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001节

  所有的党派领袖不约而同地点头。

  “就这么办!”

  【内斗多年,相互之间不知道结下多少仇怨的大明朝廷各个党派,在“第二个朱翊钧”即将出现的威胁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联手。】

  【李太后死后,雪片一般的奏折飞入宫中,数量甚至远超当年国本之争。】

  【于此同时,郑贵妃的势力开始被各大党派联合起来,疯狂打压。】

  【郑家的诸多罪状被一一翻出,都察院的御史不停弹劾。】

  【大量为了权势而阿附郑贵妃的官员一夜之间被孤立,遭遇了强力打击。】

  【许多原先属于郑贵妃一党的官员非常迅速地改变了立场,同样言辞激烈地上书皇帝,要求福王朱常洵立刻就藩!】

  郑贵妃脸色苍白,跑来找朱翊钧哭诉。

  “陛下,那些人这一次是要整死常洵和妾身啊,你得为妾身做主啊。”

  这一次,郑贵妃终于害怕了。

  她本以为,大明朝堂内斗不休,不可能拧成一股绳来反对儿子朱常洵。

  过去的十多年不都这样吗?

  但这个恃宠而骄、目光短浅的女人并不明白,她的儿子越像朱翊钧,大臣们就越不可能让朱常洵登上这个皇位!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看着郑贵妃,目光也有些奇特。

  “爱妃,你知不知道,这一次,是所有大臣都在反对你?”

  郑贵妃愣住了。

  “陛下,您说什么?”

  朱翊钧表情平静地开口。

  “爱妃,天下所有的臣民都反对你,都要求朕让常洵立刻出京就封。”

  “所有人,你明白吗?”

  “出了这座皇宫,就没有任何人会支持常洵了。”

  “朕问你,就算朕现在立刻下旨让常洵当太子,你觉得他当得上吗?”

  “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答案,若是常洵当了太子,等朕死去之后,他第二天就会被天下所有人推翻,成为大明的亡国之君了。”

  郑贵妃的瞳孔彻底失去了焦距。

  【万历四十二年二月,在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下,福王朱常洵终于离开京师,前往洛阳就藩。】

  【这位福王显然并不愿意,他和他愚蠢的母妃一样觉得自己还有争夺皇位的机会。】

  【从京师到洛阳这段距离,朱常洵用了整整三个多月,几乎是龟爬一样的速度抵达。】

  【但任凭他再怎么拖延,在整个文官士大夫集团的严防死守下,他没有找到任何机会。】

  【此后,直到太子朱常洛登基为止,文官集团各个党派虽然依旧恶斗不休,却在保护朱常洛这件事情上取得了惊人的统一。】

  画面中,一名又一名的大臣,借助各种机会接触朱常洛,给朱常洛加油打气。

  “太子殿下放心,天下臣民都在挂念着您的安危。”

  “这些狗奴才,谁若是敢为难您,您说一个名字,臣让他在宫外的亲族死绝!”

  “殿下不必惊慌,天下人心在您这边,就算是陛下也改变不了!”

  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份来自不同党派官员的奏章送到朱翊钧的御案上。

  内容出奇的一致,给陛下和皇太子问安!

  这并非暗示,而是对朱翊钧的明示。

  陛下,我们可以让你安安稳稳的当一辈子的皇帝。

  但下一位皇帝,必须是太子朱常洛,不能是其他人!

  【正是在这种全天下文官的强大压力下,太子朱常洛虽然先后失去了母亲恭妃和奶奶李太后的庇护,郑贵妃和郑家却依旧不敢对朱常洛下手,最终让朱常洛平平安安地活到了继位之时。】

  【朱常洛也是继朱标之后,大明第二个获得了整个文官集团全力支持的臣子。】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大多哭笑不得。

  刘邦忍不住发了一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不是,这个朱翊钧也太离谱了,这人怎么能离谱到这种程度?】

  【光武帝刘秀:说实话,被天下臣民厌恶的皇帝,王莽就算一个。但朕觉得,朱翊钧和王莽也是不分伯仲啊。】

  【宋太祖赵匡胤:你们也别说朕的大宋怎么怎么样了,至少宋徽宗和宋钦宗可没有被整个官员集团厌恶到这种地步吧?】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朕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们,直到朕这个时候,朱翊钧也应该是华夏五千年唯一一个失去所有臣子信任的皇帝,别无他人。】

  大明世界之中,一片鸦雀无声。

  朱元璋揉着太阳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朱允炆是离谱了点,败家了点,但归根结底,还是争霸天下输了。

  朱祁镇嘛,土木堡事变之前确实也是蠢材一个,但第二次登基后也改邪归正迷途知返了,给朱元璋的观感甚至比朱允炆还要好一点。

  但这个朱翊钧,就真的让朱元璋无言以对了。

  朱元璋无奈地开口。

  “你们说说,这小子究竟怎么做到的?”

  一直以来惯用大嗓门的朱棣也说不出话了。

  对啊,怎么做到的?

  皇帝掌控着一个国家的至高权力,有权力,就一定会有臣子愿意跪舔。

  朱翊钧是怎么能做到明明是皇帝,却让臣子们恨不得他马上去死的?

  朱高炽叹了一口气,道:

  “所以朱翊钧叛逆了一辈子,最后却发现,大明的所有臣子们都被他弄的叛逆了?”

  众人哑口无言,都觉得这简直是一个绝妙的反讽。

  叛逆了一辈子,最后的结果是发现身边的所有人都背叛了自己……

  朱元璋默然片刻,缓缓说出了两个字。

  “蠢材。”

  “三个皇帝里,朱翊钧是唯一一个没有打过败仗的,却是朕觉得最蠢的那一个。”

  朱棣干咳一声,道:

  “父皇,您也别急着下结论。”

  朱元璋怒视朱棣。

  “你什么意思,莫非觉得朕说得不对?”

  朱棣赶忙干笑道:

  “儿臣想说的是,朱翊钧这小子都把国家折腾成这种样子了,那接下来若是再爆发战争,大明恐怕就真打不赢了。”

  朱元璋默然片刻,一脚踹了出去。

  “乌鸦嘴!”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正当朱翊钧的昏庸统治让大明这个曾经的巨人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千疮百孔之时,在大明的东北边疆,一个雄心勃勃的挑战者终于崛起了。】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对观众们来说也算比较熟悉的身影。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此时的努尔哈赤头顶,戴着闪耀的王冠,身上穿着同样闪耀的龙袍。

  他一挥袖子,昂然就座,脑袋后面的金钱鼠尾随之飘扬。

  在努尔哈赤的面前,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恭敬侍立。

  在四大贝勒的后方,是女真八旗诸贝勒、大臣。

  再后面,则是臣服于努尔哈赤的诸多臣子、部落酋长。

  所有人分成整齐的八个阵营,在各自对应的旗下站立。

  等努尔哈赤坐下之后,众人整齐下跪。

  “臣等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四十三年,已经基本统一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时年五十八岁的努尔哈赤正式称汗,重建对女真人来说代表着曾经梦想和荣光的“金”国,史称“后金”。】

  【非常讽刺的是,由于努尔哈赤的收买以及大明内部混乱的政治斗争,明朝在抗倭战争之后的十多年里对努尔哈赤的扩张行为视而不见。】

  【直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前一年,蓟辽总督在禀报朱翊钧的奏折上依旧口称“努尔哈赤对大明极为恭顺,毫无不敬之心”。】

  画面中,朱翊钧在得到了努哈尔赤建立后金的奏报之后大为愤怒。

  “混账东西,不是之前还说努尔哈赤对朕很恭顺吗?”

  “连金国这个国号都弄出来了,你们还敢说他对朕恭顺?”

  “来人啊,立刻给朕集结大军,朕要灭了努尔哈赤这个混账东西,给辽东来第二次犁庭扫穴!”

  在大明历史上,成化皇帝朱见深曾经对女真发动过一次“犁庭扫穴”,史称“成化犁庭”。

  看到这里,大清世界之中,弘历忍不住嘴角翘起,露出一丝嘲讽笑意。

  这一幕恰好被康熙看见。

  康熙皱了皱眉头,开口道:

  “弘历,你似乎有些不以为然?”

  弘历忙道:

  “回皇祖的话,孙臣看过明史,那个所谓的成化犁庭,明军不过斩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

  “唯一值得称道的,或许就是迫害了咱们爱新觉罗的先祖董山大人。”

  “就这点战绩,朱翊钧居然还有脸吹嘘,说什么第二次犁庭扫穴,怕不是要笑死人了!”

  弘历刚说完,胤禛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一声怒吼。

  “无知小儿,给我闭嘴!”

第504章 成化犁庭的真相,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弘历被胤禛这突如其来的一吼给吓了一跳,整个人都哆嗦了一下。

  康熙皱起眉头,有些不满地瞪了一眼胤禛。

  “好好的,吓唬孩子做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001/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