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547节

  “立刻派人去关中联络宇文黑獭,就说我愿意带着整个河南投靠他!”

  “喏!”对侯景的这个命令,宋子仙没有任何意外。

  东西魏虽然打了十几年,但归根结底还是都出自北魏,多少有几分情谊在。

  南梁?那可真就是彻头彻尾的敌人了。

  【高欢死在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时间点。】

  【东魏刚刚经历了玉璧城外损兵折将的惨败,外有宇文泰的西魏和萧衍的南梁虎视眈眈,内部还有包括侯景在内蠢蠢欲动的诸多老臣。】

  【从父亲手中接过权力的高澄心知肚明,只要一个处理不好,便是高氏家族被全族诛杀的下场!】

  【为此,高澄选择秘不发丧,将消息严格封锁,只把高欢的死讯告知给大行台左丞陈元康。】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故而高澄第一个想要清除的,就是奉高欢之命坐镇河南十余年的大将侯景!】

  【高澄紧急派出八百里加急信使前往河南,以高欢的名义召侯景北上晋阳议事。】

  【于此同时,高澄让人给坐镇邺城的弟弟高洋带去密信,只要侯景北上经过邺城,就立刻杀掉他!】

  画面中,侯景注视着眼前的这封名义上出自高欢的密旨,端详良久,突然露出一丝笑意。

  “高王看来确实是死了。”

  一旁侯景的心腹任约非常惊讶地开口。

  “主公,您是怎么知道的?”

第293章 侯景反叛,三国齐出大兵,天下瞩目!

  侯景露出一丝笑意,对着任约道:

  “我曾经和高王有过约定,为防止小人作祟,高王每次给我的旨意,都会在特定的地方做一个记号。”

  任约顿时恍然道:

  “明白了,这一次旨意是高澄写的,所以没有那个记号?”

  侯景笑着摇头道:

  “不,这一次也有。”

  任约顺着侯景的手看去,果然发现在旨意中有一个不甚明显的黑点。

  若不是侯景提前告知,任约会以为这黑点是书写的时候墨水不小心滴落所致。

  任约越发疑惑了:

  “既然有记号,那主公又是怎么看出来高王已死的呢?”

  侯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高王此人或许浑身都是缺点,但他有一点好,那就是对臣下非常的宽容。”

  “呵呵,刘贵、斛律金还有我这些老臣,哪个不是纵容家人欺男霸女一屁股烂事的?但高王从来没有因此惩处过我们。”

  “若高王活着,我只要说出反叛二字,我治下这几个州的刺史分分钟就把我绑起来送去晋阳了。”

  “所以啊,高王没必要召我去晋阳,明白吗?只要他活着,罢免我这个河南尹的职位就是一纸诏书的事情罢了。”

  说到这里,侯景信手将旨意丢在了桌上。

  “这旨意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高王已经死了!”

  “现在,把大家都找来,我们即刻起兵!”

  【在接到高澄旨意的次日,侯景便起兵反叛东魏。】

  【在心腹颍州刺史司马世云的配合下,侯景引诱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来到自己官邸,将这三位忠于高欢的官员全部捉拿。随后又派兵偷袭西兖州,未果。】

  【高澄见状,也只能选择公布高欢死讯,正式继承了高欢的王位和所有官职,并召集众人议事。】

  一名大臣道:

  “大王,侯景之所以会反叛,是因为崔暹和他素来不睦,他担心崔暹会在您面前进谗言。”

  “不如您杀掉崔暹,侯景一定会因此对您感恩戴德,绝对不会再反叛了。”

  高澄见众人都这么说,脸上明显露出了动摇的表情。

  就在此时,刚刚被任命为宰相的陈元康正色道:

  “大王,侯景野心勃勃早有反意,这是先王认定的事情。”

  “如今杀崔暹,和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杀晁错一般,都只会冤杀国家忠良,根本于事无补!”

  【高澄在陈元康的劝说下终于下定决心,派出大军讨伐侯景。】

  【但高澄并没有按照高欢遗言让慕容绍宗领兵,而是选择了自己更加信任的韩轨。】

  【侯景治下的五个州之中,许多官员依旧效忠高欢,不愿意为侯景出力,侯景见韩轨进军迅速顿时慌了神,一边加紧向西魏宇文泰请求援兵,同时又派出使者前往南梁都城建康去寻求梁武帝萧衍的庇护。】

  画面一转,已经是建康城中。

  梁武帝萧衍坐在皇位上,有些浑浊的双目注视着侯景的奏章,随后一点点地露出笑容。

  “诸位卿家,侯景要献河南、山东总计十五州前来归附朕,尔等觉得如何?”

  【侯景的提议让萧衍怦然心动,若此事成真,梁国将成为刘裕开创的宋国之后,第二个能将边疆扩展到黄河的南朝国度!】

  画面中,群臣对视一眼,表情都有些古怪。

  过了好一会,宰相之一,尚书仆射薛举开口道:

  “陛下,咱们和高欢之间已经好些年没有发生过战事了,高澄作为高欢的继承人,他也派来使者愿意和咱们继续维持和平。”

  “侯景野心勃勃素为人知,咱们若是接纳他,就必然会和高澄开战,何必因为这个乱臣贼子而这么做呢?”

  萧衍脸上的笑意,一点点的消失了。

  站在文武百官最前方,南梁宰相之首朱异察言观色,立刻站了出来,高声道:

  “侯景是个恶人,之所以臣服陛下,正是受陛下佛法的感召。”

  “陛下能教化侯景放下屠刀,岂不是只有佛祖才能做到的真本事吗?”

  “况且陛下若是不接受侯景的投降,将来北朝那些国家又还有谁敢投降我们大梁呢?”

  听完朱异的话之后,萧衍终于高兴了起来,笑道:

  “有道理,天予不取必遭天谴,朕以佛法教化北朝蛮子,岂不是正合天道佛理?”

  “薛举,尔等胶柱鼓瑟不知变通,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

  【萧衍作为执政数十年的南梁开国皇帝,最终一言九鼎,接受了侯景的归附,任命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如邓禹故事。】

  【随后萧衍又派遣司州刺史羊鸦仁统领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率领三万兵马向悬瓠方向靠近,运送粮食以接应侯景。】

  【为庆祝侯景归降并感谢佛祖庇护,萧衍又双叒叕来到同泰寺,举行舍身出家仪式。文武百官给佛门捐钱上亿为梁武帝赎身,他回到了皇宫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清”。】

  画面一转,已经是西魏长安城,宇文泰的议事堂之中。

  宇文泰环视众人一眼,平静道:

  “侯景说要献中原而降,各位有什么看法?”

  宇文泰虽然掌控大权,但名义上依旧是“八柱国”之一,在和其他人议事的时候,他的态度也很温和,并没有摆出什么皇帝君主的架子。

  独孤信闻言皱眉,哼了一声。

  “大王,那只老猴子从来就是诡计多端,之前还几次险些害了您的性命,咱们怎么能相信他呢?”

  杨忠也开口道:

  “大王,咱们让侯景和高澄拼个你死我活,接着再出兵渔翁得利,岂不是更好?”

  八柱国中的于谨也开口道:

  “侯景向来狡诈,想必除了咱们之外他还有其他后路,大王不如先许给他高官厚禄,但先不派兵救援,静观其变就是。”

  宇文泰沉吟不语。

  就在此时,荆州刺史王思政站了出来。

  “大王,这是咱们一劳永逸夺取中原的最佳机会,怎么能就此错过呢?”

  “臣愿意领荆州之兵前往中原跟侯景会合,为大王拿下中原!”

  【王思政战功彪炳,又是玉璧之战大功臣韦孝宽的举荐者,他的话最终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宇文泰下定决心,沉声道:

  “好,那就以荆州兵为先锋,李弼、赵贵两位为后军,出兵前往中原!”

  【围绕着侯景的叛乱,东魏、西魏、南梁三国不约而同地派出了大量兵马,情况变得极其混乱和焦灼。】

  【中原,又一次成为了整个华夏世界的聚焦点!】

第294章 四方混战谁能赢?历朝历代各有不同看法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不由议论纷纷。

  秦始皇来了兴致,道:

  “扶苏,你觉得侯景能赢吗?”

  扶苏沉吟片刻,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谁都可能会赢,但侯景绝对不会是最后的赢家。”

  秦始皇不动声色:

  “为何?”

  扶苏笑了笑,道:

  “侯景的叛乱,根本就没有得到民心的支持。”

  “没有民心的人,是不可能引领天下大势并获得成功的。”

  秦始皇愉快地笑了起来。

  “扶苏啊,你总算是悟了。”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啧了一声,道:

  “盈儿,恒儿,你们说说谁能赢?”

  刘盈闻言有些慌乱,过了好一会才道:

  “父皇,这局势属于四方混战,孩儿觉得谁赢都有可能。”

  刘邦皱了皱眉头,显然对这个答案不甚满意,又将目光投向了刘恒。

  刘恒并未立刻开口,而是沉吟良久,等到刘邦都有些不耐烦了才做出回答。

  “父皇,儿臣觉得侯景必败无疑,但应该不止一个输家。”

  刘邦眉头一扬,道:

首节 上一节 547/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