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473节

  “有道理,这刘协,还是不管为妙!”

  画面一转,到了曹操出现。

  在曹操面前,谋士毛玠恭敬开口。

  “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

  “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曹操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奉天子以令不臣?妙,妙啊!”

  曹操越想越是高兴,猛然站了起来。

  “快,立刻组织兵马,随我去迎接天子到来!”

  画面又是一转,重伤垂死的孙策躺在床上,拉着弟弟孙权的手。

  “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横行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今我既去,孙氏基业,尽由你掌之!”

  说完,孙策将印信交到孙权手中,溘然长逝。

  画面又一转,三匹骏马载着骑士,并肩而行。

  张飞忧心忡忡。

  “兄长,咱们这是逃难啊,怎地还带着如此之多的百姓?”

  刘备摇了摇头,沉声道:

  “百姓愿随我,我又怎能弃之?”

  “云长,翼德,曹贼追兵将至,尔等速速前去阻拦!”

  定了定神,刘备对着身旁一名年轻英武将军开口。

  “子龙,前方是何地啊?”

  赵云转头,对着刘备笑道:

  “主公,此地乃是当阳境内,前方这一处地方,唤作长坂!”

  刘备嗯了一声,忧心忡忡。

  “曹贼据有中原,汉室倾危,我刘玄德也不知究竟能否力挽狂澜!”

  画面最后一转,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拾级而上。

  面前,一座茅庐草堂出现。

  刘备在童子引领下进入草堂,对着内里所坐之人拱手。

  “刘玄德,前来求见诸葛先生。”

  那人闻言抬头,只见他年纪轻轻不过方二十出头,身着白袍,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微微摇动。

  诸葛亮站了起来,微笑对着刘备回礼。

  “刘豫州,孔明静候多时矣!”

  【经过多年混战之后,天下再度变得暂时稳定下来,形成了曹操占据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刘备获得巴蜀的形势。】

  -----三分天下地图。

  【最终,曹操死后,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让位,建立魏国(曹魏)。】

  【刘备在成都登基,重建大汉(蜀汉)。】

  【孙权在建康登基,建立吴国(东吴)。】

  【在刘协禅位的那一刻起,由光武帝刘秀所建立的东汉王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宣告灭亡。】

  【刘协虽是末代皇帝,但他登基后从未掌握过哪怕一天的至高权力,故而真正要为东汉灭亡负责的,便是他的父亲,本次盘点视频的主人公汉灵帝刘宏。】

  字幕到这里,画面再度出现。

  汉灵帝刘宏的一幕幕人生,伴随着字幕不停闪动着。

  【刘宏登基时,东汉虽有外戚、士族、宦官争权不断,但民心依旧向着汉室。】

  【若刘宏在获得权力之后奋发有为,清除奸佞任命能臣,纵然无法如李隆基般开启一个全新盛世,至少也能维持大汉国祚。】

  【但刘宏在掌控大权之后,选择的是敛财和沉迷酒色奢靡,他更注重自己的享受,让大汉朝堂因十常侍的存在而乌烟瘴气。】

  【刘宏重用十常侍,打压士族,背离了东汉自刘秀以来和士族共天下的国策。】

  【这般举措,虽帮助刘宏牢牢掌控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动摇了东汉国本。】

  【真正愿意为了东汉做事的忠臣如陈蕃等人被打压和屠戮,反而是如袁氏一般的野心家能长久窃据高位。】

  【故而,当刘宏身死,宦官和外戚同归于尽后,野心家袁氏为代表的士族不再忠于朝廷,而是选择将东汉分食殆尽。】

  【刘宏的权术之道,固然炉火纯青,却忘了皇权的本质。】

  【皇帝,乃九五至尊,当堂堂正正,号令天下。而不是蝇营狗苟,耍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刘宏,便是皇帝之中见小利而忘大义,最终导致王朝覆灭的真正反例。】

  【制作此视频,便是希望历朝历代皇帝能引以为鉴,教育子孙,不再重蹈刘宏覆辙!】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心中也不由万般感慨。

  秦始皇长出一口气,盖棺定论。

  “这刘宏真如视频所言,术之道长矣,却不知帝王真正所依仗的,却并非‘术’这一字。”

  扶苏闻言,心中不由好奇。

  “父皇,既不是‘术’,那帝王真正依仗的又是哪个字呢?”

第221章 始皇帝教子,法家精华三字,真正的帝王之道!

  秦始皇咳嗽一声,表情变得严肃。

  “扶苏啊,你当知,大秦所用乃是法家思想。”

  “术这一字,其实也是源自法家,乃是当年韩国相邦申不害所用。”

  申不害?

  扶苏心中一动,道:

  “莫非就是在韩国之中主持过变法的那一个?”

  秦始皇微微点头,道:

  “正是他。申不害以术为先,想的就是让帝王……哼,如刘宏这般,用权术控制臣民。”

  “于是韩国之中,告密成风,官员间提防大于合作,臣民相互间几无信任可言。”

  说到这里,秦始皇勾了勾嘴角,露出一丝嘲讽微笑。

  “最可笑的是,韩王学会了申不害的权术之道后,就用帝王权术把申不害给罢相了。”

  扶苏:“……”

  秦始皇呵呵一笑,道:

  “术者,小道也!帝王当有权术,却不能只有权术,懂了吗?”

  扶苏信服点头。

  秦始皇又开口道:

  “另外一个字,来自商君卫鞅。”

  扶苏听到这里,心中顿时一动,脱口而出。

  “这个字,莫非就是——法?”

  商君卫鞅,有个更有名的名字——商鞅。

  商鞅变法,大秦得以强盛,世人皆知。

  秦始皇笑呵呵地点头。

  “没错,商君的法家思想,就是一个法字。”

  “但商君,同样也有局限,你可知局限在哪?”

  扶苏沉吟良久,回忆起商鞅的生平。

  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大力支持。

  但商鞅执行法律一视同仁,就连秦国太子(秦惠王)都因为触犯法律而受到责罚。

  秦孝公死后,秦惠王继位,便将商鞅诛杀。

  扶苏有些不太确定地开口道:

  “商君的死,莫非是执法过于严苛?”

  秦始皇哈哈地笑了起来。

  “商君制定法律,依照法律而行奖惩,一丝不苟,怎么能叫做严苛?”

  “应该叫做依法治国才对!”

  “但你确实没说错,商君之所以死,是因为他对惠王实行了责罚。”

  说到这里,秦始皇的表情变得有些微妙。

  “商君想要的,是法能凌驾于国君之上,连国君都要受到法的制约。”

  “但这是惠王无法容忍的,所以商君必须死。”

  “法,只是用来治理臣民的。国君应该在法之上,法只能成为国君的工具,而不能成为国君的束缚。”

  “这,便是商君取死之因也。”

  扶苏缓缓点头。

  皇权至高无上。

  若是皇权能被法律制约,那还算得了什么至高无上?

  扶苏很快又开口问道:

  “既然法和术都有局限性,那父皇最看重的,莫非是第三个字?”

  秦始皇露出满意表情。

  “你说得没错。”

  “朕考一考你,你可知这第三个字,来自于哪位法家人物?”

  扶苏不假思索地开口。

  “李斯!”

首节 上一节 473/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