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49节

  “好矮啊。”

  “怎么和个侏儒一般?”

  大明的正常男子,一般都在六尺左右,也就是一米七、一米八的样子。

  当然,这仅限于贵族和家庭条件比较好的。

  老百姓的平均身高,则更矮一些。

  可面前这足利义持,明明都是什么幕府将军的儿子了,身高看起来竟然只有五尺出头,也就是一米六左右。

  蓝玉忙道:

  “陛下有所不知,那倭国乃是岛国,当地的资源是非常不充足的。”

  “这足利义持已经算是高的了,还有更矮的呢。”

  “陛下是不知道啊,咱们大明的士兵在那边随便挑出一个,往那一站,都是妥妥地七尺昂扬伟丈夫,那些倭夷女子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到处在大营外逛来逛去,就等着当幸运儿,怀上咱们大明的良种呢。”

  朱棣闻言,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唇。

  这倭夷女子,听起来就有点带劲啊。

  蓝玉看着朱棣这模样,欲言又止。

  带劲?

  太子殿下啊,你若是真的去见到倭夷那个艺伎……

  嘿嘿,吓不死你!

  朱元璋无语地打量着足利义持。

  瘦倒也不瘦,就是矮、小。

  看起来,总感觉像猴子多过像人。

  “你真的确定,这小子就是倭国幕府将军的嫡长子?”

  蓝玉忙道:

  “真的,如假包换!”

  朱元璋无语,摸了一下鼻子,对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足利义持道:

  “尔,听得懂人话否?”

  足利义持赶忙点头,结结巴巴地开口。

  “我滴,听得懂滴。”

  朱元璋听着这口音,越发皱眉。

  “你爹杀了朕好几个使者,你知道吧?”

  足利义满可不是什么好鸟。

  之前大明朱元璋承认的皇帝,是倭国南朝天皇。

  而足利义满,则是出自北朝幕府。

  倭国的南北朝统一,事实上是北朝吞并了大明册封的南朝。

  朱元璋对此自然是不高兴的,就派了使者去质问足利义满。

  然后,足利义满就把使者砍了!

  没错,是真砍了,死得透透的那种。

  那把老朱气得一个真够呛啊。

  也就是大明和倭国隔着一片大海,不然大明天兵早就踏平倭国了。

  主要也是因为,大明当时北边还有一个北元朝廷,顾不上。

  如今北元已经被消灭好几年了,大明又趁势吞并了朝鲜,距离倭国只隔着一个海峡。

  所以朱元璋才那么痛快地松口答应朱棣,以倭国作为大明将来南洋战略的一个试错点。

  至于什么不征之国……

  哼哼,还是“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听起来提气!

  足利义持一听到朱元璋的质问,顿时变得结巴起来,说话也是颠三倒四,倭语之中夹杂着汉语,完全听不懂了。

  朱元璋无奈之下,只能又找来一个懂倭语的通译。

  一番折腾下来,总算是明白了。

  “皇帝陛下,我父亲杀大明天使,那是他自作主张,不关我的事情啊。”

  “若是陛下想要灭掉倭国,足利义持不才,愿意为陛下前驱!”

  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看足利义持的表情,估计他的言辞比通译翻译过来的话还要更加肉麻一些。

  朱元璋闻言,不由震惊了。

  “你要给大明带路,灭了你爹?”

  足利义持连连点头。

  “对对对,灭了我爹,杀他满门!”

  朱元璋默然半晌,道:

  “你和你爹有仇?”

  足利义持指手画脚。

  “我爹竟然敢得罪大明天兵,那是他找死,我和他没仇也有仇!”

  朱元璋默然半晌,有些心累地挥了挥手。

  “拖出去,剥皮实草,然后送回他爹手里。”

  “告诉足利义持,这就是他当年两次杀害大明天使的代价!”

  老朱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大明两次使团,四位正副使者,三人遇害,一人双目失明!

  以前收拾不了你也就忍了。

  现在?

  死去!

  足利义持被拖走。

  朱元璋伸手在鼻子面前扇了扇。

  从刚刚开始,他就一直觉得有一股很大的海腥味。

  本以为是足利义持身上的味道,没成想,足利义持被拖走之后,竟然还有?

  朱元璋视线落在了蓝玉身上。

  “你几天没洗澡了?”

  蓝玉愣了一下。

  “陛下,臣渡海半个月,刚刚才抵达京城。”

  朱元璋哦了一声,淡淡道:

  “下次出征完了,记得洗完澡再来见朕。”

  “……臣遵命。”

  “好了,你下去吧。明天带着你的五军都督去兵部那边,对瓦剌和鞑靼的用兵计划都已经出来了,你准备接手。”

  “至于你的赏赐,等你把奏章上来了,朕一并议定审核。”

  蓝玉闻言,心中也是欢喜。

  “臣遵命!”

  到了蓝玉这个级别,赏赐什么的,其实已经不再重要。

  都国公爷了,除非封个郡王,不然真不差那三瓜两枣的。

  蓝玉最高兴的是,朱元璋还能继续用他。

  只要蓝玉还有用,那朱元璋就不会像历史上任命朱允炆为太子后那样,将蓝玉给干掉!

  蓝玉喜滋滋地离去之后,朱棣这才松开捂住鼻子的手,如释重负。

  这倭国海的味道,那是真大啊。

  朱元璋沉吟片刻,又对着朱棣吩咐道:

  “你之前推荐那个太监,叫郑和的,他好像也会打仗?”

  朱棣忙道:

  “陛下,咱们大明不是不能用太监么?”

  朱元璋不置可否,过了片刻之后道:

  “御医那边能安一个吗?”

  朱棣想了想,道:

  “估计是不太可能吧。”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那就让郑和当一个监军太监好了,再派一个……嗯,你东宫那个叫张玉的过去,作为讨伐倭夷的主将吧。”

  “朕给张玉三万兵马,限三年时间,讨平倭夷本州岛,提足利义满的人头来见朕!”

  朱棣大喜,拱手道:

  “臣替张玉,多谢父皇恩典!”

  安排完这一切,朱元璋也算是轻松不少。

  接连看了靖难之役和土木堡之变这两部盘点视频之后,老朱也完全明白了。

  大明的威胁,不在于南方,完全就在北边!

  只有彻底打垮了瓦剌鞑靼,再把可能东山再起的女真部也全部干掉,大明的江山才能够稳固!

  朱元璋视线转向金幕之中的朱祁镇,心中不免感慨。

  朕的这个五世孙,虽然蠢是蠢了点。

  但起码,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负面教材了!

  画面之中的朱祁镇,正在发脾气。

  “朕的御膳呢?”

  “堂堂大明太上皇,就这种水平吗?”

首节 上一节 24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