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1节

  朱棣率领着三千精骑,冲入战场之中。

  耿炳文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沉声道:

  “传令各部,包围燕王!能擒燕王者,官升三级!”

  旁边有明将忍不住开口道:

  “何不直接用强弩射杀?那燕王就算身着铁甲,震也把他震死了!”

  耿炳文沉默片刻,无奈叹了一口气。

  “陛下说了,燕王乃长辈,我等必须生擒燕王,不能让燕王死于战场。”

  明将忍不住气急:

  “燕王已然谋逆,陛下为何还要如此仁慈?就不能像周王他们一样……”

  耿炳文厉声打断:

  “禁言!照做便是。”

  朱棣疯狂冲杀。

  一路过去,面前明军几乎没有一合之敌。

  让朱棣有些诧异的是,明军竟然没有对自己这边射箭?

  但朱棣也不管这么多,直接杀!

  正是中秋佳节,明军主力之中,多人思乡,战斗力大打折扣。

  反观燕军,个个心里都明白,输了这场仗,那别说什么中秋了,以后年年都只能过个清明节!

  是以,燕军各个奋勇,人人争先。

  耿炳文此时,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他将部队分别放置在河水两岸,导致两边不能呼应。

  当北岸明军被燕军疯狂杀戮时,南岸明军却只能干瞪眼!

  一番激战过后,北岸明军被燕军屠戮一空。

  耿炳文看得心都凉了,咬牙道:

  “撤退,全军撤退!”

  血染征衣的朱棣,立于河流北岸,看着南岸仓皇逃跑的明军,不由哈哈大笑。

  “耿老头,你也不过如此!”

  在朱棣身后,横七竖八,无数尸体!

  ……

  大明世界。

  对于刘邦,秦始皇等人来说,这视频之中发生的事情纯纯属于是看热闹。

  但对于朱元璋来说,这视频之中每一个人,那都是朱元璋的臣子,是大明自己人啊。

  看着这些大明培养出来的将领和士兵,在战场上相互厮杀。

  朱元璋心里,难受啊。

  朱元璋缓缓开口。

  “朕当年,不堪蒙元欺压,故而起兵反抗,为的就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让全天下的华夏老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好日子。”

  “朕是真没想到啊,朕死了没两年,竟然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手足同袍,自相残杀。朕,心里难过啊!”

第22章 藩王集体施压,朱棣的惊险时刻

  听着朱元璋的话,在场所有大明人一片沉默。

  朱棣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道:

  “父皇,儿臣真的没有任何想要造反的心思,儿臣做这些也只是为了自保。”

  朱允炆也忍不住了,哼了一声,嘲讽道:

  “四叔所谓的自保,就是起兵造反,想要夺取天下?”

  朱棣盯着朱允炆,心中判断局势。

  眼下情况来看,朱允炆的倾向非常明显。

  一旦被朱允炆登基,那朱棣处境必然是被弄死。

  更加不妙的是,朱棣的各种底牌,刚刚都已经被视频全部曝光了。

  这意味着,朱棣不可能再来一次!

  就视频之中的起兵,都充满了如此巨大的风险,可说是九死一生。

  一旦朱允炆在现实世界之中真的登基了,又做了防备,那朱棣就真的是十死无生!

  于是朱棣不再迟疑,反驳道:

  “允炆侄儿,若不是你害死了那么多弟兄,俺也就安心当一个藩王一辈子,怎么可能会造反?”

  “父皇要俺死,俺自杀也无话可说。但你要俺死,凭什么?”

  这一刻,朱棣气势凛然,须发皆张。

  这是大明燕王的气势,更是镇守北平多年,和瓦剌鞑靼人厮杀无数次培养出来的煞气!

  朱允炆被朱棣气势所震慑,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见状,十分不高兴地打断。

  “好了,都是一家人,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朱棣和朱允炆同时闭嘴,但脸上明显都是不服。

  其他几名藩王见状,对视一眼,纷纷开口。

  “父皇,儿臣觉得,朝廷要削藩,儿臣无话可说。但儿臣真不想像视频里那样,死得那么惨啊。”

  “父皇若是还顾念一点父子情谊,还请父皇将儿臣这个藩王的封地给削了吧,儿臣就安心在京师之中当一个废物王爷,也比全家被弄死强啊。”

  “父皇,儿臣真的没有任何忤逆朝廷的意思,若是父皇觉得藩王制度不合适大明,儿臣现在就可以辞掉这个藩王所有的封地和王位。”

  开口说话的,都是在视频之中被废掉,被迫自焚的几名藩王。

  他们是真的害怕!

  亲眼目睹自己投火而死,看着自己和全家人戴上镣铐,好像奴隶死刑犯一般游街,谁不害怕?

  什么藩王的权势,有没有也就算了。

  但命要是没了,那可就真的没了!

  刚刚他们不敢开口,是担心朱允炆将来会报复。

  可现在朱棣已经出头了,这几名藩王也很清楚,这是最佳的时机。

  得罪不得罪朱允炆的,这时候已经顾不上了。

  先保命再说!

  朱元璋看着几个儿子跪在自己面前,表情也是极为复杂。

  要是换别的皇帝,十有八九都是按照“天家无亲情”的方式去处理。

  只要继承人能好,其他皇子皇孙,死不死都无所谓。

  但朱元璋不同。

  朱元璋是真正的泥腿子出身,对家庭后代这方面,看得极重。

  大明对皇族,不单单是分封藩王屏障九边这么简单。

  还有一个政策,就是奉养宗室!

  几乎每一个朱氏皇族的成年男子,都会从大明朝廷每年获得一笔奉养银。

  这笔银子虽然不多,但问题是,皇族能生啊!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氏皇族也就几千人。

  可等到两百多年后,朱氏皇族在世的宗室数量,已经是几十万人!

  就算按照每年一人十两银子来算,朝廷每年支出的奉养银都要几百万两。

  几百万两什么概念?

  崇祯时候为了和满清对抗,对全国加收的“辽饷”,一年也就两三百万两。

  换言之,大明每年为了奉养宗室所支出的钱,竟然和跟满清作战的军费相当!

  这制度有多不合理,可想而知。

  偏偏,大明历任皇帝,还改不了。

  为啥?

  因为朱元璋规定,分封藩王和奉养宗室,属于“祖宗制度”。

  谁敢改,谁就是违背祖宗意愿,直接从朱氏皇族族谱除名!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究竟有多么的爱惜。

  朱元璋是真的希望,这些朱家后代,每一个都能平安喜乐,无忧无虑渡过一生。

  即便,这是以朝廷大笔支出作为代价!

  就这样的朱元璋,看着几个儿子们跪在面前,痛哭流涕,只为了保住性命。

  朱元璋的心情有多难受,可想而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念头。

  既然这一切都是因为朱允炆而起,那么,朕只要不让朱允炆当皇帝,不就解决了?

  朱允炆不当皇帝,就不会削藩。

  不削藩,这些儿子就不会惨死,老四朱棣也不会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造反。

  朱棣不造反,那大明就不会爆发内战,更不会像金幕视频之中那样,两支大明精锐拼死相博!

  朱元璋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无比犀利,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当然不知道朱元璋心中所想,可朱元璋的这种目光,却让朱允炆感到心惊肉跳!

  朱元璋等待片刻,有些失望地收回视线。

  原本,朱元璋是想要得到朱允炆的保证,比如不削藩之类。

  但朱允炆,什么都没说!

首节 上一节 2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