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61节

  “阿玛,孩儿真的没做这种事情,冤枉、冤枉啊!”

  胤禛双目冒火,怒道:

  “金幕之中播放了那么多部视频,历朝历代的皇帝从来就没人说过这里面的是假的,到了你弘历身上就冤枉你了?”

  “你这个蠢东西,害死了大清这么多的臣子和将士,消耗了大清如此之多的国力,我都不知道你的脑子究竟是人脑子还是猪脑子!”

  自从胤禩被囚禁之后,户部就已经交给了胤禛代管。

  以胤禛的性格,上来第一件事就是控制支出。

  这种控制支出的严厉程度,甚至到了户部官员们都受不了,得上奏折给康熙皇帝喊冤的地步。

  康熙皇帝找来胤禛问话,胤禛也就一句话,硬邦邦地顶回去。

  “儿臣看到这些臣子们浪费国孥,儿臣心疼!”

  四次清缅战争,一次的规模比一次大。

  最后一次更是从全国调兵,还搞出了神威大炮这种超级武器。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国库花钱的数额究竟有多么巨大!

  败家子。

  简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

  弘历打了败仗,也就算了。

  但是这种程度的败家,那真的是让胤禛完全无法忍受。

  一旁的八皇子胤禩面带笑容地看着热闹,还不忘插了一句嘴。

  “太子,您若是想要教育儿子,带弘历回东宫慢慢教育就是了。”

  “这里可是乾清宫,父皇还要和奴才臣子们商议大事呢。”

  胤禛被胤禩这句话堵得说不出话来,恨恨地瞪了弘历一眼。

  等散朝了,有你小子好看的!

  弘历当然注意到了胤禛的眼神,额头汗水不停滴落。

  这位少年皇孙心中暗下决心,明天去东宫的请安,怎么也得想个办法逃掉!

  康熙微微眯起眼睛,看到这里,平静地开口:

  “好了老四,弘历现在还只是个孩子,有什么错误都可以慢慢教育,他还没登上皇位呢!”

  “而且,和缅甸的战争,不也把缅甸打得元气大伤嘛,问题也不是那么严重。”

  康熙倒是没有太过生气。

  一方面,该生的气,早在前三次战争之中就生完了。

  另一方面,康熙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其实还是有些欣慰的。

  大清的将军,还愿意亲临前线作战。

  大清的士兵,还有王连这样的勇士。

  这说明大清即便是到了几十年后的乾隆时期,依旧还是保有一定的武风。

  想到这里,康熙又叹了一口气,道:

  “但说回来,朕也没想到,堂堂大清天朝上国,竟然会在火器上落后于缅甸人。”

  群臣闻言,表情也是颇为微妙,以及难堪。

  是啊,大清的火器怎么就落后缅甸人了呢?

  带兵多年的十三皇子胤祥咳嗽一声,开口道:

  “皇阿玛所言极是,视频之中咱们大清的将士们已经很努力了,若是咱们也能有缅甸人那样的燧发枪,最多到明瑞那一次应该就能攻破阿瓦城了。”

  群臣之中许多人对胤祥的话表示了赞同。

  “十三阿哥说得太对了,这四次战争中每次大清的火力都被压制,看得揪心啊。”

  “咱们大清勇士在近身白刃战完全碾压缅甸猴子,还是火器导致攻坚战无法成功。”

  康熙皇帝叹了一口气,道:

  “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弄到真正的好火枪,难道真的只能从那套《工业革命》之中想办法了?”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杨坚的表情相当平静,嘴角甚至微微勾勒起来。

  “这个四征缅甸,给朕的感觉真的很熟悉啊。”

  太子杨勇在一旁听着先是有些疑惑,但很快回过神来,道:

  “父皇说的是之前盘点视频里二弟的三征高句丽?”

  隋文帝缓缓点头,道:

  “没错。杨广那个臭小子,和乾隆简直就是一个德行,一样的好大喜功,一样的愚蠢!”

  杨勇沉吟片刻,正色道:

  “二弟纵然有再多不是,但起码还是敢御驾亲征的,这一点比乾隆强多了。”

  隋文帝难得的愣了一会,点头道:

  “也没啥问题。”

  顿了顿,隋文帝又正色道:

  “杨广那个臭小子三征高句丽,把大隋都玩崩了。乾隆看起来好歹心里还是有点数的,再打个一两次,恐怕大清也要重蹈大隋覆辙了。”

  “杨广啊,就是心里没数,蠢材一个!”

  杨勇赶忙应是。

  能帮杨广分辨一二,已经算是作为长兄的仁德了。

  再帮忙多更多的好话,那就是纯纯的愚蠢!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看着金幕,若有所思。

  过了好一会,赵匡胤才开口道:

  “诸位爱卿们啊,朕觉得,有必要将火器制造列为将来工部最需要推进的事项之一,每年拨一笔足够的款项来进行研究,尔等觉得呢?”

  在场的大宋宰相们对视一眼,连连点头。

  赵普正色道:

  “陛下,从这场清缅战争的结果来看,火器的重要程度无论怎么夸大都不嫌夸张,工部必须派最优秀的工匠参与其中,长期研发!”

  刚刚被提拔为宰相之一的杨业沉声开口:

  “还得把火枪的最新成果列为国家的最高机密,不得泄露!”

  在看完了清缅战争后,大宋满朝文武都对热兵器如何改变战争有了极其深刻的认知。

  若是在冷兵器时代,缅甸人恐怕早就已经在大清的攻击下土崩瓦解,社稷灭亡了。

  正是靠着比大清更加先进的燧发枪,缅甸才能一次次的守住防线,最终将大清逼退。

  弱者尚且能以先进的火器求和,那火器到了强者手中的话,威力之大用毁天灭地来形容也不为过!

  赵匡胤想到这里,突然高兴了起来。

  火器的盛行,代表着武将的个人勇武必然退出舞台。

  纵然是项羽那种万人敌,只要一百支火枪齐射,也是有去无回的命!

  赵匡胤愉快地笑道:

  “诸位卿家说的实在是太对了,朕完全同意你们的看法!”

  “这金幕啊,还真是给朕和大宋指出了一条未来的明路呢。”

  感慨完后,赵匡胤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赶忙开口道:

  “好了,大军的休整也差不多了,枢密院那边做好进攻西域和吐蕃的计划了吗?”

  杨业闻言忙道:

  “回陛下的话,整个计划大体架构都弄好了,眼下需要更多的情报来进行完善,这得等咱们大宋前往西域、吐蕃侦查的探子们回来才能办到。”

  赵匡胤点了点头,正色道:

  “此事一定要上心,它可是关系到大宋能否节省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呢!”

  对那套《工业革命》,赵匡胤是志在必得!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作为历史上皇帝集权程度最深的王朝,同时又是一个出自异族入主华夏的王朝,如何处理占据了大清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是每一个大清皇帝都必须要作答的问题。】

  【系统性的亲近和提拔满人,疏远和打压汉臣,只看民族出身不看才能的提拔政策,贯彻了整个清朝。】

  【汉族所代表的华夏文明作为更加先进的文明,不可避免地同化了从东北白山黑水之中走出来的一代代满人。】

  【顺治年间,满洲八旗兵还是横扫天下所向无敌的精英战斗力,但到了康熙年间,大部分的旗人已经成为了只会斗鸡走犬,闲暇时间到处遛鸟逛青楼的废物。】

  【女真三部之中,满人本部建州女真和别部海西女真的腐化是最为迅速的,只有更北方的野人女真战力尚存。】

  【大清皇帝不得不将野人女真之中的索伦部等诸多部落圈禁在外东北,以恶劣极端的天气维持着女真人最后一支强悍的战斗力,同时严禁任何汉人出山海关在东北地区居住,以免野人女真诸部被华夏文明所同化,在失去野蛮的同时也和其他女真各部一样失去战斗力。】

  【大清极力推行满文,包括《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等和外国的重要条约,以及康熙、雍正等皇帝的传位诏书,都只有满文版本,没有汉字版本。】

  【满人八旗子弟,只要能写超过五百个字就能获得官身,汉人则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去拼搏一个一辈子都可能无法获得的名额。】

  【即便是在种种优待的情况下,华夏汉文明依旧还是快速同化了毫无底蕴的女真文化。】

  【从康熙皇帝,直到雍正皇帝,两代皇帝用了七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改变这一幕。】

  【等到乾隆皇帝上台之后,他很快就发现,满人或许能用武力征服汉人,但汉人却反过来用文明同化了满人。】

  金幕之中的乾隆皇帝看着面前一排战战兢兢的八旗子弟,露出怒容。

  “混账东西,只不过让尔等每人写五十句满文,竟然都做不到吗!”

  “老祖宗的好东西全部都被尔等丢光了,八旗怎么会有尔等这样的愚蠢之人!”

  听着乾隆皇帝的怒骂,在场的所有八旗子弟直接跪了下来,五体投地,瑟瑟发抖。

  “奴才死罪,还请陛下饶命!”

  乾隆皇帝痛斥了一番这些八旗子弟之后,怒声道:

  “还留在这里碍眼做什么,给朕滚,全部滚出去!”

  等到众人离开之后,乾隆皇帝依旧余怒未消,气愤地开口:

  “再这样下去,大清旗人还有什么独立性,和汉人又有什么差别?”

  一旁的军机大臣鄂尔泰干咳一声,道:

  “先帝和圣祖虽三令五申要学习满洲文化,但旗人们居住在京师之中,早就以说汉话写汉字为荣。”

  “陛下,臣觉得此风绝对不可长啊!”

首节 上一节 66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