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88节

  【他于大清而言是一位明君,但于五千年华夏文明而言,则是能排入前三的败家子。】

  【他败的不是大清的基业,败的是整个华夏文明的五千年基业。】

  【盘点视频之乾隆皇帝篇,至此结束。】

  【稍后将对正在观看视频的各条世界线上的华夏王朝进行第二次评分,敬请期待。】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情也是颇为复杂。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淡淡开口。

  “朕还是第一次见到华夏败家子这个称呼。”

  扶苏也是一脸惊讶:

  “是啊,之前的败家子都是王朝败家子,一定要和华夏扯得上关系的,估计也就是一个司马懿,但他也不是主角。”

  大秦的群臣同样也是心情复杂。

  蒙毅道:

  “乾隆所作所为,确实也当得上败家子的称号。”

  “这个和珅的贪腐能力,臣是真的闻所未闻。”

  “两亿两……”

  蒙毅说到这里,一时间竟然找不到词语来形容了。

  大殿中,大秦君臣也是一阵默然。

  两亿两啊……

  这得是大秦多少年的财政收入?

  而且还得是纯利润!

  突然,有人前来高声禀报:

  “陛下,蒙恬、王离两位大将率军凯旋,即将抵达咸阳。”

  秦始皇精神一振,立刻开口:

  “快,诸位卿家,随朕去宫门口迎接!”

  咸阳宫大门处,蒙恬、王离两位大将,朝着秦始皇下跪。

  “臣蒙恬/王离幸不辱命,征讨西域/漠北归来!”

  秦始皇哈哈大笑,亲手将两人扶起。

  “两位卿家劳苦功高,朕很高兴,非常的高兴。”

  “走吧,回去告祭宗庙,咱们好好说!”

  蒙恬王离不敢怠慢,很快就将这一次西征和北伐的功绩一一汇报。

  蒙恬先是平定了在河西走廊西段的乌孙,随后穿越西戈壁进入西域,先后征服了西域大大小小二十五个国家,最终在伊犁止步。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秦西征的脚步就只在伊犁停留了,蒙恬还留给了项羽三千兵马,并准许项羽在当地招募不超过七千的士兵。

  这也就意味着,项羽最多能拥有一万兵力!

  这支兵力只要运用得好,同样也能让项羽继续给大秦开疆拓土。

  “项羽……”秦始皇听着蒙恬的汇报,表情也是颇为复杂。

  这可是历史上的楚霸王,如今竟然成为了大秦西征军之中最锋利的箭头。

  很快,秦始皇就爽朗地笑了起来。

  “既然蒙卿家愿意保举项羽,那朕就准奏!”

  大秦的保举制度,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推荐。

  作为项羽的保举人,如果项羽打了败仗,甚至是叛国,那蒙恬也是要背负责任的。

  战国时代大秦名相范睢,就是因为保举的河东郡郡守王稽被做实私通诸侯意图反叛大秦之罪,只能辞去大秦相国的职位,忧惧而终。

  扶苏站在一旁,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父皇真的就一点都不担心那个项羽吗?”

  秦始皇微微一笑。

  “担心固然是担心的,但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朕的大秦如此强盛,就算是那项羽真敢反叛,朕也能随时随地收拾他。”

  秦始皇说完,又将目光转向王离。

  王离赶忙汇报北伐的结果。

  这一次的北伐,王离深入漠北,在之前投降的匈奴向导指引下,一路疯狂追剿匈奴。

  匈奴单于本部、左贤王部、右贤王部,统统都被王离打了一遍。

  总计俘虏了匈奴骑士超过三万人,牛羊牲畜超过一百万头,战马超过十万匹。

  剩余的匈奴部族,要么送来人质对大秦臣服,要么就干脆亡命西逃,离开了东亚大陆的范围,朝着中亚和东欧方向而去。

  王离还在漠北匈奴王庭留下了五千精锐驻扎当地,驱使俘虏建设城池。

  “还请陛下给这座城池定名。”

  秦始皇想了想,笑道:

  “就叫平奴城吧。”

  平奴,平定匈奴!

  这城池的名字简简单单,却蕴含着秦始皇无以伦比的自信。

  从今之后,匈奴将彻底平定,不再是大秦的威胁了。

  这也让秦始皇非常的满意。

  大秦的疆域,如今已然是史无前例的辽阔。

  纵然是历史上那个曾经让秦始皇震惊不已的盛世大唐,秦始皇也有自信心说一句:

  “朕更胜之!”

  汉初世界。

  刘邦翘着二郎腿,听取着面前一名披挂带甲将军的汇报。

  “臣周勃幸不辱命,一路征讨,已然平定西域。”

  “西域都护府按照陛下的指示,就设立在楼兰城中。”

  “还请陛下派驻官员,彻底统治西域。”

  刘邦闻言,心中不由大乐。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在场的汉初群臣,脸上同样也带着笑意。

  萧何忙道:

  “臣这就和曹参陈平碰个头,争取在最快的时间里拟定西域郡县和官员名单。”

  刘邦满意点头:

  “没错,金幕评分马上就要开始了,咱们越快越好!”

  刘恒看着刘邦,心中也是充斥着敬服之情。

  大汉这一次出征,并不仅仅只有刘邦北伐匈奴这一路,还有周勃平定西域的第二路!

  周勃带着两万五千火枪骑兵,一路西进披荆斩棘,终于让西域比历史上提前近百年,纳入了大汉的治下。

  吸取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这一次大汉可不是像历史上一样,仅仅设立一个“西域都护府”进行驻军就完事了。

  按照刘邦和萧何等人之前商讨的方针,西域将会设立若干郡县,由内地派出的流官进行治理。

  将来,西域也要和大汉内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可以预见,不出百年,西域将会彻底被汉文化所同化,成为华夏文明大家庭的新成员。

  刘邦的魄力可不仅仅在于对外扩张。

  在内部,大汉的科举已经举办到了第四届。

  每一届科举大比举办,长安城里都聚集了无数从全国各地而来的读书人。

  而且一届比一届更多!

  各地也因此涌起了学习知识的热潮。

  刘恒这段时间在萧何的丞相府帮忙做事,就曾经做过相关汇总。

  短短几年,大汉境内增加的各种私塾学堂,就将近一千家!

  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单单去年,整个大汉就增加了四百多家学堂!

  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同样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本次将有超过一万名考生来到长安参加科举会试,争夺最终的殿试名额。

  至于最低级的童生院试,全国参加的考生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这在之前的大汉,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现在全部都实现了。

  此外,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刘恒想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抬头,看向殿外的东南方向。

  广陵城。

  在这座城池中,有一座巨大的王宫。

  【吴王宫。】

  这里,是大汉吴王刘濞的封地。

  刘濞年纪四十岁左右,相貌威严,表情极为阴沉。

  “相国,你这是什么意思?”

  在刘濞面前的是一个穿着大汉官服,英气勃勃的年轻男子。

  他就是被刘邦任命为吴国国相刚满两年的大汉臣子,周勃之子,周亚夫!

  周亚夫微微一笑,对着刘濞拱手行礼。

  “大王,陛下从长安那边下达撤销诸侯国的旨意已经过去两年了,您一直都以各种理由拖延不入长安。”

  “长安那边已经传来旨意,还请大王无论如何,今日必须动身!”

  刘濞表情无比阴冷,恶狠狠地开口:

首节 上一节 688/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