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732节

  “王莽狼子野心,元帝之后的史书多被篡改。”

  “朕那时候还一文不名,你说朕怎么会知道这些朝廷秘史?”

  “你且继续说,和朕所知相互印证便是。”

  宋弘无奈,只能继续说了下去。

  汉成帝刘骜登基之后,王莽的姑母王政君也就成为了大汉的皇太后。

  至此,母子两人的地位算是稳固了。

  投桃报李,汉成帝登基的第一份旨意,就是把王凤这个大舅封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这三个职位,都是大汉极为重量级的职位。

  在王凤之前,只有一个大臣曾经同时获得过这三个职位。

  那个大臣的名字,叫做——霍光!

  霍光的这些职位,是通过不断和政敌斗争,逐步获得。

  王凤的这三个职位,则是通过对汉成帝十几年的护航保驾,得到的奖赏。

  但王凤看似风光无限,却依旧面对着艰难的局面。

  几个庞然大物,矗立在王凤的面前。

  首先,是西汉极为罕见的,掌控大权的宦官石显。

  然后,是丞相匡衡为首的西汉文官集团。

  最后,还有史家、广望王家和徐家三大外戚。

  除了石显之外,文官集团和三大外戚在汉成帝登基之前,都是王凤的盟友。

  但汉成帝登基之后,他们就成为了王凤独掌大权必须要扫除的障碍。

  王凤面对这些敌人,毫不手软。

  先是劝说汉成帝,将石显调离军队。

  等掌控军权之后,立刻一封旨意把石显赶回老家。

  还没等石显回到老家,王凤又派人在路上拦截,直接毒死了石显。

  石显死后,王凤立刻将矛头对准丞相匡衡。

  一个贪污罪,看似只不过小问题。

  王凤却利用自己的心腹,小题大做,将事情搞得满城风雨。

  最终匡衡被群起而攻之,身败名裂,不得不辞官回家养老。

  匡衡的亲信也被王凤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

  除掉石显、匡衡之后,王凤将矛头对准了之前的盟友三大外戚家族。

  三大外戚家族之中,史家族长史丹见机不妙,带着史家所有族人辞去朝中官职,得以功成身退,在封地享受富贵一生。

  但另外两大外戚家族就不同了。

  广望王家,是汉宣帝之母的娘家。

  其族长王商在匡衡倒台之后,成为大汉新任丞相。

  王商想要重整文官集团,以文官集团领袖的身份和王凤这个外戚对抗。

  不曾想,王凤居然来了个不走寻常路。

  王凤命人在朝廷之中大肆传播王商的绯闻,说王章和他爹的小妾有染!

  此事在王凤的暗中助力下,传得沸沸扬扬,导致王商的威望一落千丈。

  最终,王商也被免去丞相的职位,气得吐血而死。

  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但王凤作为巨鹿王家的领袖,对广望王家其他人的打压却是毫不留情,直接让广望王家从此消失在了西汉政坛上。

  王凤的所作所为,终于引发了另外一股大汉朝廷势力的强烈不满。

  这股势力,就是一直保持中立的清流士大夫。

  作为清流士大夫的领袖,出自第三个王家的王章,疯狂上奏章弹劾王凤,揭发王凤的不法事迹。

  汉成帝几乎已经相信了王章的话,准备罢黜王凤。

  关键时刻,王凤再度出手。

  一份莫名其妙出现在王章家中,写满了大逆不道字词的文章,被王凤派人当场查获,交给了汉成帝。

  汉成帝见状大怒,让廷尉审讯王章,调查此案真相。

  但说来也巧,时任廷尉是王凤的心腹!

  于是,清流领袖王章就在狱中“含羞自尽”。

  至此,王凤终于扫除了所有的政敌。

  整个大汉朝廷之中,再没有任何人敢和王凤唱反调。

  大汉绝大部分郡守、刺史、将军,都出自王凤门下。

  王凤此时基本架空了他的侄子汉成帝刘骜,成为了和霍光一模一样的权臣。

  宋弘讲到这里,嘴唇不由有些发干,咳嗽一声,拿起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口。

  刘秀听得入神。

  朝廷之中发生这些大事的时候,刘秀还只不过是小小县城之中,跟着自家大哥刘縯到处撒尿抓鸟的小娃娃。

  见宋弘不讲,刘秀忙催促道:

  “老宋,继续说下去!”

  宋弘放下水杯,嘿嘿一笑。

  “清流领袖王章惨死狱中之后,汉成帝失去了制衡王凤的所有筹码,接下来便是史书有名的那件事了。”

  邓禹听到这里,心中一动,插嘴道:

  “一日封五侯?”

  宋弘点了点头,道:

  “对!”

  王凤独掌大权之后,第一个要做的当然是提拔自家人。

  于是,在这一天,汉成帝下达旨意。

  将王谈封为平阿侯,王商(和之前王凤政敌同名)封为成都侯,王立为弘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为高平侯。

  这五个人,全部都是王凤的弟弟。

  再加上王凤本人,就是一门六侯!

  刘秀若有所思,道:

  “其实不止一门六侯。”

  宋弘笑道:

  “对,因为王凤还有两个弟弟此时已经去世,而他们的儿子又未及冠,无法封侯。”

  “不然,就是一门八侯!”

  刘秀嗯了一声,道:

  “这死去的两个弟弟之中,有一个是王莽的父亲,对吧?”

  宋弘点头道:

  “正是。王莽当时为父、兄守孝,按照大汉制度也无法出仕,不得任官。”

  “故而当王莽还在守孝时,他的伯父、叔父、堂兄弟们都大富大贵,位极人臣,享受无尽欢乐。”

  “而他,只能如金幕之中那般,眼睁睁地看着诸多堂亲享受,自己却和母亲、嫂子、侄子忍受清贫。”

  “哦,说是忍受清贫也不对。应该说……”

  宋弘说到这里,指了指金幕。

  “……金幕之中刚刚播放的,便是这个时候的王莽。”

  “想来,此时的王莽就已经看清了王氏一族下一代无人的问题,决心要不顾一切,成为大伯王凤的接班人了。”

  “他这么做,是在养望!”

  刘秀嗯了一声,道:

  “那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事情,也就有理由了……”

  “朕就说嘛,怎么可能前半生像圣人,后半生却……啧啧。”

  “无非就是后面不装了而已!”

  邓禹听着宋弘的讲述,却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陛下,老宋,你们说,若是王凤能多活一段时间,和霍光一样掌权多年,结果会如何?”

  刘秀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

  “那王莽一定会想办法劝王凤篡位,然后把自己过继给王凤,成为王凤册立的太子。”

  “啊?”耿弇在一旁听得愣住,“还能这样子?”

  刘秀呵呵一笑,淡然道:

  “有何不可?你们难道忘了,那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秦王的?”

  嬴异人,原本只是秦国太子嬴柱一个毫无地位的庶子,死不死都无关紧要,所以被打发到了赵国邯郸去当质子。

  在邯郸经商的大商人吕不韦偶然结识嬴异人,说出了那句千古流传的“奇货可居”,随后一番运作。

  在吕不韦的运作下,嬴异人被过继给了嬴柱的太子正妃,终生没有生育的华阳夫人,成为了嬴柱的嫡长子。

  嬴柱登基之后,理所当然地将嬴异人册封为太子,嬴异人后来又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秦国王位。

  吕不韦在邯郸时,将一个歌姬送给嬴异人暖床。

  后来长平之战爆发,赵括带着四十万赵军被白起坑杀。

  得知消息的吕不韦连夜带着当时还在邯郸的嬴异人跑路回秦国,却把那当时已经怀孕的玩物歌姬丢在邯郸。

  他们刚走没几天,歌姬就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的名字就叫做——嬴政。

  嬴异人,也被后代视为庶子上位的绝佳典范。

  故而,才会被刘秀在此提起。

  邓禹迟疑片刻,道:

  “王凤不是有儿子吗?刚刚在视频之中出现的王襄就是啊。”

首节 上一节 732/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