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54节

  “这是哪门子的事实?”

  赵普无奈道:

  “陛下稍安勿躁。臣的意思是,那大明既然是大宋之后的王朝,必然非常了解大宋科举制度的优秀之处和弊端。”

  “只要那朱元璋不傻,他全盘继承大宋科举的优秀之处,再对大宋科举的弊端加以改良的话……”

  赵普故意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足够明显。

  赵匡胤张大嘴巴,半晌说不出话。

  好一会之后,赵匡胤沮丧地坐回了龙椅之上,一声叹息。

  “这该死的大明,明明就是跟在大宋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现在倒好,反而让他朱元璋长脸了!”

第101章 朱元璋赚大钱,曹刘孙一起嘲讽司马懿

  赵匡胤沮丧之下,不再继续发弹幕和朱元璋对喷。

  其他王朝的皇帝见状,不需多说,心中已然知道了结果。

  于是很快,在大明世界之中的那块金幕上,就陆续出现了提示。

  【魏武帝曹操下载了您上传的《大明科举制度详解及实施》。】

  【昭烈帝刘备下载了您上传的《大明科举制度详解及实施》。】

  【吴大帝孙权下载了您上传的《大明科举制度详解及实施》。】

  ……

  一道又一道的金光接连不断的闪烁着,每一次闪烁,朱元璋面前的大殿地面上就出现了五十万两白银。

  银色的耀眼光芒,又一次将大明皇宫大殿给照亮。

  朱元璋心花怒放,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到,咱们大明朝代靠后居然还有这种好处!”

  在场的大明群臣,也是一个个眉飞色舞。

  蓝玉忍不住笑道:

  “陛下,怕是咱们只需要解答历朝历代皇帝们的疑惑,都能赚个盆满钵满了。”

  钱,当然是朝廷的钱。

  但朝廷有钱,好啊。

  没钱怎么打仗?怎么发展国家,怎么武装军队?

  这些钱,如今是摆在朱元璋面前不假。

  但假以时日,这些钱就会进入一个个不同的大明部门之中,成为大明各个部门的财源!

  就在大明世界之中一片欢欣鼓舞的时刻,西晋世界里,司马懿的表情非常难看。

  “这些该死的家伙,一个个都在关注什么狗屁门阀和科举,连老夫的大晋王朝都不看了?”

  司马师和司马昭在一旁,面面相觑。

  司马师干咳一声,道:

  “父亲难道忘了,在这视频之中被盘点的,那可都是败家子啊。”

  司马懿哼了一声,瞪了司马师一眼。

  “废话,老夫都看了这么多,难道还不知道?”

  “仔细看下去就是,都给老夫看得清清楚楚的,不然怎么避免大晋将来的祸事!”

  司马师和司马昭凛然领命。

  司马懿这才满意,目光收回,看向手中的《大明科举制度详解及实施》。

  这本书,是得好好研究研究!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

  【正式开创晋朝的司马炎虽然面临着内外诸多问题,但毫无疑问,统一天下才是司马炎最优先的事项。】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司马炎花了很长的时间,先是逐步和晋朝内部的门阀暂时和解,同时又陆续解决了辽东、陇西的隐患。】

  【于此同时,司马炎也开始采取措施,限制国中门阀成为另外一个司马氏。】

  【司马炎的解决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分封!】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见状,不由眉飞色舞。

  “老萧老曹,你们都看到了吧?”

  “事实证明,只有分封皇族宗室,才是最靠谱的。”

  “这些华夏后代,胡搞瞎搞兜兜转转,还不是要回到朕分封的老路嘛!”

  秦朝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但秦朝的短命,无疑是一种失败。

  既然失败,就说明这种制度没用!

  于是,在秦朝灭亡之后,主持大局的项羽果断选择了分封十八路诸侯,回归战国时代的老路。

  刘邦灭了项羽之后,则对分封制度进行了更加对刘氏有利的改良。

  那就是分封一半异姓诸侯王,再分封一批刘邦的子侄作为同姓诸侯王。

  随后,刘邦陆陆续续,将韩信等异姓诸侯王给弄死,或者消灭。

  将大汉变成了皇室占据半壁天下,身为皇子的诸侯王们占据另外半壁天下的情况。

  在刘邦看来,这就是最完美的制度!

  听着刘邦的嘚瑟,萧何充耳不闻。

  这位大汉丞相,此刻正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价值一百万两的《大明科举详解》。

  曹参无奈,只能替萧何开口。

  “陛下,这藩王制度还是有弊端的。别的不说,那视频里的燕王朱棣,不就造反夺了皇位么?”

  刘邦满不在乎地开口。

  “那又如何?若是刘如意那小子将来真能夺得皇位,朕在九泉之下也一样开心嘛!”

  曹参:“……”

  太子刘盈:“……”

  都知道刘邦喜欢刘如意不喜欢刘盈,但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

  【司马炎大封宗室,将司马亮封为汝南王,司马骏封为扶风王,司马伦封为赵王,司马辅封为太原王……林林总总,让晋朝一下子就多出了几十个王爷。】

  【这些王爷,无一例外都拥有军队,并且不少还兼任一州的刺史、都督,对地方官府同样也有着极强的掌控力。】

  【许多臣子对此极为忧虑,认为这将会导致晋朝将来必然发生内乱。】

  【但对司马炎而言,防止晋朝重演曹魏那样被其他门阀篡夺皇位的悲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是以这些反对全部被司马炎所无视。】

  【同时,为了安抚晋朝内部的士族门阀,司马炎也进行了一些妥协,将魏文帝曹丕创立的“九品中正制”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所谓九品中正制,简而言之,便是将天下士人分为九品,共上中下三个大品级。】

  【品级越高,则代表出身的门阀势力越强。上品门阀子弟,无论是当官还是升官都极为容易,并基本垄断了朝廷的关键职位。】

  【至于中品和下品的士人们,就只能去竞争那些不甚关键,无足轻重的官职。】

  【皇帝作为品级的制定者,也可以利用这些品级来对门阀进行扶持和打压。】

  【任何门阀一旦过于兴盛,那么在九品中正制的制度加持下,皇帝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这支门阀之中出身的士人打压到中品乃至下品,免除这支门阀篡夺皇权的可能。】

  【在司马炎看来,外有藩王领兵坐镇,内有九品中正制作为大杀器震慑,门阀便不再构成威胁了。】

  【万事俱备之后,司马炎发动了伐吴战争。】

  【天纪三年,司马炎以贾充为主帅,分兵八路伐吴。】

  【在此之前的吴国,围绕着王位的争夺爆发了多次内乱,皇族和门阀相互争斗不休。】

  【反而是晋国,由于有大将羊祜镇守荆州边疆,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战力,都明显强于吴国。】

  【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晋军一路势如破竹,将吴国长江防线彻底击穿,兵临吴国都城。】

  【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效仿蜀后主刘禅,自缚出城投降,吴国至此灭亡。】

  【晋朝终于成功的终结了东汉末年以来的三国乱世,让天下再度归于一统。】

  西晋世界之中,司马懿看到这里,抚须而笑。

  “好,好啊。老夫的大晋,纵然再有无数缺点,单单是重新让天下一统,便是值得大书特书,名垂千史的功绩!”

  自秦、汉数百年以来,尤其是在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实上促成了儒家与法家合流之后,大一统思想就已经彻底深入人心,成为了华夏人的思想内核。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便是这种大一统思想的表述之一。

  整个华夏民族既然已经从文化的角度将自己思想武装起来,那么任何的分裂都必然是暂时的,只有统一的华夏才是所有华夏人希望看到的历史趋势。

  司马懿身为华夏的一员,自然也不能免俗。

  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人的脸上,同样也带着兴奋。

  即便视频之中的统一并非由这两人完成,但司马炎终归是他们的侄子和儿子。

  两人也必然会以晋朝皇帝和大一统王朝奠基人的身份载入史册,自然与有荣焉。

  司马懿想了想,发了一条弹幕。

  【晋高祖司马懿:曹老板,没想到吧?大一统可是在老夫司马氏的手中完成的呢,嘻嘻。】

  三国世界之中,曹操一脚就踹翻了曹丕。

  “混账,这个不要脸的司马懿,又来和孤摆谱嘚瑟了!”

  “来人啊,去问问御医,看看司马懿治伤怎么样了,还能不能揍?”

  “要是能的话,赶紧把他抬进来,孤还要再打他一顿!”

  曹丕无奈,硬着头皮提醒曹操。

  “父王,那晋高祖司马懿的世界线和咱们这条世界线不一样,您就算是打死了咱们这条世界线的司马懿,也无济于事啊。”

  曹操瞪了曹丕一眼,然后又是一脚。

  “你这蠢小子知道的道理,孤难道不懂?”

  “孤奈何不得那条世界线的司马懿,那就用这个世界线的司马懿出出气!”

  一番破口大骂之后,曹操面无表情地发了一条弹幕。

  【魏武帝曹操:司马懿,你几个女儿和孙女的滋味真不错呀,孤很喜欢!】

  蜀国王宫之中,刘备沉吟片刻,也发了一条弹幕。

首节 上一节 154/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