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49节

  曹操笑呵呵地看着半空之中的金幕。

  “既然孤的大魏已经落幕,那接下来,也应该轮到司马氏晋朝的衰落了吧?”

  “这盘点视频,不就是盘点这该死的晋朝么?”

  “孤很期待,盘点视频最开头所说的那五胡乱华,什么时候能到来!”

  众人哑口无言。

  五胡乱华,一听就是咱们华夏人被乱杀啊!

  你怎么还期待上了?

  曹操对众人的心思自然心知肚明,又是一声冷笑。

  “这所谓的五胡乱华发生时,孤的三族都被杀干净了!”

  “既如此,别说是五胡乱华了,就是十胡,一百胡,又和孤有甚么鸟关系!”

  曹操训斥了一番众人,心中还不解气。

  转头看到曹丕,更是怒上心头,直接走过去,一脚就把曹丕踹了一个跟头。

  “不中用的东西,你为何要向门阀士族妥协!”

  曹丕被曹操这一脚踹到了柱子上,额头都撞出血来了,整个人根本不敢还嘴,只能连声求饶。

  贾诩此刻去而复返,见状默然半晌,还是忍不住轻声开口。

  “主公,臣以为,太子还是有苦衷的。”

  曹操大怒:

  “他能有什么苦衷?”

  贾诩叹了一口气,道:

  “主公东征西讨二十年,声威盖世,故而得以扶寒门而压门阀。”

  “太子才情能力皆不如主公,若是依旧效仿主公之计,恐怕大魏无需司马氏取代,就已然二世而亡了。”

  “试想,没有司马仲达,若再来一个荀文若,又该如何?”

  曹操闻言,突然僵住。

  司马懿,字仲达。

  荀彧,字文若。

  荀彧是曹操最为倚重的心腹谋士之一,同时也是出自于东汉大门阀颍川荀氏的核心子弟!

  当年,荀彧为首的门阀,坚决反对曹操取代东汉。

  对于门阀而言,选择“和门阀共天下”的东汉就是自古以来最好的王朝,怎么能灭亡?

  是以,曹操果断扶持寒门子弟,将荀氏等门阀不断打压。

  曹操之前很不待见司马懿,也同样是这个原因。

  司马氏虽不如颍川荀氏、“四世三公”袁氏这般顶级门阀,但也是大门阀之一。

  正如贾诩所言,曹操确实能压制门阀,但曹丕呢?

  他没这个能力!

第98章 刘备忧心忡忡,诸葛亮的中下两策

  一旦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摆在曹丕面前的结果就只有两种。

  第一,继续维持曹操扶持寒门士子,打压门阀的政策。

  可想而知,没有了曹操这个定海神针,门阀一定会选择和曹丕进行斗争,甚至会诉诸武力!

  若曹魏是个大一统王朝,门阀的叛乱无非就是几州之地,即便麻烦,尚可解决。

  但别忘了,在曹魏的南方,还有蜀汉和东吴两个政权呢!

  届时,曹丕所面对的局势便是内有门阀作乱,外有蜀汉东吴来攻。

  而曹丕所能依赖的,只有曹氏、夏侯氏宗亲,以及曹操提拔起来的那些寒门士人。

  稍有不慎,便如贾诩所言,直接二世而亡!

  而曹丕的第二个选择,就是和门阀妥协。

  怎么妥协?答案也很简单,废除曹操提拔寒门士子的政策,重回东汉那种“与门阀共治天下”的国策。

  盘点视频之中的曹丕,很显然就是这么做了。

  司马懿作为门阀司马氏的一员,被曹丕倚为心腹,死前还任命为辅政大臣,便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

  但这种和门阀共天下的政策,其实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当年的刘秀,人家好歹是西汉皇帝刘邦的后代,正儿八经的皇族后裔。

  刘秀建立东汉的时候,王莽的新朝也才十五年时间,天下所有人都还认刘家这个皇族。

  而且那个时候的门阀,也是刚刚出现的一种政治集团,他们也没有能颠覆皇室的力量。

  但曹氏可不是刘氏!

  刘氏是皇族,曹氏是什么东西?

  曹氏本来就不是门阀,能够在东汉末年发家,最重要的原因是曹氏出了一个大太监曹嵩!

  一个是大汉两百年皇族,一个是靠太监发家的“暴发户”。

  门阀当然会尊重汉献帝刘协,但对曹丕?

  单看盘点视频便可以清楚地发现,在司马氏篡位的过程中,曹魏发动叛乱想要讨伐司马氏的,要么是曹氏、夏侯氏宗亲,要么就是曹操曹丕提拔起来的寒门士子。

  曹魏之中那些真正的大门阀,在这个过程之中什么都没做,只是冷眼旁观!

  说白了,与其让你曹氏这个靠太监的暴发户上位,还不如相信和我们同为门阀世家的司马氏!

  无数念头从曹操的脑海之中流淌而过。

  这位征战一生,击败无数英豪,就连刘备和孙权都只能联手抵抗他的当世枭雄,在看完这段盘点视频之后,仅仅用短短的时间就彻底理清了脉络。

  曹操突然想到什么,看向贾诩。

  “原来如此。”

  是你,在提醒孤!

  贾诩微微一笑。

  “主公高见。”

  其他在场群臣,听着这君臣二人的话,都有些莫名其妙。

  这是在打什么哑谜?

  曹操默然半晌,道:

  “只有这一条路了?”

  贾诩咳嗽一声。

  “主公的路,便是大魏的路。”

  “至于有没有路,走不走这条路,那是主公才能决断的事情。”

  曹操突然大笑起来,指着贾诩。

  “好,好你个贾文和!竟然连孤都敢算计!”

  贾诩故作惊讶。

  “贾某出身寒微,少时读书甚少,委实不知主公言语深意!”

  曹操越发大笑不止。

  “好一个出身寒门贾文和!”

  众臣听着这两人的对话至此,越发如坠云里雾里。

  这到底在说啥呢?

  曹操深吸一口气,突然拔出腰间长剑。

  “贾文和,还不接剑!”

  贾诩一脸惶恐。

  “臣乃文人,不通武艺,如何敢接?”

  曹操撇了撇嘴。

  “滑头!”

  想了想,曹操将剑收了起来。

  贾诩确实提醒了曹操。

  曹丕继位之后,无论是和门阀对抗,还是和门阀妥协,无非就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罢了。

  那怎么办?

  那就不能让曹丕去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曹操自己来办!

  不需要等到曹丕继位,趁着曹操还活着的时候,直接对门阀下手。

  排挤?打压?

  不,不行。

  因为,来不及了!

  所以,曹操别无选择,只能拔剑。

  杀人!

  曹丕杀不了的人,曹操能杀。

  曹丕动不了的门阀,曹操能灭。

  事已至此,既明知历史走向,又何必留麻烦于子孙后代?

  只能把这些门阀杀得干干净净,才能为将来的曹氏,争取到真正的生机!

  曹操将手从腰间长剑松开,面无表情地开口。

  “以大汉陛下之名传旨,召天下诸位地方贤士父老,进京一叙!”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他发现,巨大的麻烦就在眼前。】

  【由于蜀汉灭亡,晋朝已经占据了三分天下之二,剩下的东吴只不过是苟延残喘,只有防御之力,再无北上对晋朝的灭亡之危。】

首节 上一节 14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