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306节

  “最重要的是,九大节度使应该共计九人,而不是像安禄山这般,一人独领三镇节度使官职,导致整个东北边军都落入安禄山的掌控。”

  “请父皇试想,若是东北三镇节度使共有三人,相互牵制,那安禄山还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就横扫整个河北,进逼洛阳吗?”

  李治一口气将这番话说完,随后毕恭毕敬地朝李世民行礼。

  “只是儿臣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还请父皇斧正。”

  李世民闻言,有些惊讶。

  李治如今只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少年,竟然就已经能有如此见地?

  在场的贞观群臣,同样也对李治刮目相看。

  看到之前的盘点视频片段,其实有很多人是想不明白的,为何李世民最后会选择李治,为何是李治给大唐打下了历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图。

  但现在,看到李治这般表现,便有不少人心中涌起“原来如此”的情绪。

  李承乾和李泰在一旁听着,面面相觑。

  李泰咬着牙,轻声自语。

  “不过是拾人牙慧。”

  李承乾冷笑一声。

  “那怎么不是你在父皇面前说的这番话?”

  李泰对李承乾怒目而视,李承乾毫不示弱,直接瞪了回去。

  本宫当不了皇帝,那也不可能是你李泰来当!

  李世民的笑声,让两人的注意力同时转移。

  “好,很好。为善啊,你今天的话,朕很喜欢。”

  李世民高兴地看着李治。

  “能有这般想法,就比盘点视频之中你杀死阿史那社尔的行为要强太多了!”

  李治闻言,不由微微汗颜,道:

  “父皇谬赞了,儿臣也是在看了盘点视频之后,才有此感悟。”

  “之前的儿臣,确实是在想法上有所偏差了。”

  李世民心情大好,夸了李治一通。

  但目光转回金幕之后,这位大唐贞观大帝,就又有些笑不出来了。

  金幕之中,一座桥梁正陷入熊熊大火。

  【叛军在抵达洛阳城后,迅速展开了进攻。】

  【封常清先是率领亲卫,在城外击退了叛军斥候先锋。】

  【随后叛军继续增加兵力,封常清自知手中数百亲卫根本无法抵挡,于是便率军退入城中,并烧毁了洛阳城东的河阳桥。】

  画面之中熊熊燃烧的那座大桥,便是大唐洛阳城连接东方的主道必经之路,河阳桥。

  看到这里,贞观世界之中的不少大臣,顿时发出低声惊呼。

  “连河阳桥都烧了?这要是重建,不得来个三五年?”

  “算了吧,都这种时候了,还顾得了什么重建呢,能守住就不错了。”

  果然,画面一转,叛军拖出许多舟船,迅速渡河。

  安庆绪骑马立于河边,看着对岸的洛阳城头,发出一声冷笑。

  “封常清那个家伙,怕是在西域杀那些没脑子的胡人,把自己的脑子也杀没了!”

  “区区一座桥梁,也能阻挡我们的脚步?”

  “传令下去,渡河之后即刻攻城,不要给封常清任何一点反应时间!”

  诸多舟船迅速靠岸,叛军士兵纷纷从船上跳了下来,很快集结成阵,朝着洛阳城冲锋而去。

  此刻洛阳城墙之上,无数道身影挤挤挨挨,高声喧闹。

  “哇,大家快看,是叛军!”

  “快射箭啊,射死他们!”

  “射个屁,要等长官号令!”

  “哦对,我的长官呢,叫什么名字来着?”

  就在这一团慌乱之时,突然又有人大叫。

  “他们要上来了!”

  一架架云梯被架到城头,随后成群的叛军士兵开始迅速攀登。

  这群来自大唐东北边军,多年和诸异族交战的叛军精锐,无论是战斗力还是组织度,都远胜洛阳城中这些老百姓所组成的乌合之众!

  洛阳城上的守军甚至都来不及做出反应,第一波叛军就已经登上了城头。

  随后,便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叛军士兵人人争先个个奋勇,手中刀剑齐下。

  洛阳大唐守军乱成一团,有想要上前拼命的,有想要退后跑路的,也有被吓傻了就只会愣愣地站在那里的。

  直到最前方的一群守军都被屠戮殆尽,剩余的人才终于反应过来,一声发喊,开始夺路而逃。

  【仅仅半个时辰的时间,叛军就攻克了洛阳城东面和北面四座城门,旋即入城。】

  安禄山的车舆此刻,才刚刚抵达洛阳城外!

  看着面前洞开的城门,安禄山哈哈大笑,肥胖的大肚子上下颤抖着。

  “儿郎们,杀进去,屠了那些该死的狗官,女人和财宝都是我们的!”

  无数叛军士气大振,挥舞着旌旗,犹如一股洪流,蜂拥入城。

  洛阳城内,很快就冒起了浓烟。

  城西,封常清率领着一支军队,正在快速离开。

  一名官员从城里冲出,抱住封常清的马腿,大叫道:

  “封将军,你难道就这么走了,洛阳城里可是还有百万民众啊!”

  封常清闻言,羞惭无地,咬牙道:

  “是我高估了中原士卒的战斗力,事已至此,若不撤退,就只能全部死在这里!”

  官员大叫道:

  “洛阳城里的老百姓该怎么办!”

  封常清默然半晌,缓缓摇头。

  “眼下已经不再是洛阳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大唐都可能会灭亡!”

  说完,封常清对着身边残部大吼道:

  “快走,撤回潼关去,那里还有足够的兵马。”

  “只要守住潼关,不让叛军进入关中,大唐收复洛阳指日可待!”

  蹄声阵阵,封常清头也不回,带着残部逃离洛阳。

  【安禄山这一次叛乱,进展之神速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仅仅三十四天,叛军从范阳城一直打到中原并攻克了大唐东京洛阳。】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第173章 高仙芝为国尽忠,哥舒翰临危受命,郭子仪李光弼力挽狂澜

  画面一转,切换到了长安城,大唐皇宫。

  “什么?洛阳城失守了?”

  李隆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差点就当场瘫在了龙椅上。

  杨国忠更是面无人色,身体不由自主地发抖。

  李隆基用力一拍面前桌案,对着杨国忠怒吼道:

  “杨国忠,你当初不是和朕说,只需要十天时间就能把安禄山的脑袋送到朕的面前吗?”

  “现在倒好,连洛阳城都丢了,你还有何话说!”

  杨国忠双腿一软,噗通一声直接跪下。

  “陛下,臣有罪,臣该死!”

  便在此时,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高仙芝求见!”

  李隆基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犹如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身体腾一下就挺得笔直。

  “快,把高爱卿给朕带进来!”

  很快,一位老将军就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他须发斑白,神情凛然,不怒自威,一看便是从尸山血海之中走出来的沙场宿将。

  “臣高仙芝,见过陛下!”

  在大殿之中原本惶惶不安的群臣,一看到高仙芝的到来,脸上顿时也涌现起了希望。

  【高仙芝,高句丽人。密云郡公,右金吾卫大将军。】

  曾奉命镇守西域,多次镇压当地针对大唐的各种叛乱,击退了吐蕃无数次对西域的进攻。

  数年前,由于突袭并屠戮了背叛大唐的石国,昭武九姓恐惧之下联合大食国东方总督,率十万兵马进犯。

  高仙芝领一万唐军,两万番兵仆从,于怛罗斯和大食联军激战五日。

  因两万番兵突然临阵倒戈,高仙芝寡不敌众,只能败逃。

  此战高仙芝遭遇惨败,出征时的一万唐军,只有千余人得以生还。

  大唐也由此永久丢掉了对中亚的掌控。

  但大食联军方面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伤亡是唐军的三倍以上。

  此战过后,大食国见识到了大唐军队的实力,便遣使入大唐说和,放弃了继续向西域扩张势力的企图。

  高仙芝虽然败北,但李隆基详查事情经过后,仅免去高仙芝的安西四镇节度使官职,将其召回长安。

  不久前,得知安禄山发动叛乱,李隆基立刻派出高仙芝前往陇右都护府,调集大唐西军精锐回关中平叛。

  此刻见到高仙芝,李隆基迫不及待地开口。

  “高爱卿,你带回了多少兵马?”

  高仙芝拱手道:

首节 上一节 306/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