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95节

  “人家瓦剌可不像他这么傻,既然来更多人就能得到更多封赏,何乐而不为呢?”

  扶苏摇了摇头,颇为无语。

  “赏赐这些异族如此丰厚,岂不是资敌?”

  “若是能拿这些钱来治理大明内政,或者充实大明边疆卫所军备,这该多好。”

  秦始皇微微冷笑。

  “若是朱祁镇和王振有这种眼光,又怎么可能上得了这个盘点呢?”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画面之中那一箱箱银光灿灿的银锭,忍不住舔了一下嘴唇。

  “娘的,老曹啊,你老说朕喜欢发弹幕败家,你看看这个朱祁镇,比朕败家多了!”

第125章 萧何的“妙计”,瓦剌也先登场

  曹参手一抖,把胡须都扯下一根。

  过了好几秒,曹参才无奈开口:

  “陛下就不必和朱祁镇这种上盘点的人物去比了吧。”

  不和好的比,还比烂起来了?

  刘邦得意洋洋。

  “话可不是这么说,反正朕就是英明,哈哈哈!”

  陈平忙道:

  “英明无过陛下!”

  萧何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

  吕雉突然开口道:

  “萧丞相素来以智计著称,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宦官掌权吗?”

  萧何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

  “不瞒皇后说,臣以为这宦官专权,乃是无解。”

  刘邦大为不满。

  “朕都已经禁止太监识字了,怎么还无解?”

  “老萧,你和朕说清楚,别什么都藏着掖着,没意思。”

  萧何捋了一下思绪,开口道:

  “从朱瞻基和朱祁镇父子的经历来看,宦官其实就是这父子二人用来争夺权力的工具。”

  “说白了,这对父子在宫外没有任何根基,他们就算想要找几个可靠的人都无处着手。”

  “此时,一直陪伴他们长大、精心伺候他们生活的宦官,自然就是最可靠的争权工具了。”

  “而且宦官没有后代,那就意味着他们做事可以不择手段,出事了皇帝也能直接把责任推卸到宦官身上,一了百了。”

  刘邦陷入沉思之中。

  吕雉则看了一眼刘盈,面带忧虑。

  过了一会,刘邦道:

  “那,如果宫里没有了太监,只有宫女,能不能解决?”

  萧何不紧不慢地开口。

  “且不说有些力气活只能是太监来干,就算是没有太监只有宫女,那小皇帝们想要争夺权力,依然还是只能依赖身边信任的人。”

  “至于是男是女,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说了,若是把太监都赶走了,小皇帝想要争夺权力就更难了,岂不是加重了皇帝被权臣架空的风险?”

  刘邦憋得通红,过了好一会才道:

  “那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萧何摇头道:

  “当然是有的。比如说,可以在小皇帝年幼还是太子的时候就选派值得信赖的大臣进入东宫,作为太子的班底,让太子班底具备一定力量。”

  刘邦听得皱眉不止。

  让一个小太子拥有足以登基的力量?

  这不扯淡吗!

  刘盈都这么大了,朕还不愿意分多一点权力给他呢。

  萧何见状,笑了笑,道: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给太子的生母足够的权力,也就是外戚。”

  “外戚属于太子的舅氏,当外戚力量够强大的时候,拱卫太子登基掌权当然也不成问题。”

  刘邦又一次皱眉。

  外戚?

  就吕氏那些蠢货?

  要是真给他们掌权了,大汉还不知道被吕氏那些蠢货霍霍成什么样子呢。

  刘邦看向萧何,示意继续。

  萧何哭笑不得,双手一摊。

  “陛下,臣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刘邦:“……”

  曹参突然慢悠悠地开口。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陛下规定今后未及冠太子不可登基,就能解决了。”

  刘邦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你这个主意,比老萧的还要更加不靠谱!”

  刘邦无奈之下,将视线转向金幕。

  金幕之中,朱祁镇正兴致勃勃地和王振欣赏着宫女们的歌舞。

  朱祁镇笑道:

  “先生,如今瓦剌鞑靼都来朝贡了,朕这个功绩,和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比之如何?”

  王振正色道:

  “当年唐太宗可没有征服乌斯藏,反而是被吐蕃困扰多年。”

  “如今乌斯藏尽为大明之地,吐蕃后裔全是华夏臣民,足见陛下之功,比之唐太宗更强几分!”

  朱祁镇哈哈大笑,年轻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大明立国至今也有半百年岁,那大汉朝也是此时出了一个天纵奇才的汉武帝,让大汉朝更上一层楼。”

  “朕也要成为大明的汉武帝,将来让整个世界都知道大明有朕!”

  王振立刻顺杆往上爬。

  “明武宗非陛下莫属。”

  朱祁镇越发得意,握着王振的手感慨道:

  “王先生,纵观天下,只有你才是朕的知心人啊。”

  “有你辅佐朕建立大明盛世,真大明之幸也。”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黑着脸,看向朱棣。

  朱棣反应奇快,一巴掌拍在朱高炽肉乎乎的背上。

  “你看看你这个臭小子,生的孙子是什么样子的!”

  朱高炽:“……”

  朱棣一脸的正气凛然。

  “为了大明,今后必须减肥,还要好好教育朱瞻基那个臭小子,子不教父之过,懂吗?”

  朱高炽茫然点头。

  朱棣转过脸,对着朱元璋赔笑道:

  “父皇别生气,儿臣已经帮您教训过朱祁镇的祖父了。”

  “要是您还不满意,等朱瞻基那小子过两个月被张氏生出来了,儿臣去打他一顿?”

  朱元璋:“……”

  朱元璋默默地转头看向金幕,一言不发。

  无他,心累。

  金幕中,朱祁镇突然想起什么,对着王振道:

  “对了王先生,朕前几天看到一个奏章,是朝鲜那边的守将上的,说也先最近打败了兀良哈,似乎对大明东北边防颇有威胁?”

  “还有,之前也先好像也攻破了哈密,总感觉大明九边都是也先的势力范围,朕心有不安啊。”

  王振表情僵硬了一下,笑容不变,道:

  “陛下,这些边军将领夸大其词,无非是想要朝廷的更多钱粮物资罢了。”

  “也先若是真有反意,又怎么可能屡次派人前来进贡呢?”

  朱祁镇闻言,不由放下心来,笑道:

  “也对,他要是真敢有什么反意倒好了,当年太宗皇帝可是把他祖父马哈木打得抱头鼠窜,朕一样也能把也先杀得人头滚滚!”

  王振赶忙又是一通马屁奉上,让朱祁镇高兴得晕乎乎的。

  又过一会,朱祁镇又道:

  “王先生啊,朕前几天看到一个奏章,里面说希望能重现太宗皇帝派郑和七下西洋的盛举,向西洋和南洋藩属国传播大明华夏的光辉,你觉得如何?”

  王振脸上的表情明显变得僵硬。

  过了几秒钟,王振苦口婆心地开口道:

  “陛下,咱们大明国库现在支撑不起下西洋的消耗了。”

  朱祁镇大为疑惑。

  “怎么可能?不就是造几条船吗?”

  王振道:

  “陛下有所不知,这郑和每一次下西洋,消耗的大明国帑,嗯……都相当于陛下赏赐一次瓦剌使团了。”

首节 上一节 195/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