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780节

第413章 秦始皇再讲法术势,刘秀见证翟武赵明大起义,王莽要死?

  秦始皇看了扶苏一眼,站了起来,朝着后面而去。

  扶苏赶紧跟上。

  身后的诸多随行大臣对视一眼,非常有默契地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座位。

  蒙毅咳嗽一声,道:

  “诸位,邯郸这几年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也产生了诸多贪污腐败,官商勾结的现象。”

  “许多现象是之前的大秦从未出现过的,我等需要好好总结一下教训,编撰出新的、更严密的律法禀报陛下……”

  邯郸当年是赵国的都城,赵国又是战国后期名副其实、唯一能和秦国掰手腕的超级强国。

  故而,邯郸府衙的后院很大,各种凉亭草木,散发着一种清新的香味。

  秦始皇站住脚步,悠悠地开口。

  “扶苏,还记得朕和你说过的法家三字吗?”

  扶苏忙道:

  “法、术、势。”

  秦始皇点了点头,淡淡道:

  “若是朕猜得不错,蒙毅现在应该已经召集众人,开始讨论立新法,以惩治这几年来大秦出现的经济犯罪。”

  “你觉得有用吗?”

  扶苏沉吟片刻,道:

  “能起到一部分作用,但作用有限。”

  秦始皇追问一句。

  “为何?”

  扶苏正色道:

  “自金幕出现以来,大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许多的社会现象是书籍中从来没有记载过的,对大秦来说属于破天荒头一遭。”

  “法律终究只能起到一个亡羊补牢的效果,只要大秦还在继续发展,将来就一定会出现更多目前法律无法触及到的盲区。”

  秦始皇嗯了一声,点头道:

  “这就是为何法家明明叫做法家,但是在法家三字之中,‘法’字只能作为最低等的原因。”

  “法,永远都只能是亡羊补牢。”

  “那朕再问你,若是一件尚未由法律确认为违反犯罪,但已经在发生,已经对大秦进行损害的事情出现了,这时候应该怎么办才是最好的?”

  扶苏此刻已经明白,这一次是父皇对自己的策问考较,当下也是提起了劲头,非常认真地思考着。

  “儿臣觉得,每当这种新奇的、尚未记载入法律的犯罪出现,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帝王们、官员们的应对。”

  “只要朝廷方面应对得当,就可以做到先将此事解决,再把法律完善,最终严厉执行贯彻,让后来想要犯罪之人无机可乘。”

  秦始皇露出笑意,点头道:

  “没错,那这是什么?”

  扶苏恭敬道:

  “这是法家三字之中的‘术’。”

  秦始皇嗯了一声,继续向前走去,边走边说。

  “所谓的帝王术,归根结底就两种。”

  “第一,御人之术。第二,用人之术。”

  “御人,就是御使臣下,让臣下对帝王忠心耿耿,这是最重要的。”

  扶苏连连点头。

  对皇帝来说,臣子的忠诚自然是最重要的。

  秦始皇继续道:

  “但用人之术,也同样不可或缺。”

  “天下这么大,皇帝一个人不可能处理得了所有政务,必须要有臣子们的协助,才能治理得来。”

  “这时候,帝王的用人之术,就派上用场了。”

  扶苏连连点头。

  “父皇所言极是。”

  秦始皇摘下一朵牡丹,在鼻间嗅了嗅,随手扔掉。

  牡丹落在长廊之外,顺着庭院中蜿蜒的小溪,缓缓流逝。

  秦始皇继续开口:

  “有些人确实很忠诚,但又缺乏足够的能力。”

  “但有些人,有能力,却又没有那么忠诚。”

  “还有一些人,忠诚也有能力也有,却又不够全面。”

  “若是你,你该怎么去安排他们?”

  扶苏闻言,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秦始皇也不着急,就这么站在原地,安静地等待着。

  好一会之后,扶苏才开口道:

  “忠诚但缺乏能力的人,儿臣会把他们安排在身边,负责儿臣的警卫,负责执行儿臣一些重要事项,但不会给他们需要随机应变的那种任务。”

  “有能力但不够忠诚的人,儿臣会给他们安排重任,但也会派出足够忠诚的人对他们进行监督,以防生变。”

  “忠诚有能力也有,却又不够全面的人,儿臣会安排给他们能最大化发挥能力的官职,让他们尽可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秦始皇嗯了一声,点头道:

  “这确实是用人之术的体现。”

  “但问题在于,知人知面不知心。”

  “作为帝王,你麾下位于都城之中能随时见到的臣子成百上千,在全国各地见不到的臣子更是成千上万。”

  “你怎么确定这些臣子们是三种人之中的哪一种,你又怎么确定他们适合什么样的官职,又怎么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监督和激励,怎么确认他们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而不是副作用?”

  “更何况人是会变的,你怎么保证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和老的时候想法一致,能力一致,忠诚一致,作用一致?”

  “人还会死,还会调动、升迁。你怎么保证死了之后的继任者和之前的官员一致,怎么保证调动之后的官员和之前一致,怎么保证升迁之后的官员还能发挥出之前的作用?”

  扶苏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了解一个人,已经是千难万难。

  更何况是全天下成千上万的官吏?

  更何况是不停变化的性格、人心、官职?

  秦始皇看着扶苏,脸上并没有什么责怪的表情,而是继续向前走去。

  一路上秦始皇都没有开口说话,似乎是为了给扶苏留下一些思考的时间。

  过了一会,两人来到一处凉亭之中。

  这凉亭位于池塘旁边,池塘上有荷叶漂浮,水面波纹粼粼,偶尔能见到鱼儿的动静。

  秦始皇坐在凉亭上,示意扶苏就座。

  “所以你应该能明白,帝王权术之道,是永无止境,是不停变化的。”

  “别说是你,就算是朕,也没有办法做到能完美解决刚刚对你提出的那些问题。”

  扶苏心情极为混乱,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

  “那父皇觉得,儿臣将来应该怎么办?”

  秦始皇看着纠结不已的扶苏,脸上罕见的露出了温和的表情,轻声开口:

  “既然术之道千变万化,永无止境,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术的框架中跳出来。”

  “跳出来?”扶苏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

  秦始皇点了点头,抬头向天空望去。

  今日的邯郸,蓝天万里,碧空如洗。

  “跳出术的框架,就来到了‘势’。”

  扶苏道:

  “天下大势?”

  这也是秦始皇教导过扶苏的内容。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然道:

  “法律总有漏洞,权术总有不足,怎么办?”

  “只能跳出来,引领天下大势。”

  “朕问你,如今大秦的天下大势是什么?”

  扶苏思考片刻,道:

  “对外扩张,对内发展经济,对军队升级装备。”

  秦始皇笑着点头。

  “对,这三者说白了,就是让大秦变强。”

  “大秦会越来越强,会越来越大,会越来越富庶。”

  “这是朕引领的天下大势,是……”

  说到这里,秦始皇表情突然变得古怪,嘿嘿地笑了一声。

  “不,应该说是金幕引领的天下大势。”

  “若是没有金幕,朕引领的天下大势,也就只能在灭六国、平百越、逐匈奴之后止步不前了。”

  “金幕给大秦带来最重要的东西,并非是火药火枪,而是通过那一篇篇金幕视频,给朕和大秦指引出了新的道路。”

  “新的天下大势!”

  秦始皇说到这里,清了清嗓子,缓缓道:

  “有了这样的大势去引领,整个大秦所有官员和黔首百姓,都会不自觉地朝这个地方去努力。”

  “符合这种大势的人,就一定能在大势之中如鱼得水,做出旁人做不到的成绩。”

  “不符合这种大势的人,就只能如螳臂当车般,在时代滚滚的浪潮中被淹没。”

首节 上一节 780/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