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39节

  李时升坐在上首主位,表情愤愤然地开口:

  “搞什么东西,连猴子都打不过,让本官怎么和杨总督和陛下交代?”

  “朱总兵,你明日率三千兵马出关迎击缅猴,一定要让这些猴子们知道大清军队的厉害!”

  朱仑有些迟疑,开口道:

  “提督大人,从赵弘榜的回报来看,铁壁关外怕是至少有一万猴子,咱们这一仗不好打啊。”

  李时升大怒拍桌,吹胡子瞪眼睛地开口:

  “一汉当五胡,本官给你三千兵马,打个一万五千猴子也是绰绰有余,你有什么好害怕的?”

  “难道你想要让杨总督知道你畏战不前?”

  朱仑缩了缩脑袋,露出谄媚笑容。

  “提督大人误会了,末将明日一定击败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猴子!”

  第二天,朱仑很快就带着三千清军出关,在铁壁关外的山上安营扎寨。

  营帐刚刚结成不久,大批缅军就抵达了关外,并很快发动了攻势。

  密林之中,到处都是子弹的呼啸声。

  许多缅军犹如猿猴一般在树上跳来荡去,悄然出现于正在专心射击的清军士兵身上,然后摸出了腰间的竹筒,瞄准后鼓起腮帮子用力一吹。

  竹筒之中立刻飞射出一支毒镖,没入清军士兵的身体内。

  这名清军士兵表情迅速变得扭曲,在地上惨叫翻滚,很快七窍流血而亡。

  “后退,后退!”

  清军的指挥官们大声叫喊着。

  清军士兵们纷纷从山林中的掩体撤往山上。

  就在他们后撤的路上,砰砰砰的火枪声又从树林之中响起。

  许多清军就这么死在了后撤的路上。

  有几名清军见战友阵亡,怒气上涌,回身朝着缅军射击。

  但缅军却在清军的射程之外!

  清军的含愤反击,并没有对缅军造成什么杀伤。

  密林之中,缅军士兵们的身影依旧如猿猴般穿梭来去,让人目不暇接。

  大秦世界之中,扶苏情不自禁地双手握在了一起。

  “父皇,这些缅甸人似乎很不好对付啊。”

  秦始皇表情也变得郑重了不少,缓缓点头。

  “这些密林应该是缅甸人经常生活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给人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再加上火枪上的绝对优势,呵呵,看来这个铁壁关之战,清军非常艰难了。”

  金幕之中,飘过了一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行了,这些猴子们在山里就是大王,华夏王朝的脸是要给满清丢光了。】

  【汉武帝刘彻:朕服了,看得太憋屈了,都不想看了。】

  【光武帝刘秀:这种仗看着太恶心了,将士们也不是不努力,就是武器不行毫无地利,根本打不过,好烦。】

  【宋太祖赵匡胤:嗯,若是冷兵器时代,说不定还能凭借盔甲弓弩之利打打,这些猴子们有了火枪,还是更先进的火枪,满清这边根本玩不了。】

  看着一条条弹幕飘过,大清世界乾清宫大殿中,一片死寂。

  康熙皇帝嘴巴咯咯作响,浑身的肌肉都在颤抖着。

  “好好好,这就是朕的大清,这就是刚刚灭掉了准噶尔的乾隆皇帝。”

  “弘历这个蠢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气死朕了,真真是气死朕了!”

  说到最后,康熙皇帝几乎是在咆哮。

  哗啦啦,大殿之中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陛下,是奴才/臣等无能!”

  康熙皇帝红着眼睛,盯着太子胤禛。

  “胤禛,你说说,为什么你儿子会把仗打成这个样子!”

  雍正皇帝闻言,心中大感无奈。

  弘历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这种时候问弘历,怎么可能得到答案呢?

  胤禛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干笑一声。

  “父皇,儿臣觉得,这主要还是火器问题。”

  “只要解决了火枪落后的情况,一定能把猴……咳,缅甸人打败的!”

第354章 胤禛的提议,刘恒的洞察,清军一如既往的失败

  康熙皇帝目光平静地看着四皇子胤禛,片刻之后开口道:

  “今天就到这里,大家都退下吧,老四跟朕去御书房。”

  群臣对视一眼,纷纷离开。

  御书房中,康熙皇帝看着胤禛,道:

  “你应该有很多话想要和朕说。”

  胤禛点了点头,道:

  “父皇,儿臣以为,是时候多节省一些银两,将那套《工业革命》兑换下来了。”

  康熙嗯了一声,依旧注视着胤禛。

  胤禛迟疑片刻,又道:

  “儿臣还有一番话想说,如今绿营兵已经成为了大清作战的主力,或许是时候效仿北周宇文泰之举了。”

  康熙眉头扬了一下,道:

  “就这?”

  胤禛已然开口,便大着胆子说了下去。

  “儿臣的意思是,扩大汉八旗的规模,让更多的人成为汉八旗奴才,旗主也可以凭借功劳进行册封。”

  “如此一来,汉八旗人数虽多,但也不至于对满八旗和蒙古八旗造成威胁。”

  康熙看着胤禛,缓缓开口:

  “你是想要咱们满人全盘汉化?”

  胤禛点头道:

  “鲜卑族既然能融入华夏之中,咱们当然也是可以的。”

  “大隋、大唐皇族,说白了也是鲜卑人的后代,却依旧被华夏视为自己的王朝。”

  “大清若是不能破除种族之间的隔阂,将来必有后患。”

  康熙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那满蒙一体的国策呢?”

  胤禛道:

  “依旧按照之前,以有蒙古血脉的皇子继承皇位便是。”

  “将来过得几代,等满八旗和汉八旗的势力压过蒙古八旗,一切也就自然而然了。”

  康熙默然良久,道:

  “你可知道满蒙一体,乃是祖宗制度!”

  胤禛正色道:

  “父皇,满蒙一体乃是先祖为了灭亡大明,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大明早就已经灭亡了,大清又何必继续这个政策呢?”

  “满人和蒙古人,终究都是大清的少数族群,若不能融入汉人之中,迟早还是会生变的。”

  康熙深深地看了一眼胤禛,道:

  “那你又知不知道,这般改革若是不能成功,你胤禛说不得就会成为大清的亡国之君!”

  胤禛笑了笑,道:

  “父皇既然选了儿臣,儿臣就没有辜负父皇期望的道理。”

  御书房陷入了沉默。

  良久后,康熙皇帝摆了摆手。

  “你回去吧,这件事情朕还需要再思考,不是一下子能决定的。”

  胤禛躬身行礼。

  “儿臣告退。”

  胤禛走到门口的时候,康熙皇帝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既然你这么希望汉化,为何不选弘时,而是弘历?”

  弘时的母亲是汉人妃子,弘历的母亲则是蒙古人。

  胤禛站住身形,回身道:

  “改革也须徐徐图之,若是一步到位,恐怕漠北生变。”

  “至少在灭亡准噶尔之前,满蒙一体仍旧是大清不可动摇的国策。”

  康熙盯着胤禛,道:

  “那若是你在死前就灭了准噶尔,又该在弘时和弘历之间如何选择?”

  胤禛想了想,突然露出一个笑容:

  “不过是两子夺嫡,比起父皇您,儿臣选择的余地小很多,但也从容很多,不是么?”

  康熙也笑了起来。

  “你小子,滑头!去吧。”

  胤禛离开之后,索额图走了进来。

  “奴才见过陛下。”

  康熙面无表情地看着索额图。

首节 上一节 63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