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022节

  【等到后金改名大清并入关后,辽东汉人从之前的几十万锐减至不到两万人。】

  【这两万人之所以能苟活下来,主要也是因为加入了后金的汉八旗之中。】

  【绝大部分并非八旗中人的辽东汉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在女真人的屠杀和掳掠中死去了。】

  【也正是依靠着对汉人财富、土地的抢掠,后金国随之一步步地变得强盛了起来。】

第512章 秦始皇讲述战争本质,徐光启给朱翊钧的惊人提议!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重重地哼了一声。

  “这些该死的女真人,竟然没有和朕在同一个时代,不然朕一定会让他们死得很惨。”

  在一旁的王离,气愤地握住了拳头。

  “异族竟然敢如此欺辱华夏,简直岂有此理!”

  在场的大秦群臣,表情都是非常的愤怒。

  大秦,横扫六合八荒。

  不管是东方六国,还是周围的所有异族,全部都得跪下来,对大秦唱征服。

  这样的大秦,自尊心是非常强烈的。

  在他们看来,华夏人就是天生高高在上,统治天下一切异族的。

  当他们发现金幕之中的华夏同族被如此欺辱,杀戮,他们内心之中的愤怒无以言表。

  诚然,盘点视频已经播放了很多部。

  但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还是让大秦人发自内心的愤怒。

  不仅仅是对异族的愤怒,也是对这些败家子皇帝们的愤怒。

  怒其不争!

  但凡这些败家子们争气一点,又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秦始皇呼出一口气,道:

  “一个皇帝的好坏,对于天下万民来说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这都是朱翊钧造的孽啊。”

  扶苏重重地点头。

  “这朱翊钧,实在是太昏庸,太无能了!”

  痛骂了一番朱翊钧之后,扶苏心中也有些不解。

  “父皇,儿臣有点奇怪。”

  “朱翊钧明明打赢了这么多场战争,为何反而引来了更多的觊觎者呢?”

  按照扶苏的想法,大明既然一直在赢,那么边疆的其他民族不是应该因为害怕而变得更加安稳才对吗?

  秦始皇闻言并未说话,而是看了一眼蒙恬。

  一直沉默的大将军蒙恬缓缓开口。

  “太子殿下,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

  “朱翊钧的仗,都是糊涂仗。”

  “真正强悍王朝发动的战争,一定是干净利落地胜利,对敢于发动战争的异族展开无情的屠戮。”

  “一定能杀到敢发动战争的异族元气大伤,彻底胆寒才行。”

  “这样的胜利,才能让其他异族噤若寒蝉。”

  “朱翊钧这所谓的万历三大征……”

  蒙恬说到这里,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不过如此。”

  扶苏沉吟片刻,基本明白了蒙恬的意思。

  就以大秦来说。

  蒙恬之前打匈奴,一战就杀了十几万匈奴人。

  直接把匈奴人杀到胆寒,多年不敢再大规模的犯边。

  平定南边的百越,大秦也失败过。

  然而第二次,大秦发动数十万军民南下,筚路蓝缕,直接拿下。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胆敢反抗的百越各个部落,都是直接被灭族!

  而朱翊钧呢?

  所谓的万历三大征,没有入镜的播州杨应龙就不去提了。

  啺葜遥竺鞴倬仁湟怀。挂艏背榈鞲鞯卦俅恿啥牙钊缢傻骼矗胖沼诖蛴恕�

  抗倭朝鲜战争更不必说,打得稀碎,最后甚至要贿赂倭军,才能让倭军撤军。

  辽东可就在朝鲜旁边!

  明军的这种表现看在努尔哈赤眼里,只会助长努尔哈赤的野心。

  假设,明军一个月扫平啺荩鲈旅鸬羰竿蛉肭殖实馁辆�

  努尔哈赤看到这种情况,他敢生出一丝一毫对大明的不敬?

  扶苏吐出一口气,道:

  “所以战争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显示国力,达成目标,震慑潜在敌人?”

  回答扶苏的是秦始皇。

  “说得没错。”

  “失败并不可耻,朕这辈子也经历过不少次的失败。”

  “但重要的是,失败过后要做出及时调整,要在第二次圆满完成目标。”

  “只要目标达成,谁敢不服?”

  秦始皇所说的目标,当然不是所谓的胜利。

  而是把敌人杀到胆寒,是让大秦所有老百姓自信心爆棚,让所有异族噤若寒蝉。

  这才是大秦发动战争的目标,这才是战争胜利的意义!

  秦始皇又继续开口。

  “最重要的是,得主动。”

  “主动,就意味着情况可控。”

  “想不想打,想小打小闹还是大打出手,都控制在自己手里。”

  “这样就能提前预判出战争对国家的影响,真正做到让战争服务于国家。”

  “但朱翊钧嘛,呵呵……”

  扶苏顺着秦始皇的思路一想。

  朱翊钧的所谓万历三大征,还真没有任何一次是主动的。

  啺莺脱钣α际桥崖冶⒅蟮钠脚选�

  朝鲜抗倭战争,也是在得知朝鲜被入侵之后,为了大明的利益不得已之下迎战。

  蒙恬沉声道:

  “陛下所言极是。朱翊钧治下的大明平日里完全就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只有等到事情爆发之后才仓促进行各项筹备,导致每次出兵前的准备都至少要一年半载。”

  “咱们大秦,就算是金幕没有出现之前,一万人左右的出兵最多只需要一个月,十万人以上的出兵也最多三个月。”

  出兵时间,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外敌入侵还是内部叛乱,一个月出兵和三个月出兵,结局可以说大相径庭。

  一个月出兵平定叛乱,被祸害的一般也就是叛乱当地和附近几个郡县。

  这么短的时间,叛军也没有办法去招兵买马,扩大影响力。

  但三个月才出兵,叛军就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招兵买马,叛乱的波及范围就会更大,需要用来平叛的军队、物资等投入也会成倍增长。

  蒙恬补充了一句。

  “战争的持续时间越短,对国力的损耗就越小。”

  “朱翊钧每一次都要一年半载才能正式开启战争,单单是准备战争这段时间就已经让大明内部国力损耗巨大了。”

  蒙毅在一旁补充道:

  “再加上矿税监等乱象,大明竟然还能撑到万历四十多年才开始溃败,只能说大明王朝的底蕴确实是很充足。”

  扶苏哑然。

  但仔细一想,也不得不承认蒙氏兄弟的话很有道理。

  被朱翊钧祸害了四十多年才彻底烂掉,相较于胡亥几年时间就搞垮的大秦,确实大明是强很多了。

  不过扶苏再一想,又觉得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太值得庆祝的事情。

  金幕中的大秦确实是灭亡得很快,但相应的,新的华夏王朝(汉朝)重建的时间也快啊。

  十几年的时间,天下就能迎来和平。

  反之像朱翊钧治下的大明,四十多年的时间,一步步的烂掉。

  足足两代人饱受折磨,生不如死。

  甚至,连尽头都看不到!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但这种慢性死亡的“赖活”,确实也是太让人绝望了一些。

  扶苏摇了摇头,脑海中闪过一个词语。

  叛逆。

  朱翊钧啊朱翊钧,仅仅是因为少年时期的叛逆,你就要把大明折磨成这个样子吗?

  真不愧是被金幕列入盘点的败家子皇帝啊!

  三国世界。

  曹操正看着金幕,准备发表一番高谈阔论。

  一名八百里加急使者带来的情报,让曹操顿时表情变得难看起来。

  “什么,海战失败了?”

  这句话立刻让曹魏皇宫之中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曹丕忍不住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022/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