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027节

  朱翊钧知道张居正就是军户之子,并不意外这番举动,道:

  “如何?”

  张居正似乎想起什么,露出笑容。

  “边军待遇比之以往,确实好了不少。”

  “还有人请臣喝了一杯酒。”

  朱翊钧忍不住笑了,道:

  “比宫中御酒如何?”

  张居正微笑道:

  “苦涩而烈,远不如宫中御酒。”

  “但却暖心。”

  朱翊钧疑惑道:

  “暖心?”

  张居正点头道:

  “臣见蓟辽之兵,士气旺盛,念及陛下恩德,将来若有外敌必能奋发而守。”

  “再有李成梁、戚继光等将领镇守,大明边疆无忧矣。”

  朱翊钧哈哈地笑了起来。

  “若不是张先……嗯,张卿家你劝阻朕,朕少不得要效仿太宗皇帝,亲征蒙古,自漠北还!”

  张居正微微一笑,道:

  “若将来陛下能建成洪武、永乐那般盛世,臣愿为陛下牵马执蹬,举旗擂鼓。”

  朱翊钧笑声越发响亮。

  “好,那就一言为定。”

  两人又谈了片刻,脸上都带着笑容。

  一阵寒风吹进来,朱翊钧忍不住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

  他回过神来,才发现张居正的脸庞已经出现了些许不正常的红润,身体也在微微发抖。

  朱翊钧忙道:

  “好了,今日朝会就到这里。张先……张卿家回去好好喝点热汤补补身子,有什么事过几日朝会再说便是。”

  张居正点了点头,毕恭毕敬地对着朱翊钧行礼。

  “臣谨遵陛下旨意。”

  “散——朝——”

  在太监的高声呼喝中,张居正转过身去,一步步离开了金銮殿。

  朱翊钧坐在龙椅上,目送张居正那身鲜红的袍子,一步步走入殿外的风雪之中。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李太后带着冯保从侧门而入。

  “皇帝,张阁老人呢?”

  朱翊钧愣了一下,道:

  “母后,他刚走。”

  李太后瞪了朱翊钧一眼。

  “天气这么冷,你怎么不让御膳房弄点热汤给张阁老?这要是冻出病来怎么办?”

  少年朱翊钧哑然片刻,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朕……没想到。”

  朱翊钧突然回过神来,转头看向殿外。

  那个大红色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风雪之中。

  【万历八年十二月,京师大寒,雪积尺许,人马不得行,帝乃令辍朝数日。】

  【时居正自蓟镇返,未闻诏令,至太和门待漏如故,帝闻之,亦上殿。是日朝会,惟帝辅二人而已矣。】

  

  回忆的画面渐渐散去,龙床上,苍老的朱翊钧缓缓睁开眼睛,轻声自语。

  “张先生……”

  一旁的郑贵妃有些疑惑地凑过脑袋。

  “陛下,什么生?”

  朱翊钧眼神渐渐浑浊,有些吃力地看了一眼郑贵妃,叹息一声,然后又一次闭上了眼睛。

  这一次,他再未醒来。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大明皇帝朱翊钧驾崩于京师皇宫弘德殿之中,结束了他五十八岁的人生。】

  【他也是大明两百七十六年持续时间里,在位时间最长的大明皇帝。】

  【朱翊钧在位前十年,张居正在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下独揽大权,力行改革,让大明继承了隆庆年的新气象,彻底扭转了嘉靖时期国力迅速下滑的趋势,成功营造出了盛世景象。】

  【张居正去世之后,朱翊钧虽废除张居正大部分新政,但其本人依旧勤勉执政,大明稳中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

  【但朱翊钧少年被压制过重,性格中的叛逆始终得不到彻底释放,问题终于在国本之争中爆发。】

  【此后,朱翊钧二十八年未曾上朝。】

  【围绕着国本之争,大明君臣对立。接下来的万历三大征又导致大明国库空虚,引发矿税监横行乡里,荼毒百姓。】

  【混乱不断发酵,最终让大明政坛四分五裂,党派相争,国家机器难以正常运转。】

  【努尔哈赤借机崛起于东北并建立后金。】

  【在朱翊钧死后二十四年,改名大清的后金入主中原,取代大明成为了新的王朝。】

  【朱翊钧在位的四十八年,也是大明从逆境中奋起转向强盛,但又急速中衰,最终走向衰亡的四十八年。】

  【一个人便经历了整个王朝的春夏秋冬四个阶段,这让朱翊钧在华夏历朝历代数百名皇帝之中都显得极为特殊。】

  【在朱翊钧的身上,我们也能观察到,一个人的性格是如何决定了他的一生,乃至整个大明王朝千千万万臣民的命运。】

  【叛逆作为朱翊钧性格上最关键的底色,贯穿了他人生的始终,也改变了整个东亚大陆乃至世界的历史走向。】

  【也希望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在看完视频之后,多注重一些对继承人心性的培养,而非只顾着考验执政能力。】

  【一个人再怎么好学,终究不可能在短短一生学完华夏数千年厚重文明带来的知识。】

  【每一位皇帝都需要才能足够出众的臣子来帮助自己统治偌大的帝国,君臣之间的相处关系,同样也是皇帝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盘点视频系列之万历皇帝朱翊钧篇,至此结束。】

  看到金幕之中的字幕渐渐淡去,历朝历代的皇帝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缓缓点头。

  “心性,真的非常重要。”

  这并非看完这一篇视频才有的体会。

  而是早在看完胡亥篇之后,秦始皇就得出的结论。

  但凡历史上的秦二世不是胡亥这么一个酒池肉林、残害功臣、荒淫无道的皇帝,大秦纵然会有一些起伏,最差最差也能据守关中、巴蜀等大秦基本盘等待转机,到不了二世而亡的地步。

  秦始皇想到这里,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扶苏。

  如果说秦始皇对扶苏什么地方最不满意,那就是心性。

  在秦始皇看来,扶苏过于心慈手软,不够雷厉风行,杀伐决断。

  但若说秦始皇对扶苏什么地方最满意,依旧还是心性。

  扶苏足够仁慈,这样的帝王或许其他方面能力不足,但一定能得到臣民的爱戴。

  以如今大秦的体量,只要臣民能万众一心支持扶苏,扶苏又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秦始皇不由回想起一名道家博士曾经说过的话。

  “人即混沌,有阴阳两面。”

  万事万物,总是有好有坏。

  扶苏或许无法成为那种历史有名的千古大帝。

  但若能安稳守成,将大秦的基业传承下去,也不失为一代明君了。

  西汉世界之中,刘邦注视着金幕,陷入长久的沉默。

  心性……

  帝王继承人心性的重要性,刘邦不是不懂。

  君王和臣子们之间的相处,刘邦更可以说是华夏五千年诸多皇帝之中顶流的存在。

  萧何张良韩信曹参陈平周勃樊哙……

  刘邦若不是能统御这些当世贤才,又怎么可能从区区一个沛县街溜子头头成为大汉开国皇帝?

  不会真有人以为王朝末年随随便便一个街溜子就能开创新王朝吧?

  这也太不把世间豪杰当回事,太不把西楚霸王项羽当一回事了。

  就是因为刘邦太懂了,所以才对刘盈不满意。

  刘盈其他方面其实都还可以。

  毕竟老爹是刘邦,亲娘是吕雉,那都是在史书上赫赫有名的人。

  但刘盈的心性,实在是太差了。

  刘盈,太容易被其他人掌控了。

  若是晚个几十一百年,大汉统治秩序基本成型,各路势力的相互制衡格局很稳定,刘盈当个弱势君主也没什么。

  但眼下大汉才刚刚建立,帝国和臣民之间的统治秩序,朝堂上各路势力的制衡格局都还在动态的博弈之中,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

  这种时候一个弱势君王的出现,就会让皇权被臣权极大的削弱,甚至有被架空成为傀儡的危险。

  说人话就是,刘邦觉得刘盈玩不过萧何曹参这些老狐狸!

  当然,如果仅仅是萧何曹参也就算了,大不了学一下朱元璋杀蓝玉,直接动手全部干掉就是了。

  韩信这种大汉军神,刘邦不也是想弄死就弄死,更何况萧何曹参?

  问题是,还有吕氏外戚的存在!

  刘邦当年从沛县起兵,招兵买马是要钱的,武器装备、粮食物资都是得有人供给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些钱和物资从哪里来的?

  大部分就是从吕氏家族,以及吕家的各种渠道而来。

首节 上一节 1027/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