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029节

  “将来你切不可如朱翊钧这般对大臣,要懂得感恩跟合作,明白了吗?”

  刘庄闻言忙道:

  “请父皇放心吧,儿臣一定会对大汉的忠臣们以礼相待,共商国事。”

  但在刘庄的心中,对此却是有些不以为然。

  刘庄的生母阴丽华,代表的是南阳郡这边的世家大族。

  而之前的皇后郭圣通,则代表的是河北那边的世家大族。

  随着刘庄取代刘疆成为太子,来自南阳郡的世家大族已经逐渐在大汉的朝堂中占据了顶流。

  河北士族现在退居二流,而且地位还在被新兴的科举士大夫不断地进行挑战。

  在许多人看来,刘庄登基之后应该就是正式确立南阳世家大族的地位。

  只有刘庄一个人知道,他的心中并非这种想法。

  在刘庄看来,什么狗屁世家大族,那都是应该被淘汰的东西。

  皇权绝对集中,以科举制出身的士大夫们作为中层,把下层的吏员资格开放给所有老百姓。

  这才是最合适的,也是最能让皇帝高枕无忧的统治结构。

  他将来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干掉所有的世家大族!

  当然刘庄并不傻,他也知道这种想法在继位之前是不能走漏风声的。

  不然别说是原本就和刘庄“有仇”的河北士族,就连刘庄原本的靠山南阳士族也容不得刘庄。

  听到刘庄的回答之后,在场的东汉君臣心中都放心了不少。

  三国世界,蜀国。

  诸葛亮笑呵呵地对着鲁肃开口。

  “子敬啊,这一次咱们就这么定下来吧,如何?”

  鲁肃黑着脸,点头道:

  “就这么定下来吧。”

  谈判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像双方这种涉及到国家结盟的谈判就更加如此。

  经过一番谈判之后,东吴和蜀汉达成了如下条约。

  东吴付出如下:

  一,东吴彻底放弃对荆州所有州郡的宣称,承认蜀汉占据所有荆州领土的合法性。

  作为回报,蜀汉继续维持和吴国之间的结盟,不会跟魏国一起采取任何敌对吴国的行动(包括军事、政治、民生领域)。

  二,东吴将孙尚香送归成都,刘备将册封孙尚香为皇贵妃。

  三,东吴和蜀汉方面开放长江贸易通道,两国商人可以凭借两国任何一处郡、州文书出入过境进行商贸活动。

  四,东吴将会出售二十艘战船,一百艘商船给蜀汉。

  这四个条件,对蜀汉而言,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蜀汉压根什么都没做,仅仅是维持现在,就平白获得了这些好处。

  而东吴方面,则是付出了不少利益。

  放弃领土宣称,维持和亲,出售战船。

  这也是鲁肃脸色为何如此难看的原因。

  不过东吴也是没办法。

  东吴海军最强悍不假,但问题在于东吴绝大部分的土地都在东亚大陆。

  若是真的被蜀国和魏国针对,东吴就只能迁都去吕宋或者倭岛。

  虽然东吴这些年对这两个地方进行了大量的移民和开发,但这两个地方显然是无法支撑三国争霸这种级别战争的。

  东吴想要在三国之中保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就必须保住陆上领土。

  那么,就只能向蜀汉让步。

  吴国方面,孙权阴沉着脸,在国书上盖下自己的玉玺。

  这玉玺并非他爹孙坚从大汉皇宫之中获得的那个真正的和氏璧传国玉玺。

  孙坚获得传国玉玺之后不久,就拿来送给袁术,由此从袁术手中获得了一批军队和资源,最终奠定了吴国的基业。

  吐出一口气后,孙权缓缓道:

  “这一次大吴被迫做出这么多让步,全都是因为曹阿瞒那个混账东西!”

  “传令海军舰队,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把魏国舰队全部歼灭,赶出倭岛!”

  在场的东吴群臣纷纷点头应是。

  在和东吴定下盟约之后,诸葛亮马不停蹄,又在自己家的丞相府接见了来自魏国的使者贾诩。

  “文和兄,孔明久仰大名,今日方得一见!”

  诸葛亮露出笑容,和贾诩亲切握手。

  贾诩白须飘扬,满面春风。

  “孔明兄,贾某早闻卧龙大名,多年前便想要拜见,至此方才借公务之机得此机会,还请孔明兄多多指教啊。”

  两人都是当世最出色的谋士,虽然第一次见面,但相互之间的气氛却非常的热络,犹如老友见面一般。

  诸葛亮邀请贾诩来到丞相府后花园之中,两人在凉亭里对坐赏花,顺便饮酒相谈。

  贾诩笑着放下酒杯。

  “孔明兄,大家都是聪明人,我也就开门见山了。”

  “文和奉陛下之命前来,欲要商讨共灭吴国之事,不知贵国陛下意下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

  “此事绝无可能,文和兄只能是白跑一趟了。”

  贾诩闻言,倒也并不惊讶,笑道:

  “莫非贵国陛下心中还有什么大汉?若真有大汉,陈留王刘协尚在,贵国陛下的登基就有些于理不合了吧?”

  诸葛亮哈哈一笑,正色道:

  “当年光武帝同样也并非哀帝、平帝五服亲属,不也重建了……嗯,按照金幕的说法,是东汉王朝。”

  “我家陛下无非也就是按照光武帝之旧例,第二次重建大汉罢了。”

  “文和兄,此番我们不跟你们合作,仅仅是出自于我们大汉的国家利益,和西汉、东汉并无关联。”

  贾诩有些疑惑。

  “上一次的金幕评分,贵国乃是三国之中最高的,为何却不愿意两分天下?”

  诸葛亮笑道:

  “若当真两分天下,我们大汉只能拿到西南、岭南这些地方,贵国却能拿到两淮、江东这种吴国精华之地。”

  “贵国陛下总不可能愿意将这两个地方之中的一个让给我们吧?”

  “没有这两个地方,贵国的国力反超我国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吴国的地盘虽然很大,但真正的精华其实还是在江东,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江南地区。

  这个地区距离魏国的合肥是最近的。

  若当真魏国和蜀国灭吴,蜀国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到江东的。

  没有了江东,就算蜀国拿到了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的东吴疆域,国力依旧还是会被魏国反超。

  贾诩笑着摇了摇头,道:

  “有孔明兄在,我们大魏的心思确实是瞒不过你。”

  “但我想问孔明兄一句,难道孔明兄就真的放心让吴国独霸大海吗?”

  “世界地图孔明兄也看到了吧,你们大汉西南边是高山,西边是高原,北边是我们大魏,东边是吴国,所有的发展路线都被堵死了。”

  “而吴国坐拥万里海疆,随时都能向东南亚发展,获取更多的资源来增强国力。”

  “不灭吴国,你们就没有出海口,将来你们迟早还是会被我们大魏反超,甚至被开辟了更多殖民地的吴国超越。”

  贾诩侃侃而谈,这也是他这一次出使蜀国的最大底气。

  从地缘条件来说,蜀国的发展确实是太差了!

  诸葛亮目光眨动,笑呵呵地开口。

  “这一点就不劳文和费心了。”

  “不过文和有一点是说对了,吴国若是继续在海上发展下去,对我们大汉而言非常不利。”

  “所以若亮在这里,倒是可以给贵国出一点主意,应该能缓解贵国在海上的危机,甚至有可能让贵国一举翻盘。”

  贾诩眉头一扬,道:

  “还请孔明兄赐教。”

  诸葛亮不紧不慢地喝了一杯酒,道:

  “贵国获胜的希望,就落在陆逊、吕蒙两人身上。”

  贾诩嗯了一声,点头道:

  “吴国开拓海疆,陆逊、吕蒙功莫大焉。”

  “但最近由于海战失败,以及孙权对江东世家的打压,这两人都已经失势,眼下赋闲在家。”

  “孔明兄的意思应该是想要我们秘密接触这两人,从中获取一些吴国海军的情报,甚至直接策反这两人的家族,对吧?”

  诸葛亮哈哈一笑,道:

  “果然不愧是贾文和,孔明只不过说了两个名字,文和就已经有一整套的计划了。”

  贾诩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道:

  “不瞒孔明兄说,我们大魏早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

  “但孙仲谋也不是傻瓜,陆逊和吕蒙早就被东吴的探子们重重监视起来,我们大魏的人压根就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到他们。”

  诸葛亮又一次摇动羽扇,笑了起来。

  “但我们大汉的人可以啊。”

  “大汉可是吴国的盟友,这一次大汉和吴国的条约之中又涉及到了战船、商船的买卖。”

  “陆逊吕蒙应该是接触不到,但接触一下陆家、吕家的人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贾诩点了点头,道:

  “那么,我们大魏需要付出什么呢?”

  诸葛亮不紧不慢地开口。

首节 上一节 1029/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