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57节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缓缓点头。

  “这个孟驳确实是一个人物,没想到缅甸这样的蕞尔小国也能出这般帝王。”

  “呵呵,他若是和乾隆易地而处,那大清早就不费吹灰之力灭掉缅甸了。”

  扶苏也是颇为吃惊地看着金幕之中的孟驳,道:

  “此人的心智确实很坚定,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如此决断,实在难得。”

  秦始皇嗯了一声,随后又平静地开口道:

  “但孟驳的这个决定,应该会让他丢掉刚刚征服的暹罗了。”

  “啊?”扶苏越发惊讶了,“父皇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秦始皇笑呵呵地开口:

  “扶苏啊,你还记得齐威王围魏救赵的故事吗?”

  扶苏点头:

  “这个自然是记得的。”

  齐威王的围魏救赵,可是直接把魏国从战国初年的七雄霸主之位打了下来,使齐国取而代之。

  秦始皇嗯了一声,道:

  “魏国作为战国初年的最强国家,无论是赵国、齐国、楚国都被魏文侯、魏武候和魏惠王多次击败,大秦更是一度丢掉了西河郡,被魏国逼到了灭亡的边缘,不得不启用商君进行变法改革。”

  “这样的强国,为何会最终被拉下马来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魏国几乎每次开战不是单线,而是要面临双线乃至三线作战。”

  “再强悍的国家,在这种级别的多线战争下,国力也会迅速耗尽的。”

  说到这里,秦始皇视线移动到了金幕之中的缅甸王孟驳的身上。

  “孟驳的缅甸,国力远远不如大清,却在清缅战争开启的时候选择了双线作战。”

  “这种选择,就相当于是当年还没有通过变法强盛起来的大秦,一边和中原霸主魏国对抗,一边还想着北上吞并体量和大秦相当的赵国。”

  “呵,若是这种蛇吞象式的战法能每次都成功,那整个周王朝的诸侯争霸又怎么可能持续几百年的时间呢?”

  “哼,就连朕登基之后的那个强绝天下的大秦,灭亡六国的时候都是一个一个的打过去,从来不搞什么多线作战。”

  “他孟驳何德何能,敢在面对华夏王朝的时候玩这一套!”

  扶苏闻言,心中先是警醒,随后又陷入疑惑。

  “父皇,那按照您的说法,这孟驳究竟是一个英主,还是一个昏君呢?”

  秦始皇沉吟片刻,给出了答案。

  “战术上极为英明,战略上无比昏庸。”

  “考虑到缅甸不过是个蕞尔小国,以小国的标准来看待,也算是英明之君了。”

  扶苏听了自家父皇的话之后,心情也是颇为复杂。

  “小国和大国君主的标准,难道还有不同?”

  秦始皇微微点头。

  “那是自然。领兵一百,不需要什么智慧;领兵一千,则需要超出常人的智慧;领兵一万,主帅必须要极其精明;领兵十万以上,主帅定然得是当世人杰。”

  “治兵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治理事务更加繁多,情况更加复杂的国民?”

  “国家越大,就越难治理。”

  “当年的诸侯国大秦,即便是朕皇祖那样的君王,都能被称为什么‘奋六世之余烈’,若是皇祖到了现在这个大秦当皇帝,恐怕他治下的大秦连十年都撑不下去,很快就会解体!”

  扶苏咂了咂嘴,心中半信半疑。

  治理一个国家的难度,当真这么大?

  平日里辅佐父皇处理朝政,总感觉挺简单的嘛。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清军的进攻虽然被击退,但火炮的射击始终不断。】

  【整整一个晚上,空气中充斥着双方火炮互射的声音,让人睡觉都难以安稳。】

  【翌日清晨,清军几乎是在天色刚刚亮起的同时,就发动了进攻。】

  江面上,众多清军战舰顺流而下,朝着江心的小岛冲了过来。

  在江心小岛上有一处缅军水师的营寨,没等清军冲到,水寨之中就已经冒出了一道道火光。

  炮弹落在江面上,砸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水花。

  清军水师毫无畏惧,战舰纷纷逼近水寨,对着水寨的木栅栏发动疯狂射击。

  就在此时,缅军东西两岸的营寨之中,来自英国、法国的大炮纷纷调转了炮口,朝着江心的清军舰队进行轰击。

  “轰!”

  一枚炮弹准确无误地落在清军一艘战舰上,砸得木屑飞扬,距离炮弹落点最近的几名清军水手惨叫不止,捂着脸和身体在地上翻滚。

  紧接着,又是几枚炮弹飞了过来,其中两枚轰在了船只侧边船舷处,打出了两个大洞。

  汹涌的江水立刻从大洞之中倒灌进来,这艘清军船只开始在江面上倾斜,渐渐没入水中。

  船上的清军将士们见势不妙,纷纷跳入江水之中,朝着不远处的友军战舰游去。

  还没等他们全部离开,又是诸多炮弹急射而来。

  轰轰轰!

  原本就已经倾斜的木制战舰身上增添了更多的缺口,很快就彻底没入了水面之下,只有一节桅杆带着大清镶黄旗的旗帜,倔强地在水面上缓缓下移。

  缅军东西岸营寨调转炮口的行为,被傅恒看得清清楚楚。

  纵然江面上的水师损失惨重,但傅恒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太多的变化。

  他心中非常清楚,今日的关键并不在水师身上,而是在对西岸营寨的攻击!

  傅恒将目光投向了西岸。

  大量清军士兵朝着西岸营寨冲了过去,许多人的背上和怀里都抱着成捆成捆的干芦苇。

  由于缅军炮火正集中压制着江面上的清军水师,朝着缅军西岸营寨进攻的清军先锋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亡,就冲到了第一道栅栏的面前。

  “拆了他们!”

  一名清军总兵大声呼喝。

  清军士兵们将手中、背上的芦苇丢了下来,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大刀,劈砍着将木桩牢牢捆在一起的绳索,随后几个、十几个人为一组,奋力将一根根木桩从地里拔出来,丢在一旁。

  直到这个时候,缅军才终于回过神来,用火枪开始对着清军展开密集的射击。

  “藤甲兵何在!”

  负责坐镇前线的哈国兴大声疾呼。

  话音刚落,游击将军王连的声音立刻响起。

  “大人无忧,我等在此!”

  一群藤甲兵快速冲到了营地面前,将手中早已经准备好的盾牌立了起来,形成了一道防线。

  叮叮当当,子弹打在盾牌上的声音密集得如雨点一般,许多藤甲兵一不小心将身体露出一点点,立刻就被子弹射中,倒在地上。

  王连见部下们的伤亡迅速增加,双目之中顿时染上赤红色,突然连人带盾,朝着眼前一处尚未拆除全部的栅栏冲了过去。

  缅军的栅栏并不是直立和地面呈九十度的,为了最大程度的抵消清军炮弹的威力,缅军用来组成栅栏的木桩全部都是倾斜的,形成一个坡道,火枪手就在坡顶居高临下地射击着下面的清军。

  王连脚步迅速,几步就登上了这“木坡”的顶端,随后拔出了腰间的大刀。

  “猴子们,你爷爷来了!”

  刀光一闪,就在王连面前的两名缅军士兵齐声惨叫,从腰间被王连一刀两断!

  王连毫不迟疑,挥刀疯狂杀戮,短短半分钟内连斩十人,在坡顶清扫出了一小段空隙出来。

  附近的缅军士兵被王连的勇猛吓得大叫不已,一时间上百支步枪全部转了过来,枪口对准了王连,疯狂开火。

  “砰砰砰!”

  王连一个懒驴打滚,顺着木坡一路滚了下来,回到了清军先锋军的队列之中。

  就这么一拖延,又有几根木桩被清军士兵们拆了下来,丢到一旁。

  “是时候了!”

  后面的总兵哈国兴见状心中暗喜,大叫道:

  “快,上芦苇!”

  清军先锋军们拿起了脚下的芦苇,沿着刚刚拆出来的裂口丢了进去。

  王连一伸手,从地上拿起了一瓶火油,浇在了芦苇之上,随后将火折子的盖子拉开,用力吹了几下,将这火折子丢在了浇着火油的芦苇上。

  “跑!”

  王连一声发喊,带着身旁的藤甲兵部下们撤出了几十步。

  火焰开始燃起。

  一阵大风吹来,王连不由喜出望外。

  “好,再大一些!”

  风助火势,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

  但过了几秒钟,王连的脸色突然变得僵硬。

  “不好,这该死的风!”

  缅军的营寨在南方,此刻吹的却是从南往北的风!

  大风直接将众多芦苇从缅军营寨之中吹了出来,朝着清军先锋军将士们的身上落了下去。

  这下子,几个性急打算趁着火势发动进攻的清军直接被火苗命中,在地上疯狂打滚,好不容易才扑灭火势。

  木坡上的缅军火枪手们显然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原本害怕被火烧已经准备撤退的他们顿时振作起了精神,朝着清军疯狂射击。

  一时间,清军先锋军被火焰、烟雾和子弹笼罩,损失惨重。

  “混账!”王连看着这一幕,气得咬牙切齿,举着盾牌就要再度冲锋,却被哈国兴一把拉住。

  “再等等,我们还有最后的王牌!”

  王连怔了一下,突然明白了什么,猛然朝着西北方向看去。

  镜头顺着王连的视线飞速移动,突然没入了地底。

  在地底,一条并不算太过宽阔,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地道,已经放满了火药,几名清军正在小心翼翼地布置着引线。

  “哼,这一次,一定要让这些缅甸猴子们好看!”

  为首的清军军官得意地笑了一声,摸了摸被泥土和火药弄得黑乎乎的脸庞,点燃了引信,接着带人快速离开。

  “轰隆!”

  剧烈的火药爆炸掀开了大地,让泥土带着尘烟冲天而起。

首节 上一节 657/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