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350节

  赵普干巴巴地笑了一声,道:

  “大唐强则强矣,但穷兵黩武,最终的后果就是灰飞烟灭。”

  “只有像咱们大宋一样,以文御武,方能持久!”

  群臣顿时振作起来,纷纷附和。

  “啊对对对,是这个道理。”

  “这大唐就是野蛮人,咱们大宋是文明人,不可一概而论!”

  赵匡胤听着这番话,心情自然是好受了不少。

  但过了片刻,他还是忍不住道:

  “若是有这样一支军队,朕恐怕只需要一场战争就灭掉辽国了吧?”

  话语之中,充满了浓浓的羡慕。

  辽国,当年只不过是大唐麾下的一条走狗罢了!

  如今,却趁着大唐的衰败在北方崛起。

  若不是大宋通过金幕获得了火枪和火药的制造技术,之前那场战争能不能顺利击败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还真不好说了呢。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有些惊讶。

  “想不到,这史思明的叛军,竟然还有这种战斗力?”

  在场的唐初群臣也是相当惊讶的。

  李孝恭道:

  “官军屡战屡胜,战力和香积寺之时并无太多差距,充其量就是士气差了一些。”

  “但史思明部怎么也有和香积寺之时一样的战斗力,真是奇怪。”

  被提拔为宰相的杜如晦突然开口道:

  “史思明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负责替安禄山镇守范阳老巢,那这支军队之中肯定也有着充足的精锐。”

  “加之在过去大唐和叛军的历次战争之中史思明也没怎么参与,故而他的部队是叛军之中最强的,也不意外了。”

  杜如晦这么一说,众人不由恍然大悟。

  裴寂一拍大腿,道:

  “是这个道理。只可惜李亨陛下的计划失败,若是能通过内应杀掉史思明,那邺城安庆绪就不足为患了。”

  李渊撇了撇嘴,没有开口说话。

  李亨那个计划,一看就是过于天真。

  怎么可能成功?

  李渊闷闷开口。

  “朕发现了,李隆基和李亨这对父子,全都是内斗内行外战外行!”

  “每次只要和敌人斗志,就一定会拉了裤裆,简直离谱之极。”

  听着李渊的这番无奈吐槽,大殿之中的许多人差点就笑出声来。

  李亨李隆基再怎么样也是大唐的皇帝,这些臣子们当然是不敢吐槽的。

  但李渊作为大唐开国老祖宗,吐槽这些后代当然也是无所顾忌。

  见众人这般模样,李渊越发无奈,叹息道:

  “尔等想笑就笑吧。”

  先是裴寂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很快,大殿之中都充满了调侃的笑意。

  李渊自己也气乐了,摇了摇头。

  “朕只希望,这一次的邺城之战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话音刚刚落下,画面就已经一转。

  一支唐军从南方而来,开始渡河。

  领兵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唐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注视着战场,沉声对着一旁的部下道:

  “史思明的主力和其他几位节度使拼杀,已然损失惨重。”

  “我军此刻加入战场,一定要用最坚决的态度发动突击!”

  “只要击溃了史思明摆在最前方的这最后两三万主力军,此战必胜无疑!”

  听着郭子仪的安排,诸多大唐将士也是士气旺盛,开始渡河。

  便在此时,镜头突然急速拉远。

  只见在北方的天际,突然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烟尘。

  这烟尘迅捷而来,短短几分钟,就遮蔽了整座战场!

  看到这一幕,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同时动容。

  秦始皇吃惊地盯着金幕,过了好一会才道:

  “不会吧?”

  正在抠脚的刘邦动作突然僵硬,过了好一会才道:

  “又来?”

  刘秀啊了一声,震惊不已。

  “这不是……”

  赵匡胤想起了什么,嘿嘿一笑。

  “是这里了,没错!”

  朱元璋表情颇为古怪,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朱棣那个空荡荡的太子宝座。

  【就在这决定性的时刻,一股突如其来的北风,席卷了整个战场。】

  金幕之中,狂风呼啸,昏天暗地,视线之中全是泥沙尘土。

  唐军从南而来,正面对着大风。

  在这天地之威面前,任凭再怎么精锐的军队,也只能溃散!

  而在另外一边,史思明也是大惊失色,刚刚下令撤军,又回过神来,欣喜若狂地发出了大叫。

  “这大风乃是天助我也!”

  “快传令下去,全军出击,能杀多少唐军就是多少唐军!”

  史思明一声令下,士气大振的叛军,开始紧追不舍!

  一时间,唐军被打得大败,尸横遍野。

  【突如其来的大风改变了一切,原本濒临绝境的史思明部反败为胜,将数倍于己的唐军打得大败。】

  看到这里,贞观世界的大唐皇宫之中,一片鸦雀无声。

  李世民脸色铁青,半晌之后一声无奈叹息。

  “活见鬼了,又是这个大风!”

  群臣也是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荒谬之感。

  这大风,只要是看过之前盘点视频的,都有印象!

  在朱允炆那一部盘点视频之中,朱棣就是利用三次大风相助,三次击败了南边的大明朝廷兵马!

  只是当时的贞观群臣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一天,还能看到自家大唐的军队,以同样的方式被叛军击败。

  程咬金摸了摸鼻子,道:

  “朱棣的那三次作战也是在黄河以北,邺城也在黄河以北,看来河北地这个地方的北风,是真邪门了!”

  李绩苦笑一声,道:

  “看来,今后在河北地作战,还是得注意这天气才行啊!”

  贞观朝诸多将军连连点头。

  牛进达瓮声瓮气地开口。

  “这大风每一次都是从北边而来,若是从南往北攻,一旦碰到大风,根本就顶不住!”

  李世民闻言,也是有些后怕。

  之前李世民征服窦建德,平定刘黑闼,两次在河北地作战时,都没有碰到过这诡异的北风。

  若是碰上了,李世民的不败金身恐怕还真就要破掉!

  事实上,不仅仅是李世民在感慨。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也忍不住开口道:

  “还好之前朕派徐达常遇春北伐的时候,没碰上过这种妖风!”

  群臣同样是一脸庆幸。

  “这般天地之威,变幻莫测,全无规律可言。”

  “只能说是天佑华夏,天佑大明!”

  朱高炽倒是往深里想了一层,开口道:

  “父皇,或许咱们可以让河北各地的官府记录一下每年刮风的日期和风向,将来可能会派上用场!”

  朱元璋点了点头,突然又惊醒过来。

  等等,大明的京城现在是在长江这边的应天府(南京)啊。

  将来有敌人打过来,那肯定也是从北往南打,而大明只能是从应天府出兵向北抵抗。

  这样一来,大明记录的资料,岂不是对大明朝廷毫无用处,反而对大明的敌人有用?

  朱元璋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大殿之中的大明文武百官也傻眼了。

  过了好一会才有人道:

  “要不,咱们还是别记录这资料了?”

  就在这一片沉默之中,朱高炽突然灵机一动。

  “其实皇爷爷可以考虑一下迁都北平啊。”

  “迁都到了北平,大明将来往南打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平定叛乱之类。”

  “北平已经是河北地的最北方了,就算是在北平城外作战,北风吹过来也是对大明有利的!”

  朱元璋闻言,不由哭笑不得。

  就为了这个莫名其妙的妖风,大明就要迁都北平?

首节 上一节 350/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