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31节

  “朕觉得,这个朱棣,和朕是同道中人。”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微微一笑。

  “这朱棣,倒是有些意思。”

  赵光义皱眉,开口道:

  “朱棣依靠的,只不过是燕云十六州之地罢了。从济南之战就可看出,终究无法和朝廷正统相提并论,想来败亡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赵普不紧不慢地开口。

  “晋王,老夫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朱棣和咱们大宋可不是一个时代的,就算朱棣能成功,又不代表大宋会输给辽国,你何必如此害怕朱棣成功?”

  赵光义大怒,盯着赵普。

  “赵普,你分明就是意有所指,想要灭我们大宋的威风!”

  “我早看出来了,你就是被契丹人吓破了胆子,所以一直阻挠大宋北伐契丹!”

  赵普冷笑一声。

  “真是笑话,我什么时候阻止大宋北伐了?如今南方尚未平定,南唐吴越南汉都还存在,不先灭了南边那些诸侯小国就北伐,这就是走当年李存瑁的道路,自取败亡!”

  赵匡胤见两人争吵起来,不由头疼。

  “好了好了,你们都闭嘴吧。”

  大隋世界。

  隋文帝杨坚坐在皇位之上,安静地注视着金幕。

  这位篡夺北周,统一南北朝的大隋开国大帝,如今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白发苍苍。

  但那股君临天下,不怒自威的气势,依旧扑面而来,令人心生敬服。

  在杨坚身边,是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以及宰相杨素。

  杨坚长出一口气,淡淡道:

  “看到现在,尔等有何说法?”

  太子杨勇忙道:

  “儿臣觉得,朱允炆乃是正统皇帝,那朱棣区区藩王,竟妄图争夺大统,取死之道,必败无疑!”

  说着,杨勇恶狠狠地瞪了一眼晋王杨广。

  杨勇心中清楚,杨广这个亲弟弟,觊觎太子之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杨广将杨勇目光尽收眼底,心中却在冷笑。

  大哥,就你这种喜怒形于色的城府,也想和我玩?

  杨广故意等两个弟弟都开口说完,这才最后一个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觉得,此战尚在五五开之数。”

  “不过这金幕之中将朱允炆盘点为败家子,想必朱棣最后还是会成功的。”

  宰相杨素笑了一声,道:

  “晋王所言颇有道理,老臣也是这么想的。”

  杨坚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杨勇,眼底闪过一丝失望。

  这个大儿子,竟然连这么基本的东西都没注意到?

  而且,还当着朕的面,对自家兄弟态度如此恶劣。

  将来等你杨勇登基,其他几个弟弟还能有好果子吃吗?怕是活着都成问题了!

  杨坚叹了一口气,道:

  “勇儿啊,你要多学一下你二弟,懂吗?”

  杨勇闻言,只能无奈领命。

  眼底,闪过一丝狠厉。

  这杨广,又在父皇面前给本宫难堪?

  等着!

  但杨勇却没发现,他的这番神态,被自家父皇杨坚尽收眼底!

  视频继续播放着。

  【朱棣吸取济南之战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声北击南”,假意率领大军北伐辽东那些忠于京师的明军,却暗中派人在直沽修建浮桥。】

  【等明军信以为真,开始朝北平方向追击的时候,朱棣突然率领燕军骑兵主力南下,借助浮桥的帮助,仅用两天时间奔袭数百里,直扑沧州。】

  【此时盛庸率明军主力在外,沧州仅有徐凯率少部分兵力驻守,朱棣用两天时间顺利攻克沧州,首战告捷。】

  【盛庸听闻沧州失守,立刻率明军主力南下,寻找燕军决战。】

  【朱棣此刻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没有选择在河北和明军决战,而是马不停蹄,率领燕军继续南下,直扑山东!】

  看到这里,大汉世界之中的刘邦忍不住一拍大腿。

  “娘的,这朱棣刚刚还以为是项羽呢,现在怎么又有点韩信的意思了?”

  众所周知,韩信这家伙,最喜欢的就是出奇制胜。

  背水一战,那就是韩信的代表作。

  当时的韩信,明明可以摆开阵势真刀真枪的和对面赵军决战,但韩信偏不!

  韩信就是要先渡河,把所有人都带到死地,然后告诉大家,往后退没活路,只能被河水淹死,拼吧!

  朱棣攻克沧州之后不往北反而往南,朝着明军腹地而去,不就是要把燕军主力带到绝路,然后殊死一搏?

  这简直不要太韩信!

  陈平也震惊了。

  “这朱棣果然是有勇有谋,难怪能把朱允炆打成盘点之中的败家子。”

  曹参也忍不住道:

  “看来这一次,应该是朱棣能获胜了。”

  萧何默然片刻,突然开口道:

  “倒也未必。”

  刘邦好奇道:

  “何以见得?”

  萧何摸着胡须,缓缓道:

  “盛庸比起耿炳文和李景隆还是要强太多了,明军重新集结之后,实力依然胜出燕军。”

  “除非朱棣能彻底断绝明军粮道,让明军不战自溃,不然臣依然还是不看好朱棣。”

  刘邦一拍大腿,笑道:

  “老萧啊,要是张子房在这里,恐怕他可不会像你这么说。”

  张子房,也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那个张良,前些年就已经死了。

  萧何微微一笑,道:

  “臣倒是觉得,若是张子房还在的话,他一定会赞同臣的意见。”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到这里,也是面露惊奇,忍不住看了一眼朱棣。

  “老四,你这个战术倒是有点意思,说说,你怎么想的?”

  朱棣张口结舌。

  父皇,那又不是现在的我,那是以后的我啊!

  现在的我,怎么知道以后的我是咋想的?

  人是会变的好吧!

  更何况,金幕之中选的都是关键节点来播放,整个双方交战时候的情报来源,粮草数量,燕军和明军具体的兵马分布和战斗力等东西,压根就没有呈现出来。

  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情报的重要性。

  少了这么多情报信息,现在的朱棣压根就没办法做出判断!

  但朱元璋提问,朱棣又不敢不回答。

  于是朱棣搜肠刮肚的想了一会,硬着头皮开口道:

  “不瞒父皇说,儿臣应该是想要学那韩信,走背水一战的路线。”

  朱元璋缓缓点头。

  “朕觉得也是。”

  朱允炆在一旁,壮着胆子开口。

  “皇爷爷,您觉得这一战的结果如何?”

  朱元璋表情复杂地看了一眼朱允炆,良久之后长叹一声。

  “都是大明的军队,都是朕的臣子,朕的将士。”

  “这一战的结果,朕不愿意去想!”

  大殿之中,一片沉默。

  金幕之中视频播放着。

  【朱棣抵达山东后,分兵临清、大名、东阿、东平等地,务求断绝盛庸率领明军的粮道。】

  【盛庸得到情报之后,决定将计就计,在东昌一带和燕军主力进行决战。】

  【明军多路而来,阻断朱棣各条向北退路。】

  【经过两个月的袭扰,朱棣认为断绝粮道计策基本成功,便率军进抵东昌,准备一雪前耻。】

  画面一转,到了东昌野外。

  明军旌旗招展,气势惊人。

  燕军精骑如云,同样不落下风。

  犹如狂雷般的鼓声敲响,明军三路齐出,用步兵大举压上。

  朱棣一身戎装,表情冷厉。

  “诸将士,随俺来,先破南军左翼!”

  话音落下,朱棣本人立刻策马而出,率先冲锋。

  燕军骑兵士气大振,跟随着朱棣一同冲锋陷阵。

  蹄声震动四海。

首节 上一节 3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