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409节

  “荀氏、司马氏这些世家大族,他们人数再多,比起全天下的寒门士人而言,就是沧海一粟!”

  曹操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大明科举》。

  “现在,孤才是人多势众的一方。荀氏和司马氏这些该死的门阀,必然会被孤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哈哈哈哈!”

  曹操放声大笑,震得御书房的窗户蔟簇震动,抖落不少烟尘。

  曹植看着自家头发斑白的父王,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几句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一刻,曹操在曹植心中的形象,拔高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金幕中,视频还在继续播放着。

  袁隗、袁逢、袁绍、袁术四人坐在袁府的书房之中,表情凝重。

  袁隗冷冷道:

  “陛下这个侍中寺一设立,嘿,不管是咱们还是那些死太监,全都成了任凭陛下操控的傀儡玩物了。”

  袁逢脸色也很难看。

  好不容易混了一个三公,本想着能让袁氏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现在倒好,侍中寺一出,十常侍和世家同时被架空。

  袁逢这个司空,和之前的历任司空相比,权力小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袁逢闷闷开口。

  “你是没看到侍中寺那些出自鸿都门学泥腿子的嘴脸,尚书台这边发出去的政策,各种吹毛求疵,动不动就审议不通过封驳回来。”

  “真是小人得志,混账之极!”

  袁术突然开口道:

  “尚书台不是十常侍主导的么?封驳回来,最生气的也应该是十常侍,父亲和叔父何必如此郁闷?”

  袁隗和袁逢同时怒视袁术,把袁术吓了一大跳。

  袁隗怒道:

  “你小子懂个屁!宦官就是陛下的奴才,他们只需要当好陛下的狗,再怎么样也能滋润地活下去。”

  袁逢冷冷道:

  “但我等世家,一旦被鸿都门学那些泥腿子给取代,假以时日,所有世家都得家道中衰,只能滚回地里去耕田了。”

  袁绍闻言一呆,道:

  “这岂不是说,我等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袁隗缓缓点头。

  “必须要联络天下其他世家大族了。若是再让陛下这么倒行逆施下去,大汉危矣!”

  袁逢道:

  “隗弟,你如今空闲时间颇多,尽早去颍川拜访一下荀氏、陈氏,还有司马氏、孔氏等其他大族。”

  “绝对不能再让十常侍和鸿都门学的泥腿子们继续猖狂下去了!”

  袁术咦了一声,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和叔父。

  “咱们袁氏要走上前台了?”

  袁逢袁隗表情凝重。

  良久后,袁隗叹了一口气。

  “不是我等想要对抗陛下,是陛下不给我等士族活路啊!”

  就在此时,门被敲响。

  “家主,河北邯郸十万火急密信!”

  这封信很快被拆开,袁逢袁隗传阅完毕,表情都有些微妙。

  “太平道图谋造反?”

  袁逢沉吟片刻,试探性地开口。

  “或许,是个机会?”

  袁隗长出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是个绝佳良机!”

  袁逢道:

  “那我等应该……”

  袁隗微微一笑。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既然有人想要造反,那我等当然要帮一下这个张角。”

  “就让太平道闹吧,闹得越大越好!”

  “呵呵呵,我倒要看看,等太平道席卷天下之时,陛下还怎么去搞他的鸿都门学,还拿什么来取代我等士族!”

  袁逢表情舒展,哈哈大笑起来。

  “真是天助我也!”

  “河北之地,我袁氏可是有不少门生故吏呢。”

  “正好,这一次就让我们帮太平道点一把火,让他烧得越旺越好!”

  袁逢袁隗放声大笑,笑声传出书房,震动空气,让外面院子之中的鸟儿受到惊吓,纷纷振翅飞起,四散而去。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将三个儿子带到了御书房。

  “都看到了吧?”

  听着李世民的话,李承乾、李泰、李治各有所思。

  “说说你们的想法。”

  听着李世民的话,李承乾生怕李泰会抢话,于是就第一个开口。

  “袁氏家族,狼子野心,若大唐有此臣子,应当早日诛灭!”

  李世民皱了皱眉,脸上闪过一丝失望,又看向李泰。

  李泰素来擅长察言观色,见李承乾的回答并不讨喜,立刻道:

  “儿臣以为,不仅仅是袁氏,所有的门阀都是如此,必须要坚决打压之!”

  听到李泰的回答之后,李世民的表情和缓不少,显然还算满意。

  接着自然便是李治。

  李治并未立刻开口,而是沉吟许久,表情显然颇为迟疑。

  李世民淡淡道:

  “为善,都等你呢。”

  李治深吸一口气,轻声道:

  “儿臣以为,门阀为祸皇权,应将天下门阀尽数诛灭!”

  李治话音落下,李承乾和李泰同时一惊。

  这个李治,杀心如此之重?

  李承乾立刻道:

  “九弟,你这是什么话?”

  “父皇素来以仁慈宽容著称于世,你却在这里蛊惑父皇杀人?”

  李泰冷冷道:

  “九弟,我们皇族也是出身于门阀大族陇西李氏,你这种话,难道是要让我们自己掘了自己的根?”

  面对着两名兄长的群起而攻之,李治并不畏惧,而是据理力争。

  “我李氏虽出身于士族,但既然已经是皇族,那就不再是士族。”

  “皇族有皇族的利益,凡事不可能只考虑士族!”

  李世民伸手敲了敲桌子。

  “好了,都听朕说。”

  正在争吵中的三人乖乖地闭上了嘴巴。

  李世民淡淡道:

  “为善的话是对的,门阀是所有皇帝必须要除掉的对象。”

  李承乾吃惊道:

  “可父皇,如今朝堂之中全是门阀子弟,地方上门阀更是根深势大,怎么可能除掉呢?”

  李世民呵呵一笑,淡淡道:

  “尔等应该都听朕说过一句话。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三人同时点头。

  李世民淡淡道:

  “那尔等有没有想过,朕为何在这句话里,没有提到过‘臣’呢?”

  李承乾和李泰表情一滞。

  李世民平静开口。

  “因为臣,和君、民之间,从来都不是一条心的。”

  “臣子,往上,想要更多地从君王手中获得权力。往下,想要更多地剥削民众,获得更多的经济、土地利益。”

  “臣这个阶级,自诞生以来,最擅长的就是内耗。”

  “国家强大了,君王名垂青史,百姓生活好过,对君和民都是有益的。”

  “国家衰落了,君王被骂昏君,百姓日子难过,对君和民都有害处。”

  “故而,君王和百姓永远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但臣,不同。”

  “臣子,国家强大之时,当然也能分润到利益。”

  “可一旦国家开始衰落了呢?臣子同样也能通过更残酷的压榨百姓,更凶猛的争夺君王权力来获得利益。”

  “了不起,就改朝换代嘛!换个皇帝和朝代,又能如何?”

首节 上一节 40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