然警醒,左顾右盼一番,见四下无人,方才低声开口。

  “……亡国之兆啊!”

  刘秀邓禹闻言,同时点头,脑海中回忆起这几年来在太学求学,陆续听到的消息。

  边兵二十万人,因军粮不足,陆续有超过半数逃亡,大部分落草为寇。

  如今新朝边疆,最让人头疼的已经不是匈奴高句丽那些异族,而是这些落草为寇,打家劫舍的边军!

  五原郡和代郡,更是被荼毒到十室九空,百里无人烟的地步。

  邯郸突发大水,山洪自西而来,将整座城池淹了半个月时间,上万名居住在邯郸城郊的百姓因此而亡。

  全国八个郡突发地震,同时还带着暴雨和大雪,函谷关以东的洛阳一带积雪竟然超过了一丈,就连号称“岁寒三友”的柏树都大量被冻死。

  王莽修建的长平馆西岸突然成片崩塌,流经此地的泾水改道北行,一路冲垮数十个大小村镇,数万百姓受灾,上千人死亡,其余大部分沦为流民。

  天空日全食,黑暗笼罩大地足足小半个时辰,日食时霸城城门突然大火,火烧了几乎半座城池,却又诡异地在太阳重新出现后熄灭。

  征讨西南夷发动了十万新朝大军,一路杀入西南群山之中,却因为毒蛇瘴气瘟疫发作不得不退兵,活着回来的只有两万多残兵败将。

  王骏、李崇领兵征讨西域,却被西域联军击溃,王骏、李崇和新任西域都护但钦都被杀死,西域彻底脱离新朝掌控。

  ……

  凡此种种,若是一条几件也就罢了,但六年中发生了如此密集的天灾人祸,实在是让人头皮发麻。

  刘秀叹了一口气,道:

  “前不久我叔父还来信说,蔡阳县六年之中人口剧减,已经不到之前的五成了。”

  “有时候我都担心,回到蔡阳县后还能不能活命。”

  邓禹哈哈笑了一声,搂住刘秀的肩膀。

  “刘兄若是担心,何不随我去往河北?我邓家在河北好歹也算小有名气,多你一双筷子绝对不是难事!”

  朱佑忙道:

  “刘兄也可去我朱家。朱家虽不如邓家那般势大,但我一定说服我父亲,将我那嫡亲妹妹嫁给你,将来你就是我们朱家人!”

  刘秀瞪了两名好友一眼,呸了一声。

  “我堂堂八尺男儿,是那去别人家乞食的人?”

  “还有,记住我的话,娶妻当娶阴丽华!”

  邓禹和朱佑闻言,同时大笑。

  “好好好,娶你的阴丽华去吧。”

  “刘兄,邓兄,我们山高水长,有缘再会!”

  三人各自骑马,拱手告别。

  【在这个时候,三位太学好友还没有想到,他们将来还会走到一起,重新将一个伟大的王朝再度缔造出来。】

  【刘秀回到蔡阳县没有多久,新朝累积的各项矛盾终于彻底爆发出来。】

  画面中,一名中年妇女表情冷厉,站在众人面前。

  “诸位,我儿吕正,入县衙三年,兢兢业业,从来不敢耽误一事。”

  “就连我儿媳生产之时,我儿都还在县衙替那狗官操持政务,彻夜未归!”

  “那狗官自己贪赃枉法,被有司调查,却将我儿推出去当替死鬼,当场冤杀!”

  “我虽老妇,今日也要散尽家产,还请诸位与我一起杀入县衙,共报此仇!”

  站在这妇人面前的众人,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手里拿着的都是锄头铲子之类的农具。

  闻言齐声怒吼:

  “杀狗官!”

  画面一转,众人已经杀进了县衙之中,锄头铲子一阵乱挥,将赶来阻止的几名衙役围殴而死。

  妇人踹开房门,大踏步冲入房间之中,一脚踩在了一名穿着官袍,正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的大胖子身上,厉声开口。

  “狗官,你冤杀我儿之时,可想过会有今日!”

  大胖子脸色如土,连声哀求。

  “吕氏,不,吕夫人,本官和你儿子的死没有关系,是朝廷那边……”

  妇人压根就没有任何心思听这狗官继续废话下去,直接拔出一把匕首,狠狠地扎了下去。

  鲜血喷溅,一下又一下。

  终于,满身血污的妇人站了起来,看着身后安静的诸多部下,露出一丝笑意。

  “各位,反正我们也活不下去了,那就造反吧。”

  沉默片刻后,众人异口同声,发出怒吼。

  “反!”

  “反了这狗屁新朝!”

  【琅琊郡妇人吕母,为报儿子之仇,聚集百余人进攻海曲县衙,诛杀县令,随后宣布造反。】

  【这次由女子领导的起义,在短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上万民众,声势极其浩大。】

  【吕母之反,也正式掀开了新朝大起义的序幕。各地郡县起义不断,短短数月内竟然达到了上百支之多。】

  【在吕母之反后不久,另外一支改写历史的力量,登上了舞台。】

  画面中,又出现了一大群的流民。

  这些流民一样的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猛一看去,简直如同地狱中爬出的孤魂野鬼一般。

  两名男子,就站在众人的中间,正在高声开口。

  “朝廷无道,天灾人祸不断!”

  “当年陈胜吴广曾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日,我等聚集于此,便是要重现陈胜、吴广之伟业!”

  “若有愿随我起事者,只要有我力子都一口饭吃,就绝对不会饿着大家!”

  “如何?”

  流民们听到了“饭”这个字的时候,许多人的喉结都不由自主地上下滚动了一下。

  一名站着都摇摇欲坠的男子狞笑一声,道:

  “老子连儿子都吃了,就尝一尝朝廷那些大人们的肉又何妨?”

首节 上一节 805/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