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6节

第8章 狼狈而逃

  关凤颦眉:“不是说刘禅脑子不灵光么,怎么作得出如此有意境的语句?”

  张莺莺眼眸一亮:“世子真儒雅,有名士风采。”

  阿斗在心里向李太白表达歉意,眼角偷瞥了一眼关凤,心道:就是胸小了些。

  关凤看着他目光所视,脸登的蓝了,狠狠地刮了一眼刘禅,向吴王妃道:“臣女家中还有事,先行告退了。”

  话罢,如风一般走了。

  阿斗是甘夫人所生,王妃是益州门阀吴家出身,与阿斗没有情感羁绊,不宜多说话,只能尴尬一笑:

  “世子,莺莺,这边坐。”

  张莺莺挺了挺胸膛,微微一笑,款步走过去坐下,一言不发。

  吴王妃轻声开口,化解尴尬:

  “世子,尝尝这枚酥饼,很是可口呢。”

  阿斗客气的接过来,道:“叔母身体可还安康?”

  他口中的叔母,是张莺莺的母亲,张飞的妻子,夏侯渊的侄女。

  “我母亲安好,谢世子关心。”

  “安好便好,嗯,甚好,那个,我还有事,就先回了,你和王妃慢慢聊。”阿斗实在不知道怎么一本正经地和古代大家闺秀聊天,只好借机遁走。

  也不等王妃和张莺莺反应过来,起身拍拍屁股溜了。

  王妃苦笑,感情我们等了你一个多时辰,就为了听你说三句话。

  张莺莺也很无奈,自己紧张和羞涩,没成想世子比她还羞涩,竟然只说三句话,便借口跑了。

  另一边,阿斗大步流星而去,再没有刚才的四平八稳,嘴里不住地念道:

  “上辈子就相过亲,尬的要死。这都穿越了,竟然还有这种囧事,基本没见过面,突兀坐在一起,让我怎么聊?聊她身材好,马上脱了给我观赏一下吗?”

  “早知道回来是见张莺莺,我就在醉一蜀继续喝酒了!”

  黄皓跟着他一路小跑:“世子,您慢点,别累着!咱们这去哪啊!”

  “去哪?”

  “对啊,去哪啊?小皓子,我平时这个点都干什么?”

  黄皓闻言一抽抽:世子越发憨了。

  “回禀世子,往常这个时间点,您是在书房读书。”

  “读书,挺好,那就去吧!”

  话罢,阿斗按照稀疏的记忆,往书房走去。

  “世子转性了?”黄皓摸摸脑袋,跟了上去。

  ……

  书房。

  秦宓正襟危坐,心道:世子今次要请几次才能来读书呢?哎,想汉中王英雄了得,怎么生了如此痴傻又懒惰的世子。

  他已经教导刘禅半年有余了,本以为教三四个月《论语》和《诗经》,便能教授《史记》,或者《大学》《尚书》了。

  谁想世子读了半年论语,只背了三两句。

  正想着,阿斗大步而入,向他行了个弟子礼,坐了下来,信手拿了一本论语,自顾自看了起来。

  对于刘禅主动到书房,秦宓很是不适应,见他默默看书,也没打扰,只是静静看着反常的世子。

  约莫一炷香时间,阿斗抬起头,用手指着书问道:“先生,这个字念什么?”

  秦宓扫了一眼,下意识答道:“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哦,原来是箪!这篆书太他码难认了!”

  秦宓突然反应过来,端起严师出高徒的架势,喝道:“你才学到开始几句,问这个字作甚?前面的你都会了吗?”

  阿斗无语,心道:哇拷,老子九年义务教育出身,虽然不能背全文论语,但还是背过一些句子的。

  想到这,他把自己前世学过的论语背了下来。

  秦宓闻言有些惊诧,虽然世子背错了很多地方,但和之前比起来,如今的进步,已经可以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了。

  “敢问世子,您生病这几日,汉中王是否安排新的先生给您教授学业?”

  “未曾有,怎么如此问?”

  “世子进步神速,让人难以置信!故此发问,是否有高人指点!”

  “本世子天资聪慧,不需高人指点,自己看看书自然就会了。”

  看着秦宓一脸不信,阿斗装模作样翻了翻《诗经》,随口背了《硕鼠》《蒹葭》《关雎》三首人教版必背古诗文。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听刘禅如此流畅地背完最后一句,秦宓眉头紧皱,心里认定有位高人进了汉中王府,用高超的教学技术,将刘禅这株朽木雕刻成功。

  “世子得到高人指点,进步如此神速,看来是老夫愚钝了,再教下去实是耽误世子,老夫这就去找汉中王请辞!”

  言罢,秦宓满脸愧疚地向刘禅行了一礼,垂头而去。

  阿斗直接懵了,喊道:“先生这是怎么了?这真的不难!”

  秦宓闻言走的更快了,很快不见了身影。

  ……

  蜀一醉酒楼。

  掌柜看着风风火火赶回来的伙计,急问:“可看清楚了?确实进了王府?”

  “看清了!”

  “王府守卫什么态度?”

  “很恭敬!如同迎接汉中王一般!”

  “果然!果然!”掌柜脸上布满激动的神色,“给所有人说,今后只要他来蜀一醉,一定好酒好菜招待!”

  伙计心领神会:“小的这就去传话!”

  ……

  汉中王府。

  秦宓快步离去,阿斗没去追。

  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刚刚自王妃宫殿逃出来,几乎用尽了他全部体力,这会儿腿都是软的,根本追不上那个老家伙。

  只好躺在书房的榻上,边休息,边翻看书籍。

  如今智力87的他,已经堪比朝中谋士了,一盏茶的功夫,便看了一遍《诗经》和《论语》。

  自语道:想不到,这两部典籍传到后世,竟然遗失了这么多。历史学家就算是把全国的汉墓都挖了,也凑不到我手里的这种程度了!

  这时,一个壮汉走进书房:“世子,属下将卖鸡蛋的小贩和他家人,连带276只鸡,都带回来了!”

  还不等阿斗应答,门外又冲进来一人,是一个宦官:

  “世子,大王让您速去见他!”

  阿斗一愣,心道:

  “本来想去看看母鸡,看来,得先去看父亲了!”

第9章 政治素养

  见刘禅不动,宦官催促:“大王看上去有些激动,不知喜怒,世子尽量快些。”

  阿斗无奈,指着壮汉,对黄皓道:“他叫什么?”

  “回世子,此人吕方,字型圆。是大王从荆州带来的,前些日子派到世子身边做的护卫。”

  “嗯嗯,这字和他的名倒是很对乎。”阿斗转而对吕方道:“型圆,你和黄皓一起,将那些鸡安置起来,令养鸡小贩好生饲养,等我忙完了,就去找他!”

  “喏!”吕方抱拳。

  阿斗又看向刘备派来的宦官:“我们走吧!”

  ……

  汉兴殿。

  刘备一遍又一遍地问秦宓:“我儿真的进步神速?”

  秦宓苦笑:“大王啊,您已经问了12遍了!”

  刘备难掩激动的神色:“哈哈,阿斗这孩子自小就不算聪明,读书一直没什么成绩,加上身体微胖,很难学武,我很是担心他将来如何在乱世立足。

  今日,他先是说出一番出色的策论,又背了这么多书,我……哈哈……我高兴啊!”

  秦宓张了张嘴,又闭上,忍了又忍,最终开口问道:

  “听大王的意思,您不了解世子的学业进度么?不是您给世子请了高人教导么?”

  刘备摇摇头:“我既然请了先生您,又怎么会请别人?”

  秦宓更加疑惑,正要追问,就听宦官通报,世子到殿外了。

  随即阿斗走了进来,向刘备和秦宓行礼,偷偷看他们神色,呼出一口气:“看来不是要责问我的架势。”

  “吾儿,为父听闻你近期较为用功,读了不少书,背出来,为父听听。”

  阿斗点头,知道刘大耳朵是在考校自己,为了能早日进入朝堂,见到更多将领,更为了自己能插手荆州事务,他搜肠刮肚,将前世学的和刚才看过的,诸如论语、诗经、孟子和其他一些古文,统统背了出来。

  秦宓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心道:我离开短短时间,世子竟然将论语里的错误都改过来了,还多背了这么多?

  刘备听得双眼都弯曲了:

  “吾儿终于开窍了!”

  他宠溺地抚摸着阿斗的大脑袋,温声温气地问:“这些都是谁教你的?”

  “自己看书学的?”阿斗感觉没办法解释清楚穿越的事,也怕说出来有太多不必要的麻烦,只好胡乱应付。

  “这样说来,你上午发表的那些长篇大论,也是自己想出来的?”

  “正是!”

  刘备闻言,死死盯着阿斗,半晌,又问:“不曾有人指点过你?”

  阿斗正色:“不曾!”

  刘备道:“此间没有外人,你不必为他们遮掩!能暗中指点你的,定是博学之士,为父是要重用的。”

  “确实没人指点我!都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

  刘备点点头,脸色微笑,心里乐开了花:

  “好啊,吾儿不仅长了学识,嘴巴还比原来严了,不是什么都往外说了!比以往沉稳多了!甚好!甚好!”

首节 上一节 6/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