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06节

  【宣和二年,在南方浙江,由于宋徽宗的宠臣朱勔在搜罗生辰纲时压榨过于酷烈,规模更大的方腊白莲教起义也爆发了。】

  画面又是一转,一座冒着熊熊烟火的城池出现了。

  城门处的牌匾清楚地表明了这座城池的名字——杭州。

  挥舞着旗帜的白莲教起义军,蜂拥而入。

  “杀狗官!”

  “大宋不让我们活,我们就让大宋死!”

  杭州府官衙处,知府等官员战战兢兢,被一群起义军关押起来。

  一位中年汉子大踏步地走进来。

  “圣公!”

  “见过圣公大人!”

  此人,正是自称“圣公”的起义军首领,方腊!

  方腊看了一眼跪在面前的杭州知府等人,冷笑道:

  “这些官员,平日里就知道压榨百姓,今日落在我等手里。”

  “来人,把他们带到刑场去,以摩尼圣火,净化他们的身躯和魂魄!”

  画面又是一转,刑场内外,万人空巷,齐聚此处。

  “燃我圣火,焚我残躯。”

  “摩尼老祖,庇护我身!”

  在诸多起义军将士的放声高歌中,巨型火焰熊熊而起,吞没了被绑在木架子上的杭州府诸多官员。

  画面渐渐暗了下去,紧接着是一副地图出现。

  在这幅北宋地图之中,每一朵火焰就代表一支起义军。

  火焰有大有小,最大的两朵分别在梁山泊和杭州,至于那些小的,则遍布大宋从岭南到河北,从山东到关中。

  几乎每一处“路”(行省)之中,都有起义军的火焰。

  粗略一数,至少几十上百朵火焰。

  看到这里,秦始皇都惊了。

  “朕之前看胡亥那个臭小子,好像也没有闹到这种地步吧?”

  扶苏想了想,非常肯定地开口道:

  “回父皇,盘点视频之中大秦末年的起义,基本都位于之前被大秦征服的山东六国范围之中,像关中和巴蜀这种早就是大秦领土的地方,确实没有爆发什么起义。”

  秦始皇这才松了一口气,露出笑容。

  “还说朕的大秦是暴秦?这个什么狗屁大宋,才是真正的暴宋!”

  扶苏点了点头,感慨道:

  “那可不?那些儒生们总和儿臣讲,法家御民过于酷烈,儒家御民最为仁慈。”

  “没想到,这皇帝和儒家士大夫共治的大宋,才是真正让黔首百姓活不下去的朝代!”

  就在此时,一份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送来。

  “陛下,蒙恬、王离两位将军,已经率兵攻入箕子朝鲜境内!”

  秦始皇嗯了一声,点头道:

  “好,传令蒙恬,务必记得朕的嘱托,杀尽高句丽祖先!”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看着这一幕,也是有些震惊,环顾左右。

  “诸位卿家,这大宋的起义军之多,怎么感觉比盘点之中的那孽畜杨广时期还要过分呢?”

  郑译闻言,忙开口道:

  “陛下感觉确实没错,杨广时代其实多为世家造反,如李密、李渊、宇文化及等反贼皆是出身高门大族。”

  “但这大宋,是真的让天下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隋文帝微微点头,叹息一声。

  “是啊,世家大族造反,还能用有野心,趁乱而起来解释。”

  “但这些老百姓造反,那就只能说明真的走投无路了。”

  隋文帝说到这里,表情严肃,看向杨勇。

  “杨勇,尔将来若是不能做个仁君,这大宋和尔弟弟杨广,就是尔和大隋的下场!”

  杨勇心惊胆战,连声开口。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当个仁慈的皇帝!”

  就在此时,也有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到隋文帝手上。

  “陛下,高熲、宇文述等人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开始进攻高句丽!”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得怒发冲冠,忍不住一拍龙椅扶手。

  “这所谓的大宋盛世,原来竟是建立在底层百姓的血泪之中。”

  “赵氏皇族,还有这些儒家士大夫,真真是猪狗不如啊!”

  朱元璋目光凛然,显然动了杀机!

第71章 赵匡胤的反思,完颜阿骨打出镜

  【大宋时期的农民起义虽然四处爆发,但对大宋朝廷而言,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

  【他们缺乏明确的纲领,无法争取到更多的力量支持。】

  【在打下一处城池后,农民军只会凭借本能四处烧杀抢掠,无法有效的治理该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和资源。】

  【反观大宋朝廷方面,拥有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支持,拥有足够严密的制度来武装军队,获取税收,制造兵器,生产粮食。】

  【农民军可以打败朝廷官军九十九次,但只要输一次,那就会彻底崩盘。】

  【很快,北方的梁山起义就被镇压,首领宋江在接连失败后被迫投降,消失在历史之中。】

  【南方的方腊起义,由于威胁到了大宋最重要的税收重地江南地区,大宋朝廷派出了太监童贯领兵镇压,将方腊击败俘虏后直接处死。】

  【宋江和方腊的起义虽然失败,但却对大宋造成了巨大的内耗,沉重地打击了大宋在山东、浙江等地的统治。】

  【面临着如此危机,大宋原本应该聚焦于国内,想办法进行一些改革,但在范仲淹和王安石变法先后失败,蔡京、童贯等“六贼”掌控大权的情况下,改革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这些仅仅还是内忧,即便伤筋动骨,尚未致命。】

  【真正的外患,已经在北方悄然出现。】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看着看着,表情渐渐变得严肃。

  “文官士大夫治国,竟然如此酷烈吗?”

  赵匡胤出生在后唐,成长在后晋、后汉,最终在后周成为朝廷重臣,继而夺取政权建立了大宋。

  作为一个经历过五代之中四代的君王,赵匡胤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五代更替战乱不休的原因就是节度使们完全掌控了麾下军队,随时都能利用军队进行造反。

  是以在建立大宋之后,明明还没有完全统一天下,赵匡胤就立刻着手“杯酒释兵权”,将大将们的兵权收归朝廷。

  即便如此,赵匡胤依然还不放心,又将兵权拆分给了枢密使和兵部,再以“将无长将”的方式,不停地给每支部队更换领兵大将。

  然后,再以科举的方式大力扶持文官士大夫阶层,抬升士大夫们的地位,形成“重文轻武”的格局。

  如此多管齐下,赵匡胤心中笃定,只要过个二三十年,文官士大夫就能绝对压制住武将,让大宋再无节度使之忧。

  视频之中所展现出来的画面,也完美验证了赵匡胤对未来的猜测。

  盘点视频之中的大宋播放到现在,固然也有杨业这般武人英雄,但真正能改变皇帝心意的,还是寇准这样的文官宰相。

  当寇准逼迫宋真宗抵达澶州时,赵匡胤心中其实是很高兴的。

  一个宰相而已,想要废随时都能废掉,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寇准虽然冒犯了宋真宗,但事实上也帮助大宋逼退了辽军,没有让大宋损失任何领土。

  反之,如果是一位大将逼着宋真宗抵达澶州的话,那才是赵匡胤无法接受的。

  那意味着,这名大将随时都可以利用军队,再现黄袍加身!

  一切都在说明,赵匡胤设计的大宋制度是成功的,避免了五代迅速交替,赵氏皇族失去政权的悲惨境地。

  可当看到农民蜂拥而起,大宋处处都是起义烽火的时候,赵匡胤的心中还是极大的被震撼到了。

  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在五代这种混乱的时代中,赵匡胤见识过太多的民生疾苦,知道底层的人们有多么的不容易。

  即便是在五代那样悲惨的时代,农民起义军都没有大宋这个宋徽宗时期这么多!

  赵匡胤叹息一声,轻声自语。

  “难道在这些百姓心中,大宋的统治竟然比那些节度使和暴君还要酷毒吗?”

  这句话声音并不大,却清楚的传遍了整座大殿。

  群臣一片默然。

  赵光义哑然片刻,开口道:

  “皇兄怕是多虑了,宋江方腊之流,只不过是一些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东西罢了,怎能代表整个大宋的百姓?”

  赵匡胤呵呵一笑,指着视频之中的那张地图。

  “二弟,那你告诉朕,这张地图之中的这么多百姓,他们全部都是游手好闲的吗?”

  赵光义瞬间哑口无言。

  赵普同样也是眉头紧皱,过了好一会,才缓缓开口。

  “陛下,臣觉得,老百姓还是需要土地的。”

  “只要有足够的土地,就能让老百姓老老实实地在田地上耕种,给国家提供税赋、粮食还有兵源。”

  “从视频之中,臣能看出来,许多百姓的起义,真正原因还是没土地,没办法生存下去。”

  赵匡胤点了点头,看了赵普一眼。

  “那你觉得要如何去改?”

  赵普道:

  “或许,可以考虑推行唐朝时候的府兵制度。”

  赵匡胤皱眉道:

  “府兵?”

  赵普道:

  “正是。盛唐初期,关中府兵横行天下,为大唐打下了偌大江山。”

  “大宋若是效仿府兵制度,肯定也会让军队战斗力更上一层楼的。”

首节 上一节 106/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