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617节

  “朕说的是没有金幕之前的那个,历史上的大秦。”

  说着,秦始皇指了指金幕之中正在播放的视频。

  “这视频里播放的,也是没有金幕的大清啊!”

  金幕中,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

  【噶尔丹死后,准噶尔新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很快也倒向了俄罗斯帝国,打算借助俄罗斯帝国的力量统一蒙古诸部。】

  【在逐步巩固了权势,并获得了俄罗斯足够的援助后,康熙五十四年,策妄阿拉布坦开始派兵袭扰大清甘肃、青海以及藏地。】

  【在几年的犹豫和准备后,康熙五十九年,康熙皇帝终于下定决心,以十四皇子胤褆为抚远大将军王,出征藏地,驱逐准噶尔军势力。】

  旋即,金幕之中画面转变到了西宁城。

  抚远大将军王,十四皇子胤褆身着盔甲,威风凛凛,注视着面前的大清军队,豪情万丈地开口。

  “出击,目标拉萨!”

  看到这里,大清世界,紫禁城乾清宫大殿之中,气氛突然安静。

  龙椅之上的康熙皇帝猛然直起身体,不敢置信地开口:

  “这,这不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吗?”

  在这个世界线上,今年就是康熙五十九年,十四皇子胤褆前不久才离开京城前往西宁!

  四皇子胤禛倒吸一口凉气,道:

  “这,难道咱们能提前看到十四弟征战拉萨的情形?”

  大清君臣一时间说不出话。

  之前的所有盘点,朝代都在大清之前。

  这个视频的乾隆,多多少少还让人半信半疑。

  可现在,胤褆出镇西宁,这是近在咫尺的未来啊。

  康熙喃喃自语。

  “金幕,当真能够透视所有朝代的……未来?”

第343章 忽必烈领悟金幕本质,朕要当华夏人的皇帝!

  很多时候,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人类当然会共情,但也就仅此而已。

  只有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康熙皇帝此刻就是这种感觉。

  金幕竟然真的播放了康熙朝现在,不,是即将发生的事情?

  如果金幕之中所说的都是事实,那万一它播出的是大清灭亡的景象呢?

  老皇帝犹如五雷轰顶,身体不断颤抖着。

  不,不对。

  大清应该就是华夏最后的王朝,千秋万代的王朝!

  但不管康熙皇帝脑海之中有多少个想法,金幕中的视频依旧以恒定的速度,继续播放着。

  【胤褆前往西宁,作战还在其次,关键是需要笼络青海、藏地各大势力,并协调出一个最让所有人接受,同时还能让大清稳固占据藏地的结果。】

  【最终,胤褆这位大将军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派出平逆将军延信由青海、定西将军葛尔弼由川滇进军藏地,并成功地击败了策妄阿拉布坦派往藏地的军队。】

  【随后,胤褆命延信护送由大清册封的达lai喇嘛进入拉萨,正式坐床。】

  【此后,达lai和班禅必须得到大清册封成为惯例,不得册封者便非正统。】

  【这个惯例确定后,大清终于真正地掌控了整个藏地,派出官员和驻军,将藏地完全纳入了中央朝廷的统治。】

  【大清的统治是实质性的,不同于大明的羁縻制度虚封,能收税、能驻军、能决定藏地上层官职地位。故而大清对藏地的统治是华夏同化藏地的重要一步,这对华夏开疆拓土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

  伴随着这些话语,是十四皇子胤褆运筹帷幄的一幕幕,是大清军队开入拉萨的胜利,是大清官员注视着所有藏地高层臣服的挺直身影。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一方面震惊于画面中展现出来的藏地佛教文化,另外一方面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

  【汉高祖刘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朕知道你征服藏地是为了巩固你满蒙一体的政策,但从为华夏文明开疆拓土的角度而言,你确实有大功。】

  【秦始皇嬴政:刘邦虽粗鄙不堪,但他的这番话朕是认同的。】

  【汉武帝刘彻:能为华夏文明开疆拓土者,朕作为华夏皇帝非常欣慰,或许你们大清这个异族王朝也不算太差劲。】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着这一条条弹幕,不由皱眉。

  “这些家伙……”

  想了想,朱元璋发出一条弹幕。

  【明太祖朱元璋:你们这些家伙,只想着大清异族统治带来的好处,难道就没有想过,华夏族的子民们在这种异族统治下的苦难?】

  【明太祖朱元璋:朕就不信,一个异族统治者能真正地善待华夏族的人民!】

  【隋文帝杨坚:明太祖言之有理,朕是经历过异族统治的,即便周太祖宇文泰的融合之后,鲜卑和汉人之间的隔阂也非常深,没有几代人无法化解。】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支持明太祖。从周太祖改革到朕这里,足足四代人的时间,鲜卑人才基本融入了华夏文明,大清有四代吗?】

  【宋太祖赵匡胤:@唐太宗李世民,你堂堂一个天可汗,怎么有脸说这种话的?】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你懂什么?朕作为华夏的天可汗,能对华夏族和其他族一视同仁。你能保证异族皇帝对华夏族一视同仁吗?】

  大元王朝之中,看着金幕里的一条条弹幕,头戴皇冠的忽必烈陷入了沉思。

  异族王朝……

  华夏文明之中可不止大清一个异族王朝,大元同样也是!

  良久之后,忽必烈开口道:

  “秉忠啊,你说朕在大元内部的汉化推行,是不是还不够?”

  刘秉忠迟疑片刻,道:

  “陛下已经做得很好了,臣没有意见。”

  忽必烈看了一眼刘秉忠,似笑非笑地开口:

  “怎么,你我君臣之间,现在都已经需要这么客气了吗?”

  刘秉忠一咬牙,道:

  “臣回去思考一二,再面奏陛下。”

  忽必烈哈哈一笑。

  “何必这么麻烦?除了秉忠之外,其余人等先退出大殿!”

  很快,大殿之中就只剩下了刘秉忠和忽必烈君臣两人。

  忽必烈示意刘秉忠开口。

  刘秉忠一咬牙,道:

  “臣内心真正的实话就是,陛下的汉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根子上还是不伦不类!”

  忽必烈眉头一皱,但并没有发火,而是非常平静地开口:

  “继续说。”

  刘秉忠道:

  “就比如大元的四等人政策,将人种分成了四等对待,毫无公平可言。”

  “以最低等的南人,也就是南宋境内的汉人为例,他们的性命在大元之中犹如草芥一般,一等大元人杀死一个南人只需要赔一点铜板就能完事。”

  “这种情况下,南人怎么可能会对大元心服口服呢?可偏偏南人才是宋朝真正的后裔,是华夏至今真正的文明保持者啊。”

  “臣看金幕,大元不就是被一个南人朱元璋给推翻的吗?还请陛下三思!”

  忽必烈默然良久,缓缓道:

  “四等人制度,当时你也是同意的,秉忠。”

  刘秉忠点头道:

  “是的,因为臣知道,四等人制度已经是当时陛下能做到的,最大程度汉化、公平的制度了。”

  “若是阿里不哥在位的话,恐怕不仅仅是南人,而是整个大元境内的华夏族、金人统统都要被划为四等人!”

  忽必烈叹息一声,道:

  “所以你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让北方汉人作为三等人,让南方汉人成为四等人,对吗?”

  刘秉忠点头道:

  “正是这个道理。臣很明白,蒙古人是征服者,这个世界是以拳头为尊,臣等汉人既然输了,那就只能服输。”

  “但服输的同时,臣也希望能为自己的同族尽可能地创造更好的条件。”

  忽必烈脸上的表情越发沉凝了。

  最好的条件,居然只是北方汉人三等,南方汉人四等……

  忽必烈叹息一声,道:

  “秉忠,你也知道,很多事情朕是身不由己的。”

  “朕毕竟是个蒙古人,这种汉化程度已经引来了族人的强烈不满,哪怕再多汉化一点点,蒙古贵族们对朕的反弹都会大上十倍、百倍!”

  刘秉忠点头,非常诚恳地开口:

  “所以臣这些汉臣,心中绝无任何埋怨陛下的意思。”

  忽必烈突然一笑,道:

  “但朕现在已经决定了,等会就召集群臣,商议废除四等人制度!”

  “啊?”刘秉忠猛然抬头,不敢置信地看着忽必烈。

  忽必烈抚须而笑: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刘秉忠点头,忍不住道:

  “陛下,这会遭遇非常巨大的阻力,甚至可能会爆发国内,乃至大元高层的叛乱!”

  忽必烈哈哈大笑了起来。

  “朕是蒙古帝国大汗,是大元王朝皇帝。朕这一生戎马天下,什么样的危险没见过?”

  “区区叛乱,何足挂齿!”

  刘秉忠大喜过望,直接跪在地上。

  “臣替天下所有汉人,多谢陛下的大恩大德!”

  一旦废除了四等人制度,大元王朝就和其他王朝一样,所有人都是平等了。

  当然,蒙古人作为统治阶级,必然还会享受一定的特权。

首节 上一节 617/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