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31节

  郑丽昭立刻见到不可描述的擎天景色,不由得惊呼:“哇!”

第41章 大军出征

  “你哇啥,别哇!”

  阿斗的清白被看光光了,头皮都麻了,长这么大,头一次经历这种事,脑筋瞬间短路,青筋也短路。

  三五息时间。

  郑丽昭保持前倾姿势,胳膊依旧在水里,一动不动,睁着大眼,一眨不眨,死盯着前方。

  阿斗保持着僵直的姿势,从头皮发麻,发展到全身发麻。

  忽然,一阵冷风吹进浴室,浑身湿透的郑丽昭一个激灵,一身水珠的阿斗一个哆嗦。

  “噗通……”

  阿斗缩回水桶,双手抱在胸前。

  郑丽昭冷得打哆嗦,下意识扯过衣架上的大衣把自己裹起来。

  “那个,哈,那个世子,你果然很健康,没病……是个能干事的人!真棒!”

  阿斗脸都绿了:“我谢谢你夸我啊!”

  郑丽昭也有些大脑短路:“不客气。我,啊……不……属下就是有感而发,世子确实很棒!挺魁梧的!”

  “行了,速速退下!”

  “喏!”

  “等一等……把我大衣留下!”

  “这件衣服湿透了,属下给世子换件新的。”郑丽昭边说边往外退,脑子中的景象挥之不去,心里暗骂:

  “这可恶的过目不忘!我刚才为什么要看这么细致!”

  一刻钟后。

  郑丽昭拿来一件新的衣服,挂在架子上,一声不吭,抬步往后退。

  “等等。”阿斗稍稍恢复了些心态,开口叫住她:

  “回去多吃些芋头、山药、核桃、鸡肝这种高蛋白食物,有助于重要部位囤积脂肪!我也能赏心悦目些。”

  “喏。”

  见她退出去,阿斗长呼一口气,自水中起身,伸手去拿衣服。

  这时,那个俏丽的身影又回到浴室,问道:“世子,请问脂肪是什么?那个……没事了……”

  郑丽昭飞速逃了。

  阿斗的手颤颤巍巍的扯过衣服,穿在身上,心里咆哮:

  我勒个去,侧面特么也失守了!

  ……

  第二日,宣文宫的人发现郑尚书总是愣愣出神,动不动就使劲摇晃脑袋,嘴里叨念“快忘掉”三字,似是中了邪般。

  世子清晨时也有些萎靡不振,嘴里经常叨念“亏了,就该就地正法的”一句话。

  时不时看看自己右手,一脸嫌弃。

  但在午时,吕方来到后,婢女们突然听到世子兴奋的大叫,之后抱着一大筐铁环,手舞足蹈狂奔向承乾宫。

  午后,王府众人就见汉中王一脸喜色,领了一众侍卫,带着世子去校场骑马去了。

  据说,校场整个下午都烟尘四起,马蹄声不绝,不时传出欢呼声。

  傍晚,汉中王回府后立即下令,征调益州所有铁匠,传闻要打造一种秘密武器。

  当夜,宦官们惊诧地发现,世子沐浴时,门外有8个护卫把守,据说,连一只苍蝇也没能飞进去。

  ……

  又一日,九月十四,晨。

  成都城东门外。

  一座高高的三层祭坛矗立在旷野。

  这是当年刘焉入蜀后兴建的,刘备见其气势恢宏,便留下来自用。

  此时,祭坛首层正面摆了6座一米高的铜鼎,每座鼎内插了三支香,燃起袅袅青烟。

  第二层摆了18个虎皮大鼓,各有一个壮士,手持鼓锤静静站立一旁。

  祭台第三层,树立有“汉”字和“刘”字的杏黄大旗。另有錞﹑铙、戈、戟﹑锤等祭祀仪式上用的武器。

  益州文武肃穆而立,刘备携阿斗立于高台之上。

  “吉时到!”

  随着一个文官喝出悠扬的声音,祭祀仪式开始。

  鼓声骤起,震天动地。再礼乐,直达天听,礼乐奏罢,刘备带着阿斗向天跪拜。

  “咚咚咚……”

  鼓声再起,久久不绝,震得阿斗胸腔难受,他腹诽道:“这是生怕老天爷听不到啊!”

  祭坛之下,赵云带着麾下将官肃立,关兴、张苞、关索、张绍四个小将戴盔披甲,站在赵云身后。

  在往后,三万士卒饱含肃杀之气,乌压压的站满了旷野。

  鼓声罢,刘备焚香,青烟冲天而去。

  台下万军肃穆,文武寂静,只有大风卷动军旗的呼啸声。

  良久。

  祭祀仪式完毕,阿斗跪地,双手接过刘备赐予的宝剑,一甩披风,脚步坚定地走下祭台,行至大军正中。

  顷刻间,旌旗招展,号角声响起,穿透云层,直达高天。

  “此去抚军。”刘备高声喊道,“意义重大,内宣孤与云长兄弟之情,外展我军之威仪。”

  阿斗全身披挂,腰悬宝剑,翻身上马,盔甲锵然作声。

  “火影”嘶鸣,撩动前蹄,在阿斗喊出“出征”二字后,昂首前行。

  ……

  祭台下。

  李严凑到法正身侧,问道:“尚书令大人,一次抚军而已,大王为何搞得这么隆重,就跟讨伐曹贼一般。”

  法正看着英姿飒爽的阿斗,低声道:“世子聪慧过人,将来必能成为明主,然,他未曾领兵,威望不足,此次东去,若能借前将军之力,征得一城半土之地,对他的名望来说,必是如虎添翼。”

  李严闻言一惊:

  “您的意思是,世子此去,是为了北伐?”

  法正摇头:“不至于,有前将军披荆斩棘,不需要世子挥师,但是世子若能借抚军的名义亲临前线,纵使不直接征讨,也不会有坏处。”

  李严点头:“大王年近花甲,此时栽培世子,甚为明智!”

  ……

  杨仪皱眉,小声问道:“不是说二王子和三王子也出征阆中么?”

  刘巴侧身道:“听说两位王子偶感风寒,临时取消了行程。”

  ……

  许靖看着渐行渐远的阿斗,心道:

  “主公此次派军未曾同任何人商议,难道主公真的相信世子所言,认为荆州有危险?

  可怎么会呢?襄阳西侧有刘封,南方有糜芳,一个是主公义子,一个是主公妻兄,皆忠心耿耿,文武皆备,纵使孙权偷袭也不惧,纵使曹贼反扑也不虑。何必如此耗费钱粮,哎!一对败家玩意!”

  诸葛亮轻摇羽扇,看着东行的大军,很是宽慰:“主公有此子,匡扶汉室的大业,必成!”

  ……

  蜀醉酒楼。

  掌柜的奋笔疾书:刘贼遣三万大军东去荆州,不知何故,主公定要当心。

  ……

  祭台之上,刘备目送阿斗离开,即便大军已经走远,他依旧迟迟不肯回府。

  “有子如此,足矣!”

  ……

  阿斗策马前行,回首远望巍峨的成都城墙,脸色表情逐渐坚毅起来,他想起了伟人的诗句: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阿斗很想高声朗诵,但是他心中敬畏,不敢剽窃伟人诗句,只心中咆哮:

  “能否兴汉,只看此行!”

第42章 行军路线

  阿斗策马而行,满脸兴奋。

  因为,就在他巡视大军后,系统发出一连串见到普通将领的提示。

  原来,随他出征的三万大军分为五军。其中前、后两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领军、典军共10名将领;左、右两军有护军、监军、都护共6名将领;中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都护、领军、典军共6名将领。

  再加上现在还没成为将领,将来会成为将领的14个小校。

  阿斗短时间内得到了36个技能点。但他没有立即使用,而是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武力点加上后,会马上增加战力,智力提高后,会激活潜意识里的知识。

  谁也不知道此行会遇到什么情况,留着备用不是个坏的选择。

  此时,阿斗身居中军,策马前行,赵云稍稍退了半个马身,跟在其身边。关兴、张苞等人却不知身在何处。

  “赵叔。”

  阿斗按照儿时的习惯,呼喊赵云。

  赵云一勒马缰,迅速提到阿斗身侧:“世子有何吩咐?”

  “赵叔怎能称呼我世子,唤我阿斗就是了!”

  “那怎么行,世子已经长大了,末将不敢唤您乳名。”

首节 上一节 31/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