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86节

  他想到的是大汉和匈奴之间的和亲。

  之前刘邦和冒顿单于实打实的来了一仗,在白登被冒顿包围了几十天。

  然后就是大汉和匈奴之间的和亲。

  这一次的和亲给大汉带来了多年的和平,也给了大汉休养生息的时间。

  修养多年后,刘邦在不久前亲自率领大军北伐,彻底驱逐了匈奴在漠南的势力。

  还追击到了漠北,将匈奴人杀的七零八落。

  当年的匈奴是多么强横,但现在的匈奴对大汉来说,什么也不是!

  这不就是父皇刚刚说的话中蕴含的道理吗?

  刘恒想到这里,心中不由生起敬佩之情。

  父皇的谋略,实在是太强悍了!

  金幕之中,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

  听着颙琰的疑惑,乾隆皇帝傲然一笑。

  “咱们大清,国土万里,之前打准噶尔、打缅甸的时候,大清的武器确实不占优势,但不也取得了胜利?”

  “你就是把那些个武器看得太重了,不知道真正想要取得胜利,靠的并不是什么武器,而是帝王的谋略!”

  “你将来只要学习到朕的谋略,就足以平定所有不臣。”

  “至于这个英吉利王国……哼哼,他们距离大清万里之遥,纵然兵器上有一些优势又如何?”

  “难道他们还能远跨万里,派出十万百万大军来和大清动武?他们没有这种实力!”

  说着,乾隆皇帝推了推眼镜,悠然开口:

  “在这片亚洲的大地上,大清永远都是无敌的。”

  “英吉利很强不错,但他们距离大清太远,永远都无法成为大清的威胁。”

  “你将来继承了朕的皇位,只需要牢牢地控制大清,看好周围的藩属国,就无需担心外患。”

  “懂了吗?”

  颙琰闻言,心服口服,道:

  “皇阿玛智慧如海,儿臣远远不如。”

  “将来儿臣一定遵照皇阿玛的教诲,好好统治大清,一定不会让英吉利那些搞乱祖宗之法的商贾进入大清境内!”

  乾隆志得意满,笑呵呵地说道:

  “没错,只要按照朕的办法,大清一定能千秋万代!”

  【无比自信的乾隆皇帝,拒绝了马噶尔尼代表英国提出来的所有要求,关上了近代中国和工业革命后西方世界进行交流的大门。】

  【在这个阶段,英国经历过工业革命的腾飞,但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称霸世界。】

  【如果大清能在此时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商业经济,提升国内产业,以大清的体量是可以非常迅速地追赶上去,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之一的。】

  【乾隆皇帝并非不知道世界局势的发展,但他心知社会的发展一定会导致他多年来用文字狱、卖官等手段腐化和禁锢的华夏文明觉醒。】

  【当华夏文明觉醒过来之后,满清朝廷执意打压华夏文明,愚弄百姓的所有手段就必然失效。】

  【乾隆并不是不了解工业革命的好处,恰恰相反,他正是因为太了解工业革命的好处,才选择了完全的闭关锁国。】

  【为的就是让老百姓世世代代的愚昧下去,让华夏文明不断的衰落下去,这样才能让大清的统治千秋万代。】

  【等到几十年后的道光年间,已经是完全体的大英帝国舰队再次来到广州港外,用超出华夏一个时代的强悍武器强行打开大清国门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那时候的大清再想要发奋图强,世界霸主英国已经拥有足够的力量投射到东方,能轻而易举一次次的打断大清学习进步的过程,让大清始终维持在半殖民地的地位。】

  【大清整整一百年的屈辱历史,究其原因,正是乾隆皇帝晚期埋下的祸根。】

  【对于华夏文明而言,乾隆皇帝并非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蠢材,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胚。】

  【这种坏并非毫无缘由,究根结底,乃是因为大清皇族对华夏文明而言,属于异族。】

  【历代大清皇帝对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心中既十分敬畏,又非常恐惧自身被华夏文明所同化。】

  【他们并没有像他们的祖先,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一样选择主动融入华夏,而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华夏文明,用各种手段来掘华夏文明的根,想要让所有华夏人变成驯服的、只会摇尾巴的忠犬。】

  【但他们并不知道,大清之所以存在,占据国家绝大多数的汉人才是基础,华夏文明才是大清真正的底色。】

  【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是任何异族都无法打压和消灭的,满清皇族选择了压制华夏文明,就是选择了让自己统治的大清变得越来越落后和愚昧。】

  【更具讽刺色彩的是,无论满清皇帝们如何打压华夏文明,满族人最终还是融入了华夏,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现代华夏大家庭一份子。】

  【而满清皇族,在经历了一百年被异族入侵、割地赔款的耻辱之后,变成了历史的尘埃。】

  【他们的这些恶行,纵然被许多掌控权力的八旗后人竭力掩盖和美化,却依旧被史书所记载,永远被华夏后人所知。】

  【历朝皇帝,多亡于昏君。昏君者,蠢也。】

  【大清王朝历代皇帝,几乎没有一个是昏君,但大清给华夏带来的耻辱却远超之前所有朝代。】

  【何也?只因大清皇帝们不蠢,他们是单纯的坏!】

  【大清,也是华夏历朝之中,唯一一个因“坏”而灭亡的王朝。】

  【制作本视频,也是希望历代华夏皇帝以此为鉴,不要因为自己的坏,而成为被后人代代唾骂的昏君。】

  画面一转,已经是乾清宫大殿之中。

  和珅站在御阶上,高声宣读圣旨:

  “朕先皇祖康熙大帝,执政六十年。”

  “朕至今载,亦执政六十年。”

  “为表对先皇祖之敬意,以皇太子颙琰处理政务,明岁改元‘嘉庆’。”

  文武百官闻言,立刻俯身下跪,大礼参拜。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执政了六十年之后,乾隆皇帝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皇位禅让给了皇太子颙琰。】

  【翌年,颙琰正式登基成为皇帝,是为嘉庆皇帝,乾隆皇帝则被尊为太上皇。】

  【但嘉靖虽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的治国权力依旧在乾隆皇帝的手中。】

  【直到四年后,乾隆皇帝终于驾崩,嘉庆皇帝才得以亲政,掌控了大清王朝的最高权力。】

  【即便是在乾隆皇帝死后,他依旧给大清留下了一颗大雷。】

  画面中,一名样貌俊美的中年大臣浮现。

  【这颗大雷,就是乾隆皇帝晚期的宠臣,钮钴禄·和珅。】

  和珅紧走几步,毕恭毕敬地对着嘉庆皇帝行礼。

  “陛下,太上皇的葬礼都已经安排好了。”

  嘉庆平淡地看了一眼和珅,道:

  “好,你下去吧。”

  和珅迟疑片刻,轻声开口道:

  “陛下,钮钴禄氏为庆贺陛下亲政,献上江南二十座园林为贺礼。”

  嘉庆皱起眉头,看了和珅一会,冷冷道:

  “朕让你退下,你没听到吗?”

  和珅擦了擦汗水,只能退了下去。

  片刻之后,另外一名大臣走了进来。

  “臣刘墉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庆摆了摆手,淡淡道:

  “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

  “刘墉啊,你多次弹劾和珅,想来手中定然有他的罪状了?”

  刘墉忙道:

  “回陛下的话,臣都带来了。”

  说着,刘墉从自己的袖子里拿出了厚厚一本书册,毕恭毕敬地放在了嘉庆的面前。

  嘉庆看着这本书册的厚度竟如同握起的拳头一般,也不由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这里都是和珅的罪状?”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嘉庆定了定神,开始翻阅这本书册。

  “……担任《四库全书》总裁后,利用职权排除异己,大量曾经弹劾过和珅的文人被罗织罪名,以‘出版反书、反词’的名义被抓,构陷许多文字狱,残害大清忠良。”

  “……掌管翰林院,获得批阅科举试卷大权时,肆意贪污受贿。凡不贿赂和珅者必不能通过科举,公然声称‘价高者得’,导致多年以来七成进士皆是贿赂出身,毫无实际才能,败坏朝纲。”

  “……诬陷大臣阿桂之子阿迪斯,导致大清朝中近半武官被连坐责罚,大清精明强悍之武将被贬斥殆尽,军队治理混乱。”

  “……镇压甘肃苏四十三叛乱不力,导致叛乱蔓延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大清西北由此糜烂。”

  “……以军机大臣身份查办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受贿案,徇私废公,为其人开罪,原本斩首之罪,最后仅降三级留用。”

  “……胁迫大清富商,必须要向和珅缴纳安家费用,每家从十万两到五十万两不等。浙江曾氏家族因不缴纳安家费,全家老小一夜之间被屠戮殆尽。和珅以军机大臣之权强压江浙总督,此案三日内以匪徒劫掠办结。”

  “……误导先皇,以《四库全书》存在错漏为由,大肆罗织文字狱,让数以万计大清士子家破人亡,家财大多被和珅及其党羽贪污。”

  “……因和曹氏有旧,刻意保留禁书《红楼梦》,此书妄议朝政影射大清皇族,本该销毁却被和珅放过。”

  “……创立‘议罪银’制度,凡官员贪赃枉法被揭发,只需上交议罪银便可免罪,一年议罪银收入超过千万两,使诸多贪官盘踞官场迟迟不被惩治,民怨沸腾。”

  “……身为领班军机大臣,率先贪赃枉法败坏朝纲,导致大清各处农民叛乱不断,更引发白莲教等大型叛乱,和珅难辞其咎。”

  “……臣等大胆揣测,和珅本人身家,粗略估计当有现银五千万两以上,各种珍玩器具加起来当在过亿两白银。”

  看到这里,嘉庆的脸颊忍不住跳了一下。

  “过亿两白银?”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全部都震惊了。

  刘邦差点喷了出来,飞速地发了一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过亿两白银,朕没有听错吧?】

  【秦始皇嬴政:你老眼昏花可能会听错,但朕绝对是不会听错的,就是过亿两白银。】

  【汉武帝刘彻:疯了吧,朕搜刮天下这么多年,国库里从来都没有过这么多钱。】

  【光武帝刘秀:朕这辈子国库的进账加起来恐怕都没办法有这个数字。】

  一时间,各种朝代的皇帝们疯狂地吐槽着。

  银子这种东西,在明朝才取代铜钱成为最流通的货币。

  但在之前的历朝历代,银子一直也都是货币的一种,只不过和金子一样属于稀缺货币,并非是最流通的那种。

  金银铜三种货币,早在大秦之前就是华夏通用了。

首节 上一节 686/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