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之智近乎妖 第132节

  太守黄元广发檄文,痛斥刘备横征暴敛、屠戮忠良,当众焚烧《蜀科》,融化新钱,纠集两万大军,号称10万,宣布择日出兵成都。

  牂牁郡(zāng kē jùn)

  太守朱褒擒杀益州从事常房,举魏王大旗,声称受魏王曹丕之命,择日攻打成都。

  越嶲郡(yuè guī jùn)

  叟族首领高定元,遣兵围攻新道县,阵杀郡将军焦璜,自称越嶲王,举旗反抗刘备。

  永昌郡。

  雍闿起兵杀死太守等官吏,宣布效忠魏王曹丕,号称联合建宁郡、兴古郡的十多个部落,召集15万大军,择日会同高定元、朱褒等军进攻成都。

  旄牛、定筰(dìng zuó)、卑水、邛都(qióng)、夷县、东川、南广等十几个县响应,纷纷举起大旗反对刘备。

  很快,益州各大土著家族几乎同时反叛的消息传到成都。

  关羽大惊,他早就接到阿斗警示,也在积极备战,但实在是没想到,益州能乱到这种程度。

  他第一时间向阆中、奉节、汉中等地发去警示信,向刘备传递情报,同时召集成都文武,商议对策。

  刘封得到消息,振奋异常,立刻鲜衣怒马的出了门,直奔汉中王府。

  此时,杨仪、刘巴等人皆一脸愁容,关羽也脸色阴沉,唯独刘封面带从容,一番分析后,朗声道:

  “叛军分散各地,没有一个指挥全局的人,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一盘散沙,不足为虑。”

  杨仪拱手:“公子可有对策?”

  刘封自信一笑:“若将成都之军交付我手,我半年内必平定叛乱!”

  刘巴闻言心道:“汉中王带走了全部主力,蜀中已经没几个可用的大将了。在关羽必须坐镇成都稳定军心的前提下,派刘封前去讨逆,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他一拱手道:“若是由公子带兵平叛,确为稳妥之策。”

  杨仪闻言默默点头。

  吴懿背负双手,来回踱步,将目光投向关羽。

第183章 孙权求和

  关羽看着益州地图,看着南中广袤的土地,陷入沉思。

  很长时间后,才缓缓说道:

  “南中之地多为深山老林,行军不便,进献的税赋寥寥无几,现在虽然叛乱,但只要能稳住巴郡、蜀郡等丰饶之地,便不会对汉中王基业造成实质性影响。

  且,成都、江阳、江州、阆中等地,皆城高墙坚,兵员充足,钱粮丰厚,就算南中叛军攻过来,也可以死守,静等汉中王回援即可。”

  他站起身,指着荆州道:

  “如今曹丕和孙权打得厉害,荆州不虑被攻,就算汉中王暂时无法回师,也可以从宜都、武陵、南郡等地抽调人马驰援益州,镇压叛乱。”

  刘封闻言,先是作了一揖,朗声道:

  “南中叛军确实成不了气候,但是迟迟不去平叛,甚至被他们围住主要城池,必将有更多益州世家叛乱!形势只会越来越坏。一旦形成蔓延之势,我父基业必将毁于一旦。

  另一方面,若要我父回援,必坏了北伐大计,若让荆州驰援,难保曹丕不会趁火打劫。故此,由我带大军南下平叛,才是最优的选择。”

  杨仪、刘巴等人微微点头,此时此刻,让汉中王的义子去平叛,是最妥当的办法。

  吴懿看了看关羽的脸色,知道他依旧不愿刘封前往,便道:“眼下之计,确实不宜任叛军肆虐,不若,让我作为监军,一同去平叛,如何?”

  此话一出,刘封嘴角刚刚扬起,旋即屈膝跪在关羽身前,高声道:

  “二叔,我愿立下军令状,若半年内不能平叛,愿受死罪!”

  关羽扫视众人,见殿内所有人都点头同意刘封出战,而刘封也立下的军令状,默默点头,沉声道:

  “好吧!”

  ……

  汝南。

  曹丕看着东吴地图,拿着一支毛笔,在江夏等地,点上了抹朱砂,笑道:“此战,孤必能完成父王生前之夙愿。”

  “报!”

  一个内侍走进来,小声道:“大王,陈仓传来消息,刘备大军围困天水各城,天水数万大军音信全无,只有郭淮率数百人逃回陈仓。”

  “根据郭淮所言,刘备大军足有数十万,军威势不可挡。阴平郡、武都郡、安定郡、南安郡、天水郡都落入刘备之手。关中西去之要道,全部被刘备堵塞!”

  “嘶……”

  曹丕倒吸一口凉气。

  他之前收到的消息,顶多是某城被围、某县被攻破,这次竟然是丢了五个郡!

  他快速拿出雍凉地图,铺展开来,细细地看了,心道:

  “关中西去之路断绝,天水五郡落入刘备之手,那陇西郡、武威郡、西平郡、张掖郡投降是迟早的事。整个凉州和西域将就此易手!”

  他一把甩飞了手中毛笔,恶狠狠地道:“大耳贼!不得好死!父王,你快去把刘备带走吧!”

  此时,又一个内侍入内,低声道:“大王,孙权派来求和使者!”

  曹丕下意识地要赶走使者,但是想到雍凉二州的战况,想到陆逊成功挡住了曹休,缓了缓,沉声道:

  “让他进来。”

  张昭本以为曹丕会冷落自己数日,等张辽围困了建业才进行和谈,以获得更多筹码。

  谁知他第一次求见便准许入内,这实在是一个好迹象!

  片刻后。

  曹丕高坐,俯视缓步进殿的张昭,喝道:“汝主将亡,何必多此一举?”

  张昭行礼,缓声道:“我主尚有十万雄师未动,怎会将亡。”

  “哈哈哈……”

  曹丕大笑:“十万雄师?孤却不曾见到。”

  “魏王大军突袭,我主全无防备,确实被您取得了一些战果,然,当陆伯言率建业两万士卒出击,曹文烈立刻止住了脚步。

  若我主再征调吴郡、会稽郡、鄱阳郡的人马,必能阻住魏王兵锋!”

  曹丕嗤笑:“那又如何?孤兵多将广,孙权迟早落败!”

  张昭拱手道:“老夫不否认魏王军威强盛,但吴王足矣和魏王相持个一年半载,纵使东吴败了,也不是魏王得益,而是巴蜀的那位,得了最大的益处!”

  他此言本是说魏吴相争,刘备得利,浑然没有刘备将拿下凉州等郡的意思。

  但是曹丕听了,可就多想了:“难道孙权已经知道了刘备偷袭雍凉了?对,刘备肯定经荆州向孙权传递了情报,一定是这样的。”

  曹丕面上不以为然,笑道:“待孤平了江东,再西征刘备也不迟!”

  “只怕……”

  张昭拉长声音:“襄阳和新野会出兵中原,老夫记得,新野距离许昌,也就两日的路程。陆口到江夏,只有一日的路程。老夫还记得,法孝直,已经到了荆州!”

  刘备突然派法正调换关羽,本就引起了曹丕的关注,此时经张昭一说,他更加警觉起来。

  张昭见曹丕脸色有异,立刻趁热打铁:

  “若刘备出斜谷攻陈仓、出子午谷攻长安和潼关,出襄樊新野攻汝南、许昌……而魏王的大军,正在江东与我主缠斗不休。”

  曹丕闻言,惊出一身冷汗,心道:

  “张昭这是知道些什么呀,蜀军确实四路进军关中,虽然像是疑兵,可是,一旦天水那边战事结束,疑兵立刻就能成为主攻!难道张昭是有意提醒孤?将刘备的计划透露给孤?”

  想到这,他冷声道:“你什么意思?”

  张昭笑道:

  “刘备霸占益州、荆州犹嫌不足,这两年持续兴兵,先后霸占汉中、襄樊、陆口,若再让他得到关中之地,让他夺取许昌,恐怕不仅是魏王将亡,我主公也在所难免。”

  曹丕懂了,他完全懂了,脸色缓和了下来,笑道:“既如此,孙仲谋拿出了什么求和条件?”

  张昭闻言长舒一口气:“我主愿昭告天下,臣服魏王!愿为魏王麾下之将,帮您管理江东诸地!”

  曹丕冷哼:“换了个说法而已,孙仲谋全无诚意!”

  “不知魏王所说的诚意是什么?”

  曹丕笑着说道:

  “将孙登、孙虑、周邵、张承、韩综、陆抗等人送往许昌,年长者为官,年幼者入宫求学!”

  张昭的脸僵住了。

  孙登、孙虑是孙权儿子,而孙权目前只有这俩儿子。

  周邵是周泰的长子、韩综是韩当的长子、陆抗是陆逊的长子。

  张承,则是自己的长子。

  见张昭不说话,曹丕道:“若同意,孤会上奏天子,再次册封孙仲谋为吴王!汝等也将为列侯。若不同意,孤怎可能相信东吴的臣服之心?”

第184章 孙权投降

  张昭带着曹丕的条件,忧心忡忡地回了建业,步履蹒跚地入了吴王府。

  孙权见他神色惨淡,叹道:“倘若曹丕小儿一心杀我,那就放马过来吧!我江东将士必然血战到底。”

  张昭垂泪:

  “曹丕接受和谈!”

  “既然接受,子布为何如此沮丧?”

  “曹丕提的条件,是我们不可承受之重!”

  “难道……”孙权脸色郁郁,“他要割走丹阳郡、吴郡等富庶之地?”

  “不!”

  张昭似乎难以启齿,但见到孙权焦急的模样,重重叹了口气,缓声道:“他要世子和二王子去许昌为质子!”

  “这……”

  孙权闻言一惊,站起身,迟疑,“你可说世子年幼,不宜远赴许昌?”

  “大王,曹丕难道不知道世子和二王子的年龄么?”张昭依旧垂泪,“其实,曹丕不只提了这一个条件,他还要陆伯言、韩义公、周幼平和老夫的长子,陪同世子一同前往许昌,年长者为官,年幼者求学!”

  孙权一屁股坐回去,呆愣了足足半个时辰。

  直到张昭准备起身告辞了,孙权才道:

  “来人,速去陆伯言、韩义公、周幼平和张子布的府上,请诸公子入王府!”

  “领命!”王府护卫抱拳,铿锵有力地大步而去。

  张昭瞪大了眼睛,看着渐渐远去的护卫,张了张口,最终什么都没说。

  一个时辰后。

  王府前院一阵喧哗,紧接着,王府后院传出震天的哭声。

首节 上一节 132/4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