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347节

  “各位大人,夜来本村何事啊?”

  杜甫听出这是老妪的声音,心中不觉一动。

  “大人?听起来是官府中人,我倒是不能轻举妄动了。”

  他小心翼翼地站在窗边,透过缝隙朝着院门处看去。

  一名身着官帽的吏员,带着几名随从,举着火把走了进来。

  那吏员怒气冲冲地对着老妪喝道:

  “尔家老王呢?让他滚出来,之前说了今日要派出五十名青壮应征入伍,他为何不能做到?”

  “你可知县令大人震怒,尔等会是什么下场?”

  老妪表情惊慌,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大人有所不知,老妪家中三个儿子,都已经全部前往邺城服役了呀。”

  “前些日子,小儿子派人传回家书,说他的两个哥哥都已经……”

  说着,老妪忍不住哭了起来,极为伤心,令人动容。

  那小吏面无表情地看着老妪,冷冷道:

  “少说废话,叛军乱起,这中原之地,谁家没死过几个人?”

  “如今上官命令下来,尔等做不到,那我只能拿尔等是问!”

  杜甫听到这里,心中怒气不由上涌,直接开门走了出去。

  “阁下,这位老妇已然承受丧子之痛,你又何必如此冷嘲热讽?”

  小吏看到杜甫先是一惊,随后眼睛一亮。

  “好啊,没想到尔等竟然还在家中私藏青壮不去服役?”

  “来啊,给我把他拿下,押去前线大营!”

  杜甫心中一惊,立刻拿出文书,喝道:

  “我乃邻县官吏,奉命前往洛阳公干,尔等可不要乱来!”

  小吏接过杜甫手中文书,皱眉片刻,非常不情愿地挥了挥手。

  “好了,这位确实是杜大人,尔等都散了。”

  看着几名随从散开包围,杜甫心中一松,又对着小吏道:

  “我今日投宿于此,觉得这位王老……太,确实是个好人,阁下又何必为难她呢?”

  他知王老翁逃跑必有内情,故而言语之中刻意避免提及。

  小吏露出无奈表情,对着杜甫倒起了苦水:

  “杜大人,你是有所不知啊,如今叛军乱起,四处都要打仗征兵。”

  “咱们县这边,九名节度使,各个都派人过来要人、要钱、要粮!”

  “您想啊,节度使大人,那一个个都是天上的大人物,咱们县的县令敢违逆吗?”

  “我等也是奉命而为,还请杜大人不要阻拦我等。”

  “若是我这一次不能满足县令大人的要求,那么我也是要有大麻烦的。”

  “大家都是官场同袍,还请杜大人通融一二。”

  杜甫闻言,不由默然。

  节度使,对于眼前的杜甫而言,何尝又不是天上的大人物呢?

  杜甫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阁下应该也看到了,这村正家里确实无人,还请到其他地方去征兵吧。”

  小吏闻言,不由迟疑。

  就在此时,那老妪突然开口。

  “若是大人不弃,老身愿意跟随大人从军。就算不能上阵杀敌,在营地之中给大军煮些餐食,做些洗衣服的活计还是可以的。”

  “还请大人放过我家老王吧。”

  听着妇人的苦苦哀求,小吏皱眉片刻,视线扫到杜甫,露出极不情愿的表情。

  “罢了,那尔就速速跟我前往邺城大营,走快些,说不定还来得及给大军煮明日朝食!”

  老妪跟着小吏等人离开,院子之中重新变得安静下来。

  杜甫看着砰一声关紧的大门,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

  但最后,他只是长长地叹息一声,转身回到了屋子里。

  天亮了。

  眼圈通红的杜甫走出房间,牵马准备离开。

  一个声音响起。

  “多谢杜大人昨夜搭救之恩。”

  杜甫愣了一下,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昨夜消失的王老翁,又出现了。

  杜甫看着王老翁,表情极度复杂,想要说些什么,痛斥一番这个抛下妻子独自逃跑的懦夫。

  但最终,杜甫只是叹息一声,从袖子之中又拿出了一锭银子,交给老翁。

  “保重。”

  在老翁千恩万谢之中,杜甫策马离开。

  画面一转,杜甫坐在黄河的渡船上,思绪万千,提笔在桌案上写下了一首诗。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

  良久,杜甫丢下手中毛笔,一声长叹。

  “这乱世,究竟何时才能重归宁静?”

  听着杜甫的叹息,金幕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尽皆默然。

  朱元璋也是一声长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等了好一会,朱元璋突然皱眉,道:

  “朱棣那臭小子呢?”

第181章 邺城之战,直接让历朝皇帝都无语了!

  朱高炽赶忙开口道:

  “皇爷爷,爹他不是前几天刚刚出征蒙古了吗?”

  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

  就在前几天,朱棣和蓝玉率领着一支大军,浩浩荡荡地北伐去了。

  这一次北伐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消灭鞑靼,第二个是消灭瓦剌。

  蓝玉率领的右路军自大宁出发,负责鞑靼方向。

  朱棣率领的左路军从山西大同出发,负责瓦剌方向。

  朱元璋哼了一声,看着朱高炽道:

  “既然你爹不在,那就由你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朱高炽:“……”

  朱高炽思考了一会,非常认真地开口道:

  “皇爷爷,孙臣觉得,对于华夏的老百姓来说,和平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朱元璋嗯了一声,道:

  “那你觉得,要如何才能获得和平呢?”

  朱高炽道:

  “孙臣觉得,应该要对内休养生息,对外止兵戈休战,这样老百姓自然就能获得和平了。”

  朱元璋呵呵一笑,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对这个答案的点评。

  “愚蠢!”

  朱高炽顿时呆滞。

  朱元璋抚着胡须,淡然道: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你只要弱小了,敌人就会来侵犯你。看了这么多期盘点视频,难道心里还没点数吗?”

  “真正的和平,从来都不是靠忍让获得的,而是靠强大的武力!”

  “就好像如今的大明,谁来敢侵犯大明?他们不敢,是因为大明和朕喜欢不动兵戈吗?”

  “不,是因为他们知道朕的大明无比强悍,只要敢侵犯大明,大明的大军分分钟就会把他们给踏平了!”

  朱高炽目瞪口呆,心中的想法显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喃喃自语。

  “强大,才有和平?”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着朱高炽语重心长地开口。

  “你的庙号是仁宗,足以证明你确实不喜欢打仗。”

  “但军队这种东西,从来都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不喜欢打仗可以,但一定要对军队多加训练,要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不然,就会像盘点视频之中的土木堡之变一样,大明本来才是更强的一方,却被瓦剌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难道你还想要让你的孙辈,你的后人因为你所谓的不动兵戈,承受土木堡之变那样的苦难吗?”

  “朱高炽,皇帝可以仁慈,但也必须在关键时刻提得动刀,打得了仗!”

  听着朱元璋的当头棒喝,朱高炽浑身发抖。

  “多谢皇爷爷教诲,孙臣明白了。”

首节 上一节 347/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