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295节

  又两天。

  五位美女没能等来他们的夫君。

  因为阿斗临时改了道,去了长安城东南侧的杜县。

  这里,秘密修建了一个名为火器司的工厂,专司火药和火器的研发。

  执掌火器司的官员,正是尤物头领,郑丽昭。

第411章 火器研发

  阿斗来到火器司时,郑丽昭等管事官员已经在门外恭候。

  建业王的马车刚刚停下,众人便高声道:“叩见建业王!”

  阿斗下了车,亲手扶起郑丽昭,看着她疲倦的脸色,看着她眼中的血丝,沉声道:

  “火药和火器的研发不是短时间的事情,不要这么劳累。”

  郑丽昭受宠若精,赶忙道:“这都是属下分内的事情,而且,属下早一日研制出火器,军中将士便能早一日减少伤亡,民间便能早一日摆脱兵灾。”

  阿斗闻言很是感动,欣慰的点头。

  郑丽昭起身后,让自己身后三人上前,介绍道:

  “大王,他是马利,乃马钧族弟,木工手艺上等,在马钧暂时无法来长安的情况下,让他带着马钧的部分徒弟进驻了火器司。

  他是蒲元,是属下从益州带来的铁匠,在铸造一块颇有天赋,现在主要负责铁匠活。

  他是郑观,乃我族弟,现在主要负责火药研发。”

  马利等三人连忙下跪叩拜。

  阿斗让他们起身,温言几句,随着郑丽昭往里走。

  “火器司现在有多少人手?”阿斗边走边问。

  郑丽昭沉声道:“回大王,共有一百三十二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匠人。”

  阿斗皱了一下眉头:“人数有点少。”

  郑丽昭解释:“火药涉及机密,我们用人很是谨慎。”

  阿斗点头:“用人这方面,一是审核出身,尽量选信得过的人,另外,也可以通过严格管理实现保密。”

  他想了想,将后世罗布泊的一些做法讲了出来,虽然不算详尽,但以郑丽昭的聪慧和仔细,一定能按实际情况完善。

  郑丽昭闻言频频点头,心中已经生出了大致的管理制度,朗声道:“属下尽快实施!”

  阿斗继续前行,不多会便走进了一间匠铺,只见,一处炉火前,几名匠人正在敲打铁块。

  “这是做什么的?”阿斗问道。

  蒲元回答道:“这是研制手炸弹的匠铺,这位铁匠正打造铁衣。”

  “是么。”阿斗很感兴趣,“可有成品?”

  蒲元摇头,回道:“只有粗胚。”

  “拿来我看看。”

  蒲元闻言迅速走到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了几个铁疙瘩。

  阿斗接过来,见这些铁疙瘩和自己画的图差不多,都是后世手雷的样子,就连纹理都做了出来,喜道:

  “试验过了吗?”

  郑观上前回道:“试验过了。但是做不到书册上那种拔出引线以点燃火药。

  目前还需要把引线伸出来,用明火点燃。而且,也做不到大王要求的量产,每天只能做出来两三个而已。”

  阿斗点头:

  “已经很好了,让三位师傅好生研究工序,好生教导徒弟,等工序完善了,工匠多了,早晚能量产。”

  听到阿斗称呼蒲元等人为师傅,众人眼里都是震惊。当朝王爵竟然称呼普通匠人为师傅,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啊。

  郑丽昭也惊讶,心道:“大王果然礼贤下士。”

  郑观、蒲元等人满脸激动,发誓要潜心研究,对得起师傅二字。

  *****

  阿斗看完手炸弹匠铺,继续往里走,又看了炸药桶和火炮的匠铺,视察了铁匠铸造工艺,而后径直去了成品仓。

  一进仓库,两台制作完成的火炮筒子出现在阿斗眼前。

  只见炮身油光铮亮,分量十足,沉甸甸的压在炮架上。

  阿斗上前抚摸泛着凉意的炮体,又将手按在炮架上,看着结实的木架和精致的车轮,赞许道:

  “看上去很好啊!可试过了?”

  郑丽昭道:“原本做了四架,试了两架,可惜,都炸膛了!”

  “嗯……”

  阿斗联想到明清火炮经常炸膛的事情,心道:

  “火炮炸膛一是因为装填火药过多,二是制作的不精良,形制不科学。三是火炮的材质不行。”

  这些原因他早已经写成了册子给了郑丽昭,但是依旧发生了炸膛的事情,不解的问:“可查出问题所在?”

  “回禀大王,目前正排查材质和火药量的问题。这两架火炮就是调整了材质后铸成的,过几日再试一试看看是否可行!”

  阿斗担心她气馁,温声道:

  “新事物总是面临各种挫折,你不要着急,总会制作出来的!”

  他顿了顿,又对蒲元道:“蒲师傅,火炮生产共有数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稍有偏差就会造成质量问题,你一定要严格监督。

  当然,本王不是说之前那两架火炮在工序方面一定有问题,但排查的时候,一定要从头到尾细细的检查!”

  蒲元连忙跪下道:“属下一定竭尽全力!真不行,我再多锻打几轮,让铁质更韧!”

第412章 火药作坊

  阿斗闻言心道:“多轮锻打的确能减少铁中的杂质,硫含量能减少一些,但其他有益含量同时也减少了,锻打越多,铁性越脆,做刀枪盔甲倒是合适了,但却不适合铸炮或者是制造枪管。只有减少铁中的硫含量,才能软化铁质,降低炸膛的风险。

  阿斗想了想,道:“石灰可以脱硫!这几天我写一下大体的情况,你多多实验!”

  蒲元闻言兴奋道:“属下一定竭尽全力!”

  阿斗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扶他起来,又是一番嘱咐。

  随后走向下一处台子,信手拿起一支火铳。这属于火绳枪,在后世算是很原始的火器,使用时需要先填火药、铅弹和火绳,然后点燃火绳引燃火药,以发射铅弹。

  阿斗仔细打量着手中的火铳,见木质零件都很小巧精致,打磨得很光滑。铜铁部件有将近十个,每一样都打磨得极为精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高科技了!

  “这个实验过了吗?”

  “试验过了,成功了!”郑丽昭道,“可以攻击20步外的靶子。”

  阿斗感慨:“20步?任重而道远啊!”

  郑丽昭知道弩箭普遍能射出30到60步,上好的弓弩能射出70步开外,火铳的射击距离实在不够看。

  但是,建业王曾说完美的火器的射程应在百步开外,她有信心造出来那种大杀器。

  想到这,她郑重道:“大王放心,属下早晚能制作出合格的火铳!”

  “嗯。本王相信你。我且问你,这种火铳,一天能打造多少支?”阿斗问出了关键问题。

  “几个熟练工匠一起,大约十天打造一支!”

  “呃……”阿斗无语,沉声道:“一定要多招纳人才,充实火器司!”

  “属下明白!”

  “还有。工匠不需要学会所有工序,按照标准专营一个程序就行,一是可以迅速熟练,二是可以增加保密程度。”

  郑丽昭点头:“属下明白!当年秦国就是如此制作弓弩的,属下知道其中的好处!”

  阿斗笑道:“看来你又看了很多书啊!”

  阿斗知道,流水线生产工艺并不是现代社会创造的,早在战国时,秦国就开始使用。

  当时,秦军的弓弩箭阵射程远威力大,消耗极其庞大。但秦军却从来没有为兵器发过愁,原因就是秦军武器是流水线生产,不但速度快,且部件都标准化的,同一个部件可以在全部武器上更换调配。

  只可惜在秦亡之后,流水线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

  交代完火器工序的事情,阿斗在郑丽昭的陪同下,去了火药作坊。

  因为担心爆炸误伤建业王,此时作坊里并没有人制作火药,而是整齐地站在作坊内,静等训示。

  郑观垂手站在众人面前,朗声道:

  “大王,我们根据您给的册子,反复实验,目前把火铳使用的火药,硝、硫、炭的比例定为75%、10%、15%,手炸弹使用的比例定为78%、8%、14%。

  制作时,配药匠作都是用一斤的小秤,一点一点的称重,检查官再三严格检查、把关配比,力求精细地配制。

  目前,颗粒化火药和散装火药都能量产了。”

  阿斗问道:“所谓量产,到什么程度。要知道,南中一战,你们送去的火药量,一场大战下来就消耗完毕了。”

  郑观闻言有些尴尬,缓声道:“回大王,若是按南中的用量算是一批药量,我们三个月能生产出一批。”

  他小心的看了看阿斗,继续道:“这比之前,提高了一倍的效率!”

  “三个月……”阿斗低声自语:“这么说,本王一年只能用四次火药?委实有点少啊!”

  【短小更一章,今明两天家里有事,难以保证明天更新时间。】

第413章 草原战起

  郑观忙道:“大王,等硝石矿、硫磺矿都能量产了,我们同步加紧训练人手,相信一年后,我们能让大王一年用20次火药!”

  阿斗笑了笑:“既如此,本王可就当你立下军令状了!”

  郑观赶忙跪在地上,大声道:“属下定当完成任务,若是差一星半点,就自裁以谢大王!”

  阿斗指着郑观,对郑丽昭道:“你这个弟弟有股狠劲,你可要好好帮他!”

  郑丽昭躬身道:“属下明白”

  视察完火器司,阿斗登上马车,往长安行去。

  *********

  与此同时。

  刘备站在长安东城门,右手搭在眉上远眺,始终不见阿斗的车队,自语道:“这小子怎么还没到!登基这么大的事,他似乎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关羽闻言,收回远望的目光,迟疑的问道:“大哥,你真想让阿斗称帝?你当太上皇?”

  刘备郑重道:“这孩子比我有能力,让他称帝最合适不过。”

首节 上一节 295/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