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61节

  就在此时,司马衷将玉玺放下,左顾右盼一番,突然开口道:

  “粮食不好运送的话,不然还是煮一些肉糜吧?”

  ……

  【由于司马衷基本没有执政能力,在继承皇位之后,由皇后贾南风和太傅杨骏两人共同执掌朝纲。】

  【但两人之间意见时常爆发冲突,于是贾南风很快就下定决心,准备除掉杨骏这个曾经最为可靠的盟友。】

  【于是,在元康元年三月,贾南风秘密派出使者和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进行接触,让这两人带兵进京,杀掉杨骏。】

  【司马亮并未答应贾南风的要求,但另外一位诸侯王司马玮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画面一转,一支军队浩浩荡荡,从南方开了过来,进入洛阳之中。

  杨骏站在洛阳城头,注视着这支打着楚王司马玮旗号的军队,表情极为难看。

  在杨骏身边,他的弟弟杨济忍不住开口。

  “兄长糊涂啊,怎么能允许楚王带兵进京?”

  “他这一次,根本就是冲着你和我们杨家来的!”

  杨骏定了定神,勉强露出一个笑容。

  “楚王或许是冲着皇后来的也不一定。老夫可是忠心耿耿辅佐大晋皇帝陛下,楚王是陛下的叔叔,怎么会对老夫动手呢?”

  杨济一跺脚,仰天长叹。

  “此次,杨氏真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三国世界之中,曹操突然皱眉,一脚将面前的女子给踢得在地上滚了好几圈。

  “这么用力,是想要把孤的骨头按断不成!”

  女子战战兢兢,赶忙跪地朝着曹操请罪。

  曹操哼了一声,冷冷地看着面前女子。

  “你父亲司马懿,那是犯了谋反的死罪!”

  “你若是好好伺候着孤,孤倒也还能让你活下去,如若不然,你就滚去青楼,在那里好好享受一辈子吧!”

  女子瑟瑟发抖,连连点头。

  一旁的曹植见状,心有不忍,挥了挥手,示意这女子下去。

  曹操倒也不阻止。

  曹植开口道:

  “父王觉得,这杨骏会死吗?”

  曹操哈哈一笑。

  “当年董卓带兵进京,何进的结局如何?”

  “何进是什么下场,这杨骏当然也就是同样的下场!”

  曹丕在一旁思索片刻,道:

  “楚王司马玮毕竟是晋朝宗室,想来不至于做出挟持皇帝的事情吧?”

  曹操点了点头,淡淡道:

  “那是自然。别忘了,这晋朝分封了那么多的藩王,楚王若是真干冒天下之大不韪挟持皇帝,那他就是第一个死的!”

  曹丕闻言,顿时有些失望。

  “这意思岂不是说,贾南风真能除掉杨骏,独掌大权了?”

  对曹丕来说,他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看到司马氏内部自相残杀!

  曹操摸着颌下粗粝的胡须,瞪了曹丕一眼。

  “你急什么?且看着吧,这贾南风如此善妒,刚刚成为皇后就迫不及待的杀掉盟友,这般性子岂是一个能成大事的?”

  “假以时日,她肯定会把这晋朝搞的天翻地覆!”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看着这一幕,突然有些疑惑。

  视线转向朱元璋,朱棣刚想开口,但话到嘴边又强行忍住。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瞟了朱棣一眼。

  “有屁快放。”

  朱棣干笑一声。

  “父皇啊,儿臣是在想,这楚王司马玮进京,好像……咳咳,和之前盘点视频之中儿臣那个靖难之役有点类似啊。”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你那个狗屁靖难之役,杀得中原和山东百里无人烟,死了大明数以十万计的军民!”

  “人家司马玮堂堂正正的就进了京师,一个人都没死,能和你一样?”

  朱棣见朱元璋语气不对,赶忙飞速转移话题。

  “儿臣的意思是,这晋朝也是在大明之前的朝代,父皇既然对晋朝的八王之乱心知肚明,为何还要选择在大明之中分封藩王呢?”

  此言一出,在场大明群臣不由侧目。

  事实上,这也是许多大明臣子的疑惑。

  分封诸侯王,无论是西汉还是西晋,最后都是以出了大乱子告终。

  朱元璋雄才伟略,对历代王朝的历史不可能不明白,怎么就也选择了分封藩王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

  “能问出这个问题,也算是你小子动了脑筋。”

  “好了,诸位卿家都出去吧!”

  等大殿之中只剩下朱元璋和朱棣两人,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

  “朕问你,历朝历代的灭亡原因,你可都知道?”

  朱棣忙道:

  “自然都在史书上看见过。”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

  “若是不分封藩王,那你打算怎么做?”

  朱棣道:

  “那就重用文官臣子,让他们帮助治理天下。”

  朱元璋嗯了一声,道:

  “重用臣子,然后王莽篡位,这是西汉的灭亡原因。”

  朱棣:“……”

  朱元璋道:“那如果想要避免王莽篡位呢?”

  朱棣又想了一下,试探性地开口:

  “那就给其他臣子更多权力,限制权臣?”

  朱元璋又嗯了一声,道:

  “其他臣子们分享了权臣的权力,于是成为一个个小权臣。”

  “这些小权臣又带动了家族,成为一个个门阀世家。”

  “最终,王朝内部出了大问题,门阀世家趁势而起,争夺天下。”

  “此乃东汉的灭亡原因。”

  朱棣:“……”

  朱元璋又道:

  “好,朕继续问你。若是想要限制门阀世家,你又准备怎么办?”

  朱棣脸色突然变得古怪,过了好一会才开口。

  “重用皇族宗室?”

  朱元璋笑了笑,指了指金幕。

  “没错,这是晋朝司马氏的选择。门阀世家手里不但有人口有土地,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兵!”

  “所以司马炎将州郡县的兵力削减到了极致,又让皇族子弟领兵镇守各地,就是为了不让晋朝重演东汉的故事。”

  朱棣忍不住开口道:

  “可是,那样的话藩王们有了兵权,就会作乱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对着朱棣道:

  “好,那我们应该怎么限制藩王作乱呢?”

  朱棣不假思索地开口:

  “当然是重用文官臣子……”

  朱棣突然闭上了嘴巴,表情变得极为怪异。

  朱元璋笑得越发开心了,白须飘动。

  “现在你明白了?兜兜转转,是不是又回到了原点?”

  朱棣哑口无言。

  朱元璋平静地看着朱棣。

  “你要明白,华夏五千年至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完美的治国制度。”

  “重用文官,会有权臣。分散权力,会有门阀。重用宗室,会有藩王内乱。”

  “无论皇帝选择哪一种,都必然会有弊端。”

  “所以,开国皇帝们只能选择一条路。”

  朱棣下意识地开口问道:

  “哪条路?”

  朱元璋又一次指向半空中的金幕。

  “那当然就是修补前朝弊病的那条路!”

  “好好看下去吧,看的时候再好好的想一想,为什么朕会选择分封藩王!”

  金幕之中,视频画面一转,已经是一处刑场。

  杨骏被五花大绑押着,跪在刑场之上。

  一名刽子手提着大刀,站在他的身后。

首节 上一节 16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