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379节

  “咱们才用了没两个月,太后能相信这些话吗?”

  此时,在窦武身旁,有人开口道:

  “还请大将军尽管放手施为,袁氏必定鼎力相助!”

  窦武闻言,将目光转向此人。

  【袁隗,大鸿胪。】

  窦武见袁隗这么说,心中顿时大定,笑道:

  “若得袁氏之助,何愁大事不成!”

  “好,既然如此,那本将军这就动手,写一份奏章给太后,让太后下旨处死曹节王甫等人。”

  陈蕃愣了一下,开口道:

  “大将军,此乃机密之事,如何能通过奏章去陈述呢?若是被王甫曹节等人发现奏章,岂非坏事?”

  “还请大将军找个时间,你我和袁大人等国之柱石一同入宫面见太后,如此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袁隗闻言,也对陈蕃的意见表示赞同。

  窦武摇了摇头,正色道:

  “大汉自有法度在此。之前诛杀管霸苏康,不也是通过上奏章,然后太后召见,最后才将其明正典刑的么?”

  “放心吧,有山冰等人在,此事万无一失。”

  陈蕃闻言,只能作罢。

  反而是袁隗,听到窦武这番话之后愣住了,苦苦相劝。

  但窦武就是不听。

  袁隗怒道:

  “若如此,那此事便与老夫无关,告辞!”

  说完,袁隗拂袖而去。

  洛阳城中,有两处袁府,相邻而立,蔚为壮观。

  袁氏,乃是大汉有名的士人家族。

  自袁安出任司徒起,其子袁敞出任司空,孙子袁汤出任太尉。

  司徒、司空、太尉,合称“三公”。

  故而,袁氏已经是“三世三公”,真正大汉的顶级权贵家族,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到袁隗这一代,则是第四代。

  袁隗如今是九卿之中的大鸿胪,袁隗的哥哥袁逢则是九卿之中的太仆,两人都有可能更进一步成为成为三公。

  到时,袁家便是“四世三公”!

  袁隗回到家中,便看到两名年轻男子正在怒目而视。

  其中年纪较轻的男子大骂道:

  “袁绍,尔这个庶子,也敢对老子用这种眼色?信不信等会爹回来了,老子让爹把你赶出家门!”

  另外一名稍微大一些的年轻男子怒道:

  “袁术,你别欺人太甚!”

  袁隗心烦意乱,喝道:

  “你们两个在闹些什么,都给老夫闭嘴!”

  两个侄子被袁隗一番臭骂,灰溜溜地低下了头。

  袁隗哼了一声,冷冷道:

  “等会老夫要和兄长议事,尔等随老夫去书房旁听一下。”

  片刻后,大汉太仆卿袁逢推门而入。

  “隗弟,你和大将军他们商议得如何了?”

  袁隗深吸一口气,看着袁逢,正色道:

  “兄长,窦武此人优柔寡断,恐怕难以成事。”

  “我等这一次还是不要参与其中了。”

  袁逢有些惊讶。

  “窦氏权倾朝野,又有太后坐镇宫中,怎么可能成不了事?”

  “隗弟,你这恐怕是搞错了吧?”

  一旁的袁术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开口了。

  “父亲,叔父,这些宦官都该死,咱们袁氏既然是天下士人领袖,必须出手干掉他们才是!”

第192章 第二次党锢之祸前奏,刘宏对傀儡身份非常不满!

  袁隗闻言,瞪了袁术一眼。

  “大人说话,有你什么事?旁听便是,休得废话!”

  袁术讪讪低头,但脸上明显还是不服。

  袁逢沉吟道:

  “隗弟,为何突然退出,就因为不看好窦武?”

  袁隗缓缓点头,道:

  “正是。我袁氏如今乃是士人领袖,即便窦武成功,他也依然还是要依靠袁氏合作。”

  “若窦武失败,我袁氏加入其中,反受其害。”

  袁逢点了点头,道:

  “明白了,那就这么办吧。”

  等袁逢离去之后,袁隗松了一口气,看向袁绍。

  “本初,你这段时间便在洛阳城中多多结识一些士人朋友。”

  “但也要切记,和之前的党人保持距离,以免被牵扯其中。”

  袁绍低头道:

  “谨遵叔父教诲。”

  袁绍虽是袁隗庶子,但如今已经过继给了袁隗大哥袁成。

  从法理而言,袁绍已然是袁隗的侄子。

  等袁绍离开之后,袁隗又瞪了一眼袁术。

  “你总是和本初吵什么?大家都是一家人,将来自当守望相助,关系搞那么僵作甚?”

  袁术明显也是有些委屈,道:

  “父亲,您是不知道,他总喜欢出风头,我看着他就烦!”

  袁隗没好气地敲了一下袁术的脑袋。

  “本初性情喜欢交友,你是第一天才知道?”

  “你且好生在家低调行事,若是将来他出了什么事情,袁家不还是得你来挑大梁?”

  袁术闻言顿时大喜。

  “父亲是想要弄死他吗?”

  袁隗无可奈何地翻了一个白眼。

  “家族总要一明一暗,本初在明你在暗,自然可保袁氏无忧,懂了?”

  “你将来好好和本初相处,不要再说这些混账话了!”

  看到这里,汉武帝啧了一声。

  “这个袁隗,倒是一个明白人。”

  古往今来,多少聪明人就是因为不知道低调,被人反攻倒算,家破族灭。

  刘据皱眉道:

  “这些士人家族势力颇为庞大,竟然连朝廷之中掌权的大将军都如此臧否,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啊,父皇。”

  汉武帝嗯了一声,淡淡道:

  “看来刘秀重建的这个汉室,确实是承继了朕的风格。”

  说着,汉武帝也若有所思。

  汉武帝之前,朝廷的斗争,以外戚、藩王、勋贵之间的相互纠缠为主。

  在汉武帝上台之后,利用“推恩令”彻底让七国之乱后本就苟延残喘的藩王退出了政治舞台。

  随后,又大力打击勋贵,让汉初开国沛县集团后代们基本淡出。

  紧接着,汉武帝建立中朝,架空了丞相。

  最后,又提拔了董仲舒,利用“天人大一统”的理论将儒家士人抬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

  如此种种,成功让所有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身上,奠定了前所未有的权威。

  只是看到现在,汉武帝发现,士人集团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好摆布的。

  从盘点视频来看,以袁氏为代表的士人家族,明显已经成为了朝堂之中一股强大的势力。

  甚至有底气超脱于朝堂党争,笃定双方都要拉拢自己!

  汉武帝皱眉,陷入沉吟。

  西汉世界之中,刘邦哟了一声。

  “这个袁氏,还真是好大的口气。谁赢了都要拉拢他,啧啧啧。”

  萧何也是有些惊讶。

  “袁氏头戴儒冠,看来是儒家士人。没想到儒家在后来的大汉竟然能成为主流?”

  刘邦哼了一声,颇为不满。

  “儒家那些老东西,整天就是满嘴喷粪,还想要教育朕怎么当皇帝?”

  “笑死,这个世界上也就嬴政那老小子有资格教朕当皇帝,区区几个酸儒也配?”

  “朕当初就该多撒几泡尿,让天下的酸儒们好好照照镜子才是!”

  群臣闻言,表情都是颇为微妙。

  能把大儒的儒冠拿来当尿壶的,咱们这位陛下估计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首节 上一节 37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