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97节

  张虎子木然打断老妇的话。

  “娘,你看前面。”

  老妇愣了一下,抬头看去,发现瓦剌骑兵犹如潮水而来。

  老妇的脸庞顿时变得一片惨白,一声尖叫。

  “好街坊们,等等我这苦命的老婆娘啊!”

  老妇以完全不符合年纪的敏捷从寨墙上一跃而下,没命地朝着山林之中狂奔而去。

  但为时已晚。

  一支利箭从后方而至,洞穿了这名老妇的胸膛。

  张虎子目眦欲裂,大叫一声。

  “娘!”

  老妇一动不动,显然已经死透。

  张虎子呆立原地,死死地盯着面前冲来的瓦剌骑兵,突然砰的一声,双膝跪地。

  “我愿意投降,投降!”

  大明世界之中,同样也是砰的一声。

  朱元璋愤怒地拍起了桌子。

  “混账,实在是太混账了!”

  朱棣立刻拍了一下朱高炽的后背,怒道:

  “混账,你看看你教的好孙子!”

  朱高炽:“???”

  有点憋不住的朱高炽忍不住道:

  “父亲,这个真的跟孩儿没关系。”

  朱棣给朱高炽使了一个眼色,怒道:

  “还敢狡辩?”

  朱高炽哑然片刻,乖乖低头。

  “孩儿知错了。”

  朱棣这才露出笑容,转头对着朱元璋道:

  “父皇,儿臣已经教育……”

  朱元璋打断了朱棣的话,指着金幕。

  “你说,错在哪?”

  朱棣不假思索地开口。

  “当然是错在朱高炽这臭小子没有教好孙子!”

  朱元璋眉头一扬:

  “嗯?”

  这是大明皇帝即将发怒的前兆。

  朱棣吓了一跳,忙道:

  “当然是这些逃兵,竟然临阵怯战,岂有此理!”

  朱元璋一脚就踹了过去。

  “你朱老四是不是没了脑子?滚一边去!”

  朱棣慢慢挪到柱子旁边。

  朱元璋看着朱高炽。

  “高炽,你来说!”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用胖子特有的浑厚声音道:

  “孙臣以为,这百户明显平日里对下属过于严苛,导致下属在发生战事时压根不愿意为这百户效力。”

  朱元璋脸色缓和不少,点了点头,冷笑道:

  “这张虎子,明显是仗着自家舅舅是上司,就把麾下士兵当成了家中奴仆对待。”

  “你听听张虎子老娘的语气,呵呵,真是死有余辜!”

  朱高炽忙道:

  “皇爷爷说得对,这张虎子最后还投降瓦剌了,更是罪加一等!”

  朱元璋脸色越发柔和,朝着朱高炽点头道:

  “不错,你比你那个鲁莽蠢笨的老爹要好多了。”

  柱子旁边的朱棣满脸问号。

  不是,父皇你搞错了吧?

  我儿子怎么可能比你儿子强啊?

  父皇,请相信你自己,你儿子才是最强的!

  朱元璋骂了一通朱棣,感觉神清气爽不少,这才对着群臣道:

  “尔等都来说说,这卫所兵,为何不愿意为大明卖命?”

  群臣七嘴八舌地开口。

  “自然是张虎子昏庸!”

  “陛下,这军队之中结党营私之风盛行,必须得好好的刹一下这股风气!”

  “臣等认为,应该以文官治军,才是正道!”

  朱元璋听着,脸上的表情从先前的期待,渐渐变得不耐烦。

  就在朱元璋想要发火的时候,朱高炽突然又开口了。

  “皇爷爷,孙臣倒是觉得,或许卫所兵这个制度,真的有待商榷。”

  朱棣急了,瞪着朱高炽。

  “你这臭小子知道什么,不要在你皇爷爷和诸位公卿面前胡言乱语!”

  这可是国家大事,朱高炽这小子要是乱说话,别人可不会说朱高炽的不是,而是觉得朱棣这个爹管教不好!

  朱元璋打断了朱棣的话。

  “你闭嘴!让高炽说话,天塌不下来。”

  朱棣无奈地闭上嘴巴。

  朱高炽道:

  “孙臣觉得,卫所兵,其实便是屯田的翻版。”

  “纵观历朝历代,虽也有曹魏这般以屯田制度为根基的兵制,但总归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卫所长官百户、千户们,有无数种办法可以让卫所兵逐渐沦为奴隶一般的附庸。若变成了奴隶,谁还愿意卖命打仗呢?”

  说到这里,朱高炽抬头看着朱元璋,正色道:

  “孙臣斗胆,请皇爷爷取消卫所兵制度,改大明兵制为常备兵制,以国库直养军队,如此士兵们才能心无旁鹭的训练,也能在战时为大明拼命!”

  朱高炽话音落下,顿时一阵低低的哗然声。

  兵部尚书茹瑞忍不住道:

  “皇孙此言,未免有些过于脱离实际。”

  “大明九边数十万卫所兵驻扎,若是一下子全部转成常备军,朝廷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朱高炽笑了笑,道:

  “其实没必要全部转成常备军,只要在卫所兵之中挑选足够精锐之人,十取其一组成一支真正精锐的大军便可。”

  “剩余的九成,可以命其在边疆开垦农田,耕种居住。”

  “只要有足够的农田,这九成人上缴的钱粮税赋足以养活剩余一成人组成的常备军,甚至都不需要朝廷额外划拨钱粮装备。”

  “且常备军既然是被边疆父老钱粮所养,等瓦剌鞑靼寇边时,常备军岂能不出死力?”

  朱高炽侃侃而谈,茹瑞一时间竟然无法反驳。

  朱棣吃惊地看着朱高炽,好像是第一天认识这个胖儿子。

  朱元璋沉吟片刻,开口道:

  “郁新,边疆的田地够吗?”

  户部尚书郁新飞速地在心中盘算了一会,道:

  “九边要塞以南其实是有不少地方适合耕种的,产量虽没有江淮湖广为高,但只要朝廷这边给予足够的农具和种子支持,应该两三年内便可自给自足。”

  朱棣忍不住道:

  “郁尚书,既然你早知道,为何不说?”

  郁新一脸尴尬。

  这卫所制度是朱元璋钦定,写进《皇明祖训》的制度。

  郁新敢说啥,直言反对皇明祖训?又不是活不耐烦了。

  朱元璋显然看出来了,沉吟片刻,道:

  “此事先不着急,这样吧。郁新、茹瑞,尔两个牵头来办。”

  “让北平城那边的卫所先进行改制,就按照高炽的意见,十取其一,九成转兵为农在当地耕种。”

  “若是北平那边取得成效,接下来几年再逐步推广到九边便是。”

  朱棣有些心慌,忙道:

  “父皇,高炽这小子信口胡诌,怎么能因为他的话就仓促改变制度?”

  “咱们要不还是再商量商量吧。”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你儿子你都不信?”

  朱棣苦着脸:

  “父皇,就是因为我儿子,我才不信啊。”

  哪个爹会觉得儿子有本事的?

  朱元璋嗯了一声,道:

首节 上一节 197/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