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771节

  在低头时,王莽的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阴鸷。

  画面一转,王莽坐在安汉公的府邸之中,看着面前甄丰、甄邯、王舜等心腹,哼了一声。

  “太皇太后近来总是喜欢反驳老夫的话,看来她多多少少是有些忌惮老夫了。”

  几名心腹对视一眼。

  王莽的堂弟王舜咳嗽一声,开口道:

  “太皇太后虽然是出身王家人,但她毕竟是刘家的皇后,想法应该还是偏向于刘家为主的。”

  其他几人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甄丰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太皇太后固然会优先照顾安汉公王家这边,但王家要是真的和皇族起了冲突,太皇太后应该还是站在皇族那边。”

  王莽哼了一声,道:

  “皇族?若不是老夫一直以来苦苦支撑,大汉的天下早就已经完了,刘家还能当什么皇族!”

  几名心腹连声称是。

  王舜目光闪动,道:

  “为今之计,还是要利用天下的舆论给太皇太后施加更大的压力。”

  “只要天下民心所向,太皇太后也说不出什么来!”

  王莽嗯了一声,淡淡道:

  “那你们就抓紧去办这件事情吧。”

  很快,在长安城外,一万套崭新的住宅就修建起来。

  许多头戴儒冠,身着儒衫的士人们,欢天喜地的搬入了这些宅子之中,一个个都是满面春风。

  “各位,这可是长安的宅子啊!”

  “都说长安居大不易,没想到如今安汉公一次上奏,竟然就让我等获得了长安的宅子。”

  “我等必须要上奏朝廷,让朝廷表彰安汉公的功德!”

  王舜和王邑站在一旁,听着这些儒生们的话,露出了笑容,低声商议。

  “民心已成!”

  “嗯,是时候推进这件事情了。”

  【元始四年,四十八万民众,再加上诸侯、王公、宗室上奏,请求加封王莽,以表彰王莽治理大汉的功绩。】

  【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王莽又派出八名“风俗使者”到天下各地考察。】

  画面中,出现了一座城邑。

  【大汉南阳郡,蔡阳县。】

  一列车队,浩浩荡荡地进入蔡阳县城之中,引来无数人的瞩目。

  许多少年孩童好奇地站在道路两旁,看着这前呼后拥的景象,议论纷纷。

  “这是朝廷来的大人吗?”

  “好威风啊,你们看那匹马,好高大啊。”

  一名七岁的少年坐在墙壁上,笑嘻嘻地对着身旁几名同龄人开口道:

  “我要是能骑上这样的马,以后你们都是我的臣子!”

  其他几名同龄人闻言,顿时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又不是只有你姓刘,我也姓刘,凭什么你是皇帝我是臣子?”

  “就是,我当皇帝,你们当臣子,你们快给我磕头!”

  就在众孩童笑闹的时候,后面走来一名十来岁的少年,喝斥道:

  “一个个都爬墙做什么,活得不耐烦了?”

  “给我滚下来,不然等会去告诉叔伯们,看他们不抽死你!”

  孩童们大惊,纷纷从墙壁上跳下来,一哄而散。

  最先开口的那名七岁男童也在仓皇奔逃,冷不防却被少年两步赶上按住,一只手捏住耳朵将他提了起来。

  “哎哟,大哥快停下,痛痛痛,痛死了!”

  听着男童的惨叫,少年无动于衷,冷笑道:

  “刘秀,你这臭小子行啊,都敢爬墙了!”

  在少年和孩童的旁边,浮现出两个名字。

  【刘縯,字伯升。】

  【刘秀,字文叔。】

  刘縯用力揪着刘秀的耳朵,直到揪得通红,才恶狠狠地问道:

  “下次还敢不敢爬墙?”

  “不敢了,绝对不敢了!”刘秀大叫道。

  刘縯哼了一声,松开了手。

  “滚回去吃饭,等会娘又要生气了!”

  刘秀不敢说话,亦步亦趋地跟着刘縯。

  毕竟是孩童心性,很快刘秀就嘿嘿地笑了起来。

  “大哥,你没看到刚刚那朝廷的大人,是真的好神气!”

  “你说,将来咱们也能这么神气吗?”

  刘縯白了一眼刘秀,道:

  “咱们?你睡一觉,梦里啥都有。”

  刘秀颇为不服气地开口:

  “咱们好歹也是皇族,是正经的高祖皇帝后代。”

  刘縯哈哈一笑,道:

  “高祖皇帝后代天下没有一百万也有五十万,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好好学习,以后能考上太学,若是能侥幸得一个关内侯,不,乡侯的爵位,都是咱们这一脉祖坟冒青烟了!”

  刘秀闻言,小脸顿时有些发苦。

  但他很快就振作起来,笑道:

  “没事,以后大哥当关内侯,我当县侯,娘知道了肯定老高兴了!”

  刘縯无奈地摇了摇头。

  夕阳下,少年沉稳迈步,男孩蹦蹦跳跳,浑身洒满金光,朝着不远处的家中而去。

  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呼唤。

  “縯儿,秀儿,快回来吃饭,菜都要凉了!”

  看到这里,东汉世界之中,大殿有些安静。

  刘秀看着金幕中的刘縯,脸上表情满是怀念,轻声自语。

  “大哥……”

  说话时,刘秀不自觉地加重了手中的力道。

  在刘秀手中那颗王莽的头颅,表情随之变得扭曲,颇为狰狞。

  太子刘庄表情肃然,面带好奇地看着金幕中的刘縯。

  这位英年早逝的伯父,对东汉王朝来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奇人物。

  过了片刻,刘秀叹息一声。

  “没想到金幕还能让朕看到大哥的音容笑貌,真好,真好啊。”

  宋弘咳嗽一声,安慰道:

  “陛下节哀,若是没有令兄的贡献,天下万民恐怕还要遭受更多的苦难。”

  邓禹也道:

  “是啊陛下,令兄对大汉乃至整个华夏,都是有大功劳的。”

  在群臣的宽慰声中,刘秀点了点头,并没有开口说话。

  他的心绪已经回到了七岁的那个夏天。

  无忧无虑,跟随在大哥刘縯的身后,亦步亦趋。

  那时候,世界对小刘秀来说充满了未知和好奇。

  那时候,天塌下来了小刘秀也不慌。

  虽然爹刚刚去世了,但还有大哥在!

  蔡阳县衙之中。

  蔡阳令毕恭毕敬,让人搬来了一个箱子,对着面前的“风俗使者”孔厚赔笑道:

  “孔大人,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孔厚扬了扬下巴,示意一旁的随从打开箱子。

  黄澄澄的光芒,立刻就从里面露了出来。

  孔厚注视着箱子,没有多少欣喜的表情,反而脸色一沉。

  “怎么都是铜钱?”

  铜钱和金子一样,发出的都是黄光。

  但光芒虽然一样,价值可是天差地别。

  听着孔厚的质问,蔡阳令苦着脸,开口道:

  “不瞒使者大人,前些年黄河淮河都发了大水,蔡阳这边也被波及到了。”

  “再加上长安那边要给学子修建官舍,蔡阳这边又上交了一笔给国库。”

  “如今蔡阳府库之中就只剩下这么一点了,还请大人海涵则个。”

  孔厚勃然大怒,对着蔡阳令喝道:

  “你这小子,别不知好歹!”

  “其他郡县也不是没有受灾的,人家怎么就能交够份子?”

  “这份子可是要给到安汉公那边去的,你蔡阳县要是交不够的话,到时候你自己去和安汉公解释!”

  被孔厚这么一番大骂,蔡阳令额头汗珠滚滚,忙道:

首节 上一节 77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